唐英敏,鮑立榮
(1.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德陽618000;2.通遼市水務局,內蒙古通遼028000)
水頭損失形式可以分為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水頭損失,河道漸擴段的水頭損失主要是局部水頭損失,局部水頭損失的產生是因為局部邊界急劇改變,使得正常流動遭到局部破壞,水流出現(xiàn)劇烈地紊動,以致形成渦流和繞過障礙物等的現(xiàn)象,流體的動量交換加劇,在此過程中水流能量損失,目前,對局部水頭損失的研究主要有物理模型試驗法和數(shù)值模擬法兩種方法。
對于局部水頭損失的研究,茅澤育等[1]通過試驗研究并結合水動力學原理,在分析匯流口水力特性及能量損失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適用于任意角度匯流管路分析計算的局部能量損失系數(shù)的普遍表達式;文獻[2]中對于局部水頭損失的研究是在模型試驗的基礎上忽略沿程水頭損失,根據(jù)連續(xù)性方程、能量方程以及動量方程得到的一個經驗的局部水頭損失公式;閆旭峰等[3]運用聲學多普勒流速儀測量了漸變河道模型的水流結構,基于SMS水動力學模型對漸變河道水流特性進行了二維數(shù)值模擬,與實測值吻合較好,并計算分析了局部水頭損失系數(shù)沿程的變化規(guī)律;吳長文[4]研究高含沙水流在明槽突擴段中的局部阻力時,發(fā)現(xiàn)高含沙水流的局部阻力要遠大于相應流速的清水局部阻力;張志昌等[5]對明渠水躍段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水頭損失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水躍段總水頭與水躍區(qū)總水頭比值、相對沿程水頭損失、相對局部水頭損失、局部阻力系數(shù)與弗勞德數(shù)關系;胡江等[6]通過PIV研究了光滑明渠的紊流水流結構,得到了試驗結果,并能較好地符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王協(xié)康[7- 8]等通過水槽試驗,研究了入?yún)R角為30°的支流斜接主流入?yún)R型河道的三維水流結構,結果表明交匯區(qū)水流有水流分離區(qū)、高流速帶、低流速帶、剪切面等特征,且進一步分析了水流分離區(qū)的特征,發(fā)現(xiàn)水流分離區(qū)幾何尺度隨著水深及流量比的變化而變化,并受二次流對流速分布的影響。對于河道漸擴段的設計,以往一般是根據(jù)經驗,對漸擴段局部水頭損失沒有加以考慮,導致計算耗時過長且計算精度較低,因此本文引入MIKE軟件對漸擴型河道的水流結構特性以及局部水頭損失進行分析。
本文采用DHI MIKE21軟件的水動力(HD)模塊進行模擬,水動力模型的控制方程有:
質量守恒方程
x方向動量方程
y方向動量方程
式中,ζ為表面水位,m;t為時間,s;p、q為沿x和y方向的通量密度,m3/sm;d為水位隨時間變化量,m;h為水深,m;C為謝才系數(shù),m1/2;ρw為水的密度,kg/m3;τxx、τxy為有效切應力分量,N/m2;f為風摩擦系數(shù),無量綱;V、Vx為風速及在分方向的速度,m/s;Ω為科氏系數(shù),s-1。
本文是在清水定床工況下模擬30、45、60、75、90 m3/s5種不同流量情況下漸擴段局部水頭損失的變化規(guī)律。河道底坡為0.48%,糙率0.015,上游入口條件為流量,即取上游恒定水流條件,下游出口條件取為穩(wěn)定水深水流條件,計算中固壁按定邊界條件處理。采用交替格式隱式算法(ADI)計算,用這種交替方向隱式迭代法對動量方程、質量方程等進行迭代求解方程組。然后利用雙精度掃描法(DOUBLE SWEEP)對其每個方向及單獨網格線上產生的數(shù)學矩陣進行求解。計算中劃分的三角網格數(shù)為2 112個,網格節(jié)點數(shù)為1 134個,網格平均面積為0.8 cm2。
本文計算實例由明渠段、漸擴段、明渠段組成,上游為10 m×4 m矩形明渠,長100 m,下游為16 m×4 m矩形明渠,長70 m,中間漸擴段長10 m,計算示意如圖1。
圖1 河道斷面計算示意
其中2- 2斷面~3- 3斷面間為漸變段,由于從上游矩形明渠過度到下游矩形明渠過程中,不僅會產生沿程水頭損失,還會受到局部水頭損失的影響,因此為較為準確計算漸變段水面線變化規(guī)律,需將此10 m長斷面劃分為一段段的河段,且劃分越細最終水面線計算結果越精確,本文在漸變段中選取20個斷面。其中,每兩個斷面間仍有5個斷面。
根據(jù)DHI MIKE21軟件的水動力(HD)模塊進行模擬,計算得到幾種不同流量下漸擴段流場圖,以流量90 m3/s為例,見圖2。
從圖2可知:①在從上游明渠段進入漸擴段時均發(fā)生水位突降現(xiàn)象,且流量越大突降越厲害,因此局部水頭損失就發(fā)生在此部位;②流量越大,在漸擴段流速擴散影響的范圍越大,且流量越大,水流經過漸擴段后水位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平衡;③不管是從上游明渠到漸擴段還是從漸擴段到下游明渠段的轉折點部分流速均很大,且流速方向不規(guī)律,這是因為在從明渠到擴散段過程中流速發(fā)生重分布現(xiàn)象,壁面流速還未適應斷面的變化因此呈不規(guī)律現(xiàn)象分布。
圖2 90 m3/s流量下漸擴段流速矢量分布(單位:m/s)
根據(jù)文獻[2]經驗公式計算漸擴段沿程水面線變化趨勢,與數(shù)值模擬計算值進行對比,沿漸擴段選取20個斷面。
利用MIKE軟件進行計算,結果與用文獻[2]經驗公式計算結果進行對比,以90 m3/s流量為例,水位變化對比如圖3所示。
圖3 Q=90 m3/s時水位變化計算值與模擬值對比
從圖3可以看出:①流量越大,MIKE模擬值與經驗公式計算值相差越小,這是因為隨著流量的增大,斷面速度分布的不均勻性逐漸減?。虎陔m然各個流量下模擬值與計算值有差別,但總體上來說二者符合較好,說明利用MIKE軟件進行模擬水頭損失是可行的合理的。
漸擴段開始段和結束段水頭差模擬值與計算值的對比如圖4所示。
圖4 計算與模擬水頭差對比
由圖4可知:①計算值與模擬值在漸擴段開始和結束段水頭差很接近,說明MIKE模擬漸擴段水頭差是合理的;②流量越大,水頭差越大,這個規(guī)律不管是經驗值還是模擬值都是適用的,這是因為流量越大,在從上游明渠段經過漸擴段時,對漸擴段兩邊墻的沖擊越大,水位下降越快,這與前面3.1節(jié)流場分布得出的結論相一致。
(1)本文利用二維水動力數(shù)學模型,考慮不同上游來流情況,對河道漸擴段進行了分流數(shù)值模擬,得到分流口處局部水頭損失隨流量增加而增大的結論。
(2)對比分析了河段漸擴段在MIKE軟件和經驗公式下的計算成果,結果表明,MIKE軟件模擬水頭損失是合理可靠的,且MIKE軟件進行模擬可以大大減小計算的難度和復雜程度,經驗公式計算此次10 m長斷面試算水面線需要的時間遠遠大于模擬時間,如果應用于天然河道,MIKE軟件將大大提高分析效率。
(3)建議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加強實測資料的收集,考慮泥沙問題對結果的影響,以滿足多沙河流河道、水庫工程運用中解決問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