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不是吹牛,我真是看著ES長大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咱就開過那款代號為XV10的第二代ES,大概國內(nèi)總共也沒多少輛。沒錯,那時候這款車還被稱作小凌志,聽上去頗有些壯志凌云的豪邁感。不過,在凌志那個年代,ES其實是很不起眼的,風頭幾乎都被老大哥LS搶走了。這也不奇怪,想當年汽車還遠遠沒有進入家庭,公款購車的多,財大氣粗又要講排場,所以一出手就要上能比肩奔馳S級、寶馬7系的旗艦車型。等到后來,中國汽車市場突飛猛進,凌志化身為雷克薩斯卷土重來,從第五代車型(XV40)開始,ES就越賣越好。一不留神,第六代的ES(XV60)竟然還沖到了進口轎車的銷量冠軍,2017年就賣出了58532輛,真是厲害!
從仍在飆升的銷量來看,現(xiàn)款的ES真不像是一款面臨換代的車型,直到看見全新一代ES在北京車展全球首發(fā),我這才意識到,又一個六年過去了。
這短短六年間,雷克薩斯乃至于整個豐田集團,都進入到一個自我顛覆的時代,尤其是在視覺創(chuàng)新上動作很大。有了全新的LS和LC沖鋒在前,面對ES在L-finesse概念下的華麗變身,相信大多數(shù)人和我一樣,已經(jīng)欣然接受并產(chǎn)生共鳴,這一代的設計風格確實堪稱驚艷。不必多說,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何讓這個宏大鋪張的紡錘形前格柵不淪為一個表情夸張的“大嘴”?我認為雷克薩斯的手法就堪稱經(jīng)典。格柵本身的造型變得格外曲折跌宕極富立體感,加上周遭犀利燈具的烘托,以及各種尖銳線條的勾勒,從而把設計產(chǎn)生的強大力量感自然地融入到整車動態(tài)當中,而溜背式車尾的收筆也呼應到位。誰都想在設計上有所突破,但是如果用力過猛或是發(fā)力不勻,高調(diào)這把利刃就會傷及自身?;仡^來看,現(xiàn)在的皇冠為什么賣得不好?設計正是原罪。
進到全新ES車內(nèi),你也不會失望。從儀表臺的總體造型與較為復雜的層級分區(qū),能明顯看出有著LS的影子,雷克薩斯絕不走簡約路線,不想像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那樣千人一面。雖然相比LS那個處處如行云流水般飄逸舒展的豪華座艙,ES的內(nèi)飾格調(diào)更趨理性,但它只是少了幾分細膩和溫婉,多了一些運動和機械感??萍几幸彩怯械?,比如那個橫亙于中控臺之上的長方形彩屏,但它并不能觸摸操作。為什么?這幾家固執(zhí)的傳統(tǒng)豪華品牌都有潔癖,生怕摸來摸去給它留下難看的指紋。好在類似空調(diào)、音響這樣的常用功能都保留了機械按鍵,且都在順手位置,否則都要用擋把右側(cè)那個觸摸板來瞄準點擊的話,那就太折磨人了。
雷克薩斯更多心思用在內(nèi)飾的精雕細琢和氛圍營造上,尤其在選材和工藝方面獨具匠心且勇于創(chuàng)新。之前我們對此已有過非常詳細的專題報道,比如竹制飾板、立體木飾、波浪皮紋等等,這里我就不多浪費筆墨了??傊^有溫度的豪華,對于雷克薩斯這個追求親和力的造車理念,只要你親身在它的車里待過,就會明白此言不虛。
一代比一代大,全新ES的車身尺寸自然也在升級。讓數(shù)字說話吧,軸距比現(xiàn)款車型增加50mm,車長則加長了65mm。另外,車寬增加45mm,而前后輪距也分別加寬了10mm和37mm。盡管如此,相比那些普遍帶L的國產(chǎn)加長款對手,作為純進口車型的ES只有這個標準軸距版,因此在后排腿部空間上的確不占優(yōu)勢。但我倒是覺得它整個的空間感剛剛好,你既不會覺得有哪里是空蕩蕩的,也不會感到有任何壓抑和局促。最重要的是,這樣能保持身段的勻稱,不被車身拉長所破壞。
上路之前,先快速盤點一下這一代ES的全新陣容吧。我今天試駕的這輛是ES300h混動版,除此之外,還有入門級的ES200,以及居中的ES260。這一套動力組合貌似和上一代ES一樣,但完全不變的只有ES200,ES260和ES300h都換上了那臺全新的阿特金森循環(huán)混合噴射發(fā)動機,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另外ES260的自動變速箱也順勢升級成為8AT。對了,雖然發(fā)動機排量還是2.5升,但可能是忌諱二百五這個數(shù)字,所以ES250已經(jīng)變成ES260了!還是這個ES260,雷克薩斯這次為它開發(fā)了帶F SPORT專屬套件的運動版,這也是F SPORT首度出現(xiàn)在ES車型上,只可惜這次沒試到這款車。
其實論性能,當然還是手頭這輛ES300h更出色,畢竟有電機來助力,加速肯定更猛。但是談到混動的核心,它的起心動念絕不是猛,而是要更省力,讓車能跑得更輕松、更節(jié)油。升級之后的這一代ES300h表現(xiàn)又是如何?對此我很是期待。
只要電量充足,在系統(tǒng)默認的ECO模式下起步上路,這輛ES給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一臺純粹的電動車,你右腳悠著點,它也就不急不緩、寂靜無聲地向前溜。實際上在40km/h車速下,你可以選取EV模式來完全關閉引擎,按我的經(jīng)驗,可以用電跑個幾公里。拐出酒店開上馬路后,深踩住油門,引擎這才如大夢初醒發(fā)力開工,但動力輸出仍舊很平順,加速感則恰如其分并不沖動。我始終無法完全搞懂,作為豐田混動技術的精髓所在,那個E-CVT是如何完成極為復雜而精準的驅(qū)動切換。在中控彩屏上選取車輛狀態(tài)顯示,也只能看到能量的流向變化而已,對了,在開混動車時我有強迫癥,必須打開這個顯示。
當然最令我好奇的還是油耗,官方給出的綜合油耗從上一代的5.4L/100km一下降到了4.2L/100km,這是否靠譜?我可不想用節(jié)油賽的變態(tài)駕駛方式來折磨自己,就這么不緊不慢地正常開,看看它到底有多省油?
也不能老是吊著ECO模式跑呀,扭動儀表臺右上角那個“小犄角”(駕駛模式切換旋鈕),切入運動模式玩玩吧。看到那個熟悉的轉(zhuǎn)速表一下浮出頭,立馬覺得親切多了。但是,我居然想不起來要用那對漂亮的方向盤換擋撥片來拉一下轉(zhuǎn)速。為什么?好像真沒那個氛圍,尤其是在聽覺上,缺乏能夠刺激腎上腺素分泌的配樂。因為ES300h裝上了雙層隔音玻璃,輪圈也經(jīng)過了特殊的消音設計,高配車型的音響還有ANC主動降噪功能,混動系統(tǒng)更是將Hybrid Acoustic降噪系統(tǒng)武裝上身。置身這個格外靜謐的座艙,你哪還噪得起來?只想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赝伴_就是了。
高速上跑得實在有點無聊,我這才想起要研究一下這套叫做LSS+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它用著其實還不錯,只是感覺雷克薩斯在人工智能上還是趨于保守,大概是安全顧慮較多。比如,即使把主動巡航的跟車距離調(diào)到最近,離前車也還是挺遠,而車道偏離預警只有在車快撞線時才發(fā)出警告并糾偏,根本不想幫著把車主動保持在車道中央,可能是怕你太依賴它了。此外,該系統(tǒng)在儀表臺上的顯示也太小了,有點看不清。吐槽之后還是應該點個贊,畢竟全新ES全系都將LSS+作為標配,很有誠意。
過去開ES總感覺它太輕靈太溫順,沒有什么操控感,全新ES在這方面已有所改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轉(zhuǎn)向,電動助力在調(diào)校上增加了方向盤的阻尼,手感變得更加沉穩(wěn)。懸架則軟硬適中,減震頗具韌性,大多數(shù)情況下路感都被修飾得非常舒適,只有碰到那些較為尖銳的減速帶,你才會覺得有必要帶腳剎車小心通過。
昆明附近宜良縣那個有名的68道拐其實并不適合攻彎,因為它是用空心磚砌成,抓地力明顯不足,所以只能慢慢開,不敢放肆。但是凹凸不平類似小搓板路的路面,倒是能很好地考驗整車剛性及裝配品質(zhì),這方面不行的車一定是異響不斷。在ES車上我仔細觀察了一番,只聽到后窗的遮陽簾支架稍有震顫,其他部件則安靜如初,雷克薩斯的造車功底的確很扎實。
相比IS、GS這些后驅(qū)兄弟,前驅(qū)的ES一直遠離運動路線,但這一代ES在設計和研發(fā)上對運動性能有了更多考量,比如整車重心的降低、駕駛者位置的優(yōu)化、輪距的增加,以及電子系統(tǒng)的主動控制。所以,要是能拿ES到賽道上練練,應該也有些玩頭。
最后揭曉一下油耗,試駕一天回到酒店,最終顯示在5.6L/100km。按照我這個非常隨意的開法,再加上今天相當復雜的路況條件,這絕對算是很省油的了。不插電就能達到這個水準,看來在混動領域還是豐田厲害,不服不行。
全新ES來了,我對它的總體表現(xiàn)非常滿意。這款車能否續(xù)寫前代的輝煌,市場很快就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