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艾尼·阿布都維力
一、栽培品種
在新疆,甘草主要栽培品種有紅皮甘草、烏拉爾甘草、光果甘草、脹果甘草。
二、播前準備
1.地塊選擇。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熟土層深厚、結構疏松、通透性良好、氯鹽含量低于1%、堿性中度偏輕的沙質壤土地塊種植。
2.播前灌水。播前打高埂,實行小格田大流量灌水,每畝灌水量達到250立方米以上。全面做好播前土地壓鹽堿工作,確保甘草種子一播全苗。
3.種子處理。播前10天先用濃度為0.125%的多菌靈拌種消毒, 或用85%濃硫酸處理種子。用濃硫酸處理種子的,當甘草種子表現(xiàn)有燒傷點時即可,或直接用電機打磨。播前2~3天,用40~50℃的溫水將甘草種子浸泡12小時,撈出后在干凈的磚地上控水8~12小時,待種子有1/3裂口時即可播種。
4.整地。犁地前,每畝基施農(nóng)家肥3000公斤、尿素25公斤、磷酸二銨40公斤,深翻40~45厘米,并及時耙耱。 播前整地達到“齊、平、松、碎、凈、墑”六字標準。
5.土壤封閉。播種前1~2天,每畝用33%二甲戊靈乳油220~300毫升,兌水60公斤均勻噴灑,進行土壤化除封閉作業(yè)。如是沙土地或者濕度較大地塊,則33%二甲戊靈乳油每畝用量不宜超過230毫升。
三、播種技術
1.播種期。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秋播在8月末至9月初,或在11月初土壤封凍前進行。
2.播種方法。采用幅寬1.5米的地膜,每塊膜下鋪設2條滴灌帶,1塊膜栽6行,行距為30厘米,用機械條播。播深控制在2~3厘米,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
四、田間管理
1.第一年管理。(1)間苗定苗: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間苗,間苗株距以5厘米左右為宜。當苗長出3~4片真葉或苗高達6厘米以上時,及時定苗,定苗株距為10~15厘米,每畝保苗3萬株以上。(2)中耕除草:齊苗后應及時中耕除草,保持田間無雜草,這是甘草優(yōu)質高產(chǎn)的關鍵。播種當年以人工除草為主;第二年起,雜草較多的地塊,可用草甘膦除草。當甘草根開始分蘗時,雜草競爭力減弱,中耕除草的次數(shù)要相應減少。結合中耕除草,促根壯苗。當幼苗高度達10厘米時,即可中耕松土。生長期間每月中耕1次。中耕深度由淺入深,以5~10厘米為宜。(3)追肥:5月上旬定苗后,開始第1次追肥;6月中旬,當苗高達到25厘米時,進行第二次追肥,每次每畝施肥量以10公斤為宜(其中尿素2公斤、磷酸二銨5公斤、硫酸鉀3公斤)。每年春季甘草萌芽出苗前或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及早施萌芽肥,每畝撒施農(nóng)家肥2000公斤,并于早春每畝追施磷肥8~10公斤。由于甘草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成苗后應少施或不施氮肥。(4)灌水:甘草種子發(fā)芽出苗期需保持田間土壤濕潤,成苗期要減少土壤含水量。定苗后第一次滴水,6月中旬再滴水1次,每畝滴水30立方米。以后分別于7月、8月、9月各滴水1次,每次每畝滴水30~45立方米,滴水與施肥同時進行。(5)冬前割除莖葉:每年入冬前割除甘草地上部分的莖葉,以利于甘草苗安全越冬。(6)病蟲害防治:甘草病蟲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紅蜘蛛等。銹?。河?.1~0.3 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噴灑防治。白粉?。嚎捎眉谆胁冀蚩蓾裥苑蹌?00倍液噴灑防治,連續(xù)噴2~3次。紅蜘蛛:可用樂果噴灑防治。
2.第二、三年管理。甘草栽植后第二、三年的田間管理方法與第一年基本相同,只是滴水施肥量要相應增加。5—9月,每月滴水1次,每次每畝滴水40~50立方米;每畝隨滴水施肥12公斤(其中尿素2公斤、磷酸二氫銨5公斤、硫酸鉀5公斤)。
五、適時收獲
1.收獲時期。甘草種植后3年開始收獲,以9—10月收獲的甘草產(chǎn)量最高、品質最優(yōu)。
2.收獲方法。采用甘草專用采挖機械,集挖掘、碎土、分離及收集一次性完成。采挖深度60厘米,采挖后抖凈泥土,集中堆放。小面積種植的甘草地塊,以人工采挖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