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洋 鄒積明 孫志峰
顱腦損傷屬于一種神經外科常見外傷, 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高處墜落、工傷事故以及失足跌倒等原因造成, 中輕度顱腦損傷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嘔吐及意識障礙等, 而重型與特重型顱腦損傷會造成患者鹽、水代謝性紊亂, 出現(xiàn)腦性肺水腫甚至腦死亡等,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2]。以往臨床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常行RTC治療, 但此術式因無法完全暴露病灶, 導致降顱壓效果不佳, 影響預后[3]。因此, 尋找更有效的術式意義重大。本研究觀察了SLTC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39例。觀察組中男17例, 女22例;年齡21~68歲, 平均年齡(39.21±9.60)歲。對照組中男19例, 女20例;年齡23~69歲, 平均年齡(39.83±10.1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RTC治療, 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幫助患者取仰臥位, 全身麻醉與消毒后根據(jù)CT與磁共振成像(MRI)結果, 視血腫、梗死部位打開額瓣、顳頂瓣及額顳瓣,開成大小60 mm×80 mm骨窗, 之后將顱內血腫與梗死部位壞死腦組織清除, 最后行顱內、外減壓。觀察組行SLTC治療,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幫助患者取仰臥位, 全身麻醉與消毒后在顴弓上方耳屏前部位行1 cm長度切口, 再順著耳廓上方頂骨正中線部位延伸, 之后逐漸向前額部發(fā)跡下轉動, 用鉆孔制作出游離骨瓣(面積為150 cm2), 將硬膜外血腫清除后放射狀剪開硬膜, 以完全暴露蝶骨、顳窩平臺, 再對腦內與硬膜下血腫完全清除, 最后止血并留置導管后縫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手術療效、術后顱內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手術療效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法(GOS)進行評定, GOS評分5分為良好, GOS評分4分為輕殘,GOS評分3分為重殘, GOS評分2分為植物生存, GOS評分1分為死亡, 比較兩組恢復良好率。并發(fā)癥包括切口腦疝、遲發(fā)性血腫、腦積水及外傷性癲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療效比較 觀察組恢復良好率69.2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0.7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顱內壓比較 觀察組術后1、4、7 d顱內壓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0.7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9.2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1 兩組手術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術后顱內壓比較( ±s, mm H2O)
表2 兩組術后顱內壓比較( ±s, mm H2O)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1 mm H2O=0.0098 kPa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1 d 術后4 d 術后7 d對照組 39 380.24±48.72 342.20±42.27 310.25±41.21觀察組 39 249.35±38.46a 238.30±33.65a 192.39±42.28a t 13.169 12.010 12.466 P<0.05 <0.05 <0.05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隨著現(xiàn)代經濟的不斷發(fā)展, 因交通事故、高空墜落等原因而導致的重型顱腦損傷逐年增多,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發(fā)現(xiàn)[4], 重型顱腦損傷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為顱內壓難以控制, 從而引發(fā)繼發(fā)性腦損傷。因此, 有效控制顱內壓對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以往臨床對于重型顱腦損傷通常采用RTC治療, 雖具有一定療效, 但缺陷也較多, 比如骨窗面積較小, 無法充分暴露顱底且無法有效控制顱內壓, 不但影響患者神經功能, 還易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5]。而SLTC在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時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暴露視野較廣, 可徹底清除壞死腦組織與水腫;②骨窗面積大且位置低, 不僅可快速降低顱內壓, 還可有效緩解腦干與顱內血管所受壓迫, 降低腦血管痙攣發(fā)生率,對神經功能恢復具有積極性意義;③可提升至少1倍有效代償容積, 對控制顱內壓于代償范圍內起到積極性作用;④對腦疝復位處理有一定幫助;⑤術后并發(fā)癥相對更少[6]。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恢復良好率69.2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0.7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4、7 d顱內壓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0.7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9.2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SLTC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有效率較高, 同時可顯著降低顱內壓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 采用SLTC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