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進
?
基于可信固件的遠程身份認證模型研究
◆趙 進
(中國人民解放軍91977部隊 北京 100841)
基于操作系統(tǒng)層的終端計算機身份認證模型,主要工作機制是通過運行于終端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中軟件代理與認證服務器交互完成,此時操作系統(tǒng)已經啟動,可能存在惡意軟件隨操作系統(tǒng)啟動等安全隱患。本文研究基于終端計算機構建可信固件并實現固件層的軟件代理,提出了基于可信固件的身份認證模型。該模型能夠在操作系統(tǒng)啟動前完成對終端計算機身份認證,并根據認證結果執(zhí)行禁止開機、禁止接入網絡等安全管控策略。
可信固件;身份認證;模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云計算、移動計算等工作模式逐步成熟,眾多企事業(yè)單位逐步引入移動辦公和遠程辦公,特別是在內網部署終端計算機,通過虛擬桌面系統(tǒng)在線處理工作[1]。在線辦公在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也帶來了數據泄露、黑客攻擊等安全問題[2]。
終端計算機是數據信息產生的源頭,也是大多數網絡攻擊的首要目標。身份認證系統(tǒng)是確保終端計算機安全應用的一種重要方案,通過身份認證協(xié)議,可以防止非法人員進入應用系統(tǒng)訪問受控信息、惡意破壞數據等安全隱患[3]。但目前常用的身份認證系統(tǒng)通過運行于操作系統(tǒng)中的軟件代理與認證服務器交互完成工作[4]。在此認證過程中,存在惡意軟件隨操作系統(tǒng)啟動的風險,以及操作系統(tǒng)中的身份認證機制被卸載或旁路,無法阻止非授權終端接入內網[4]等安全隱患。
在國際上,可信計算是由可信計算組織(Trusted Computing Group, TCG)進行推動和開發(fā),基本的思路是在計算機主板上配備“信任根”(可信平臺模塊)。該信任根的可信性由物理安全和管理安全確保;通過該信任根構建信任鏈,能夠建立從信任根到硬件平臺,從硬件平臺到操作系統(tǒng),從操作系統(tǒng)到應用的認證,把信任擴展到整個可信計算領域[6]。
固件是計算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是連接計算機基礎硬件和系統(tǒng)軟件的橋梁[5]。在可信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固件,稱之為可信固件[7]。計算機開機后,可信平臺模塊首先會對可信固件進行主動的可信度量,保證固件的完整性。在此基礎上,固件會對計算機的關鍵硬件和核心軟件進行度量,保證硬件不被替換、系統(tǒng)軟件不被篡改。本文研究提出了基于可信固件的身份認證模型,通過在終端計算機構建可信計算能力,實現對終端計算機的可信度量、加解密及雜湊運算等功能,完成基于可信固件層的遠程身份認證。
本文第一節(jié)研究構建了基于可信固件的遠程認證系統(tǒng)總體架構;第二節(jié)研究提出了認證系統(tǒng)功能組成;第三節(jié)研究設計了模型可信固件架構;第四節(jié)研究設計了身份認證管理中心架構;第五節(jié)對全文進行了總結。
為實現終端計算機計算機遠程身份認證,需要滿足以下安全性要求。
(1)終端計算機自身的安全性驗證。即需要實現對終端計算機自有關鍵硬件和核心軟件的驗證。
(2)固件層具有網絡協(xié)議棧的支持。即在開機過程中對終端計算機提供網絡接入支持。
(3)對終端計算機的身份進行驗證。部署身份認證管理中心,對終端計算機的身份進行驗證,同時,對終端計算機的接入進行控制。
因此,基于可信固件的遠程身份認證系統(tǒng)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系統(tǒng)拓撲圖如圖1所示。
(1)資源管理中心。該中心用于管理終端計算機和服務器的密鑰及相關算法模塊,其功能包括密鑰產生、注冊、銷毀等管理功能。本文主要針對身份認證系統(tǒng)和機制進行研究設計,對資源管理中心不展開討論。
(2)身份認證管理中心。該中心主要負責對各個終端計算機的完整性認證和身份認證,并同時對終端計算機進行接入控制。
(3)終端計算機。在每一臺需要管控的終端計算機中都部署相應的可信平臺模塊,用于對自身的完整性進行度量,實現身份認證相關協(xié)議。
(4)應用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用于為終端計算機提供基礎軟件服務,即可以采用虛擬化等技術提供遠程桌面,也可以提供辦公系統(tǒng)、財務系統(tǒng)等應用服務。
圖1 遠程身份認證拓撲圖
從圖1可以看出,任何一臺終端計算機接入應用服務網絡前,首先要經過身份認證管理中心的身份認證。只有在身份認證通過后,才能夠與應用服務器建立連接。
本文提出的基于可信固件的遠程身份認證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點:
(1)終端計算機完整性驗證,防止關鍵硬件和核心軟件的破壞。
(2)終端計算機身份驗證,在固件層實現遠程身份認證流程。
(3)終端計算機啟動和接入控制,如果終端計算機遠程身份驗證失敗,則基于策略對終端進行控制。
因此,基于可信固件的遠程身份認證系統(tǒng)功能組成如圖2所示。
圖2 遠程身份認證系統(tǒng)功能組成
其中,終端計算機的可信固件包括了完整性度量、身份認證和受控管理三個功能。完整性度量保證了終端計算機啟動環(huán)境和運行環(huán)境的安全、可靠;身份認證能夠基于可信平臺模塊,實現終端的平臺身份認證;受控管理包括對終端啟動的控制和網絡接入的控制。這三個功能互為依托,完整地實現終端計算機接入應用網絡的整體控制流程。
通過對遠程身份認證系統(tǒng)的分析,支持終端計算機遠程身份認證系統(tǒng)的可信固件需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塊,如圖3所示。
(1)可信平臺模塊驅動。該模塊是符合可信平臺模塊接口的固件模塊,能夠在固件層對可信平臺模塊自檢、加解密、存儲等接口進行調用。
(2)可信度量模塊。該模塊通過可信平臺模塊的相關接口,能夠對終端計算機關鍵硬件和核心軟件,如主板、內存、操作系統(tǒng)內核等進行度量。
(3)身份認證模塊。該模塊包括對用戶身份進行認證和終端平臺身份認證兩個功能。
(4)受控管理模塊。該模塊接受身份認證管理中心的命令,能夠在固件層對計算機終端進行禁止開機等控制。
(5)配置管理模塊。配置管理模塊包括對是否啟動可信度量、身份認證等功能的管理。
(6)網絡協(xié)議模塊。該模塊在固件層提供網絡協(xié)議棧的支持,包括IP網絡協(xié)議、UDP/TCP傳輸協(xié)議等。
(7)固件通用模塊。該模塊包括了固件對硬件初始化和操作系統(tǒng)引導等功能。
圖3 終端計算機可信固件組成
與可信固件相對應的身份認證管理中心也需要包括以下模塊:網絡通信模塊、身份認證模塊、終端管理模塊、數據加解密模塊和數據管理模塊,如圖4所示。
該模塊用于接收可信固件客戶端的連接請求,與客戶端建立網絡連接。同時,該服務也能對建立的網絡連接進行管理。
該模塊用于對可信固件客戶端發(fā)送的身份認證信息進行身份認證,并得出身份認證結果。
該模塊實現對終端計算機進行管控,包括終端的錄入、狀態(tài)跟蹤、日志記錄、管理策略等功能。
對重要數據進行加密或解密服務。
圖4 身份認證管理中心系統(tǒng)組成
本文研究設計了基于可信固件的身份認證模型,通過在終端計算機構建可信計算能力,完成基于可信固件層的遠程身份認證,能夠有效防止惡意軟件隨操作系統(tǒng)啟動、身份認證機制被卸載或旁路、非授權終端接入內網等安全隱患。
[1]芮蘭蘭,郭春明,邱雪松等.下一代終端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體系結構及流程實現[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9.
[2]廖輝,凌捷.終端計算機安全狀況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
[3]周超,周城,丁晨路.計算機終端計算機準入控制技術[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11.
[4]戚文靜,張素,于承新等.幾種身份認證技術的比較及其發(fā)展方向[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4.
[5]楊培,吳灝,金然.BIOS安全防護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8.
[6]馮登國,秦宇,汪丹等.可信計算技術研究[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1.
[7]周振柳,李銘,翟偉斌等.基于UEFI的可信BIOS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