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召坤
1
陳曉光是新來的語文老師,剛剛從師范大學畢業(yè)。
我們第一次見到他,都心照不宣地想起了鶴立雞群這個成語,雖然這樣的比喻有點不恰當。但在一群老師里,陳曉光絕對是最吸引眼球的那個。
與其他規(guī)規(guī)矩矩古板保守的老師不同,陳曉光穿著時尚,花花綠綠的T恤衫輪番上身,一個星期都可以不重樣。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那頭栗色長發(fā),柔順絲滑,放在其他男老師的頭上肯定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是放在他的頭上就恰如其分,因為他有一張帥氣的臉——皮膚白皙,棱角分明,星目劍眉。
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這句詩來形容陳曉光一點也不過分,他可是高中時代我們?nèi)w女生心中白馬王子的形象。
陳曉光的第一節(jié)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畢業(yè)多年,我們都念念不忘。
首先是他的聲音,標準的普通話,字正腔圓,干脆利落,仿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刻畫聲音的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而我們本地方言中以四聲居多,聲調(diào)中透露著粗俗和霸道,和他的聲音放在一起頓時相形見絀。
最讓我們喜歡的還是陳曉光講課的方式,他用一種近乎是講故事的詼諧語氣講課。那些艱難晦澀的文言文在他的講述下活色生香,什么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獲取了知識。相比其他老師那種“填鴨”式的授課方式,我們自然感覺到新鮮和好奇,也第一次意識到語文是這樣一門好玩的課程。
那一段時間,我們班學習語文的熱情空前高漲,語文成績平均分是全校最高的。
2
高中時代,是不允許我們在自習課上看雜志的,但是我們都會偷著把一本雜志放在課本下面。
有一次,我們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了一篇署名為陳曉光的小說,寫的是大學校園里一對情侶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戀的青春校園愛情故事。女生的第六感告訴我們,這個陳曉光可能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我們就讓語文課代表拿著這本雜志去問他,這個陳曉光是不是他。
他看了這篇小說一眼,臉上露出一個爽朗的笑容,大大方方地承認這就是他寫的,而且這個故事就是他的經(jīng)歷。
那天晚自習,我們央求陳曉光給我們講講他的大學生活,講講他的女朋友,講講外面的世界,他還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給我們看他和女朋友的合影。
可能是出于羨慕,更多的是出于嫉妒,我們女生晚上回到宿舍都一致認為那個女大學生配不上我們的男神老師,她太矮,皮膚不夠白皙,腿太短……雖然她考上了研究生,但是才華始終不能彌補顏值的缺憾。
從陳曉光的講述中,我們第一次意識到,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縣城之外的那個世界,那是一個更繁華更吸引人的廣闊世界。我們隱隱地在心中立下志向,一定要通過高考走出去,一定要走到陳曉光口中所說的那個世界去看看。
3
在陳曉光的特色教育下,我們班的語文成績一直都是全校第一,他也被破格準許一直教到我們高考。本來像他這樣剛剛工作的新老師,是不允許帶畢業(yè)班的。
在高三誓師大會上,陳曉光作為優(yōu)秀教師發(fā)表演講,我們也第一次看見他穿正裝。陳曉光就是標準的衣服架子,什么衣服穿在他身上都會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盡管他和其他男老師一樣,穿的都是純白襯衫,黑色西褲和黑色皮鞋,但是他的腿長啊。據(jù)我們目測,他的腿起碼一米二,這簡直就是韓國偶像劇中的長腿歐巴啊。我們臺下女生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長身玉立的陳曉光身上,恨不能尖叫嗨翻全場。
最后,我們女生商量送陳曉光一個風鈴。風鈴是貝殼做的,有風的時候,貝殼相互碰撞,會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我們希望陳曉光能把這個風鈴掛在他的床頭,這樣就能伴著清脆悅耳的鈴聲入睡。因為根據(jù)我們看過的偶像劇和言情小說推斷,失戀的人都會失眠。
據(jù)語文課代表說,當這件全班女生送給陳曉光的禮物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居然背過身去。看著他顫抖的背影,語文課代表猜測他哭了。
我們激動地聽著語文課代表的轉(zhuǎn)述,高興之余還有點心疼陳曉光。
下午的語文課,陳曉光拿著風鈴來上課。他踩著椅子把風鈴掛在教室的窗戶前,一陣風吹來,風鈴清脆悅耳的聲音在教室里回蕩。
陳曉光走上講臺,對著全班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謝。同時,他還向我們表達了他的歉意,他說前一段時間因為個人問題,沒能給我們好好上課,還向我們保證,他會用最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將我們送上高考戰(zhàn)場。
陳曉光言出必行,一直到高考結(jié)束,他都在我們面前保持著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早自習時,他陪著我們一起背誦高考必備古詩文;午休的時候,他坐在教室里批改我們上午做的模擬試卷;晚自習時,他給我們講解高考作文的套路。
我們也沒有辜負陳曉光的辛苦付出。盡管那一年高考的語文試卷劍走偏鋒,試題偏怪偏難,但我們班還是有5個同學高考語文成績超過了120分,這在那一年可以說是奇跡了。
4
高中畢業(yè)三周年,我們班聚會,當然會邀請我們當年的男神老師陳曉光。
然而此時的陳曉光已經(jīng)不是當年的陳曉光了,他和縣城的一個女護士結(jié)了婚,并且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他也剪去一頭栗色的長發(fā),留了最普通的板寸,衣服也是中規(guī)中矩的淺色短袖襯衫,不再穿花花綠綠的T恤衫了。雖然與我們的想象有偏差,但陳曉光身上卻閃現(xiàn)出嚴謹和成熟的氣質(zhì)。
我們女生不禁在心中暗暗感嘆,時光果然能改變一切,當年讓我們迷戀到瘋狂的男神老師到如今也是讓人敬仰的“老干部”了。
當時的我由于在一些雜志發(fā)表了不少文章,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氣。陳曉光大概對我另眼相待,走到我面前和我寒暄起來。我問他,陳老師,我們當年送你的風鈴還在嗎?他說風鈴被他掛在女兒的嬰兒床上,女兒很喜歡聽。
我突然感慨萬千,當年送他風鈴是讓他走出失戀陰影的,沒想到,時光荏苒,羅曼蒂克的禮物成為他女兒認識這個世界的一個道具。不過一想到天使的笑容和清脆的鈴聲連在一起,這畫面也是挺美好的。
如今,風鈴依舊清脆悅耳,那個讓我們著迷的文藝青年和我們青春時的夢,只能輕放風里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