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與分析IBI評分對肝癌患者腫瘤切除術后預后作用。方法 選取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治療的肝癌患者40例。將實驗患者按照IBI評分等級進行相應分組,繼而依照生存曲線、回歸模型等對患者術后生存狀況進行有效分析。結果 對40名患者各項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0%患者評分為0,40%患者評分為1,剩余患者評分則為2。IBI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生存時間較短。對回歸曲線進行分析,能夠表明使用IBI評分系統(tǒng)對患者術后預后分析準確率較高。討論 IBI評分具有較多優(yōu)勢,改善傳統(tǒng)評分系統(tǒng)不足,評判操作簡單,結果準確率較高,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IBI評分;肝癌;預后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0..01
肝癌患者發(fā)病率與死亡率較高,肝細胞癌癥患者的預后不僅僅與腫瘤大小有關,在一定條件下,患者肝臟功能是否受到損害也具有一定影響。傳統(tǒng)預后方式存在諸多不足,僅僅只針對某一方面進行預后,且操作十分復雜,預后結果不準確。因此現(xiàn)階段采用IBI評分法,對患者ALB(血清白蛋白)與CRP(C反應蛋白)作為研究主要內容,依據(jù)這兩種方向,能夠對肝癌患者術后預后起到判斷作用,這種評分方式,操作簡單,準確率高。但此種方法并未大范圍使用,因此選擇我院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判斷與分析此種評分法預后準確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治療的肝癌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組,術后患者進行隨訪方式跟蹤。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33~48歲,將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差異。
納入標準:所選取實驗患者在手術前并未接受其他重大疾病治療,其次患者均于我院進行癌細胞切除手術。實驗對象不包括圍術期死亡與復發(fā)患者。所有實驗患者臨床
資料保存較為完整,手術后患者不存在其他重大器質疾病。
1.2 IBI評分標準分析
將患者CPR與ALB作為主要評分依據(jù),其中患者ALB不超過35 g/L,則可記為0分,患者ALB超過35 g/L,則可記為0分,反之小于35 g/L,則可記為1分?;颊唧w內CPR含量不超過10 mg/dl時,則記為0分,反之,含量超過10 mg/dl時,則記為1分。將所有實驗患者CPR于ALB分數(shù)相加,則成為IBI具體評分。IBI評分具體可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一級、二級、
三級,級別越高,則表明患者術后持續(xù)風險的程度也就越高。
1.3 患者肝癌根治與切除標準分析
首先肝癌患者的體內并不存在肝門淋巴結癥狀,相關靜脈等沒有出現(xiàn)癌變現(xiàn)象。其次患者在行手術后,體內腫瘤被完整切除,并且患者在術后進行相應檢查,確定患者體內腫瘤并未復發(fā)[1]。再次患者在手術后兩個月內,通過儀器檢查,并未發(fā)現(xiàn)患者體內出現(xiàn)全新病癥。最后患者在手術后,短時間內患者體內甲胎蛋白逐漸正常。
診斷患者是否出現(xiàn)肝細胞癌時,首要標準為患者體內甲胎蛋白并沒有下降,反而呈現(xiàn)上升趨勢,并且上升趨勢異常,呈大幅度增長趨勢,此時醫(yī)生需要排除患者是否存在肝炎與妊娠等癥狀,醫(yī)生還需要對通過精密儀器對患者進行檢查,檢測患者是否具備其他疾病[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SPSS 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IBI評分法與BCLC分期方法回歸模型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顯示采用IBI評分法,對肝癌患者預后性檢測準確性為0.657,而采用BCLC分期法對肝癌患者預后性檢測準確性為0.564,由此可見,IBI評分法檢測患者預后準確性較高。
3 討 論
準確判斷肝癌患者預后,是及時采用治療方案、保證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肝癌患者在術后極易出現(xiàn)病癥復發(fā)等現(xiàn)象,患者健康得不到保證,因此開展有效預后十分必要,但由于現(xiàn)階段醫(yī)院使用的傳統(tǒng)檢測預后方法存在弊端,使用方法復雜,準確率較低,無法提供準確方案。IBI評分法能夠有效改善傳統(tǒng)檢測法中存在的不足,操作簡便[3]。IBI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術后生存風險較高,分值越低,則表明患者術后生存風險較低。若醫(yī)院能夠在患者術后第一時間掌握此項評分,便能夠及時采取必要急救措施,避免不良反應出現(xiàn),改善患者生存狀況,從而提高患者健康值。我院研究結果表明,采用IBI評
分法,對患者預后檢測結果較為準確,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志德,程利民,平 萍,劉金龍,張學軍,郝彥廣,李 巍.IBI評分系統(tǒng)評價肝癌切除術后患者預后的價值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18):1973-1975.
[2] 蔡云峰,蘇樹英,甄作均.肝癌組織c-met表達與肝癌術后預后的關系[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3,(12):1580-158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