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wǎng)
故事發(fā)生在克羅地亞一個叫Slavonski Brod的小鎮(zhèn),那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一個非常適宜鳥類棲息的地方。每年春天,一種叫白鸛的候鳥會飛來這里,在這里棲息、繁育。
1993年的一天,一只飛翔的白鸛從天上重重地跌落到地面。它的翅膀被獵槍子彈擊穿,躺在血泊中的鳥兒掙扎著想再次飛向藍(lán)天,可是,一只翅膀已經(jīng)廢了。
恰巧此時,一名叫Stjepan Vokic的老人經(jīng)過這里,看到在路邊掙扎的白鸛,把它帶回了家。老人是一名教師,心地善良。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白鸛活了下來。由于翅膀殘疾,它不能長途飛行了。這意味著,冬天來了,它不能像其他候鳥一樣遷徙到南方。
于是,老人就在自家屋頂搭了一個窩,讓它安心留在窩里。天氣寒冷時,老人還會將鳥兒接到自己的屋子里取暖。
它是一只雌鳥,老人給它取名叫“瑪麗安娜”,在老人的照料下,瑪麗安娜越長越精神了。老人會開車帶她到處兜風(fēng),看看外面的世界。她成了這個家庭中的一員。
本以為,日子會這樣一直平靜地過下去,誰知道2001的一天,老人像往常一樣,爬上屋頂去給瑪麗安娜喂魚,發(fā)現(xiàn)一件有意思的事,窩里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雄性白鸛。
就這樣,瑪麗安娜有了她的伴侶,老人給這位“新姑爺”取了個名字,叫大K。
大K常常抓很多魚回來給瑪麗安娜吃,其他時間大K都是陪在瑪麗安娜身邊。沒過多久它們就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一窩小寶寶。老人高興壞了,在大K每日捕食以外,老人給他們填補(bǔ)小魚。大K每天勁頭更足,不停地外出叼回更多的魚。平時媽媽照顧孩子們時,爸爸就在不遠(yuǎn)處站崗。
就這樣,孩子們到了秋天就長大了,它們離家去尋找自己的歸宿。最后還是剩下瑪麗安娜和大K,互相陪伴。但是寒冬一來,大K也不得不離開瑪麗安娜。
老人這時就把瑪麗安娜接到屋里,給她播放以前拍下的她、大K、孩子們在一起的紀(jì)錄片,借此來溫暖瑪麗安娜,渡過寒冷的冬季。
冰凍尚未消解,仍是春寒料峭時,沒想到,一天清晨,老人在屋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大K,回來了!
大K作為候鳥,遷徙是一種本性,它選擇了在冬天來臨的最后一刻離開,在春天最早的時候趕回來,只為了能和瑪麗安娜多待一陣!
大K為了來到瑪麗安娜身邊,從南非起,飛過了索馬利亞半島、西奈半島、伊拉克沙漠,再一路飛回克羅地亞,跨越兩個半球,飛翔13000公里。途中要跨過千山萬水,遭受暴風(fēng)雨,頂著烈日,還要冒著各種不確定的風(fēng)險,只為見她!
它們又生了一窩小寶寶,重復(fù)著上一年當(dāng)?shù)?dāng)媽的生活。冬天又來了,所有候鳥都飛走了,直到最后一刻,大K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從2001年到2017年,同樣的情節(jié)整整上演了16年!每一年大K都是第一只飛到小鎮(zhèn)的白鸛!
這個故事經(jīng)媒體報道后,每年3月,都會有一群人來到克羅地亞,問他們干嗎?他們會很自豪地說:跟瑪麗安娜一起等大K回家?。?/p>
可在去年,卻出了點(diǎn)小意外:
通常,大K在3月24日左右就能回到家,這一次直到4月,還不見他的蹤跡。
大K不會是出事了吧?畢竟是一萬多公里的行程,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
老人搜索信息時嚇了一跳,在大K的萬里行程中,需要經(jīng)過黎巴嫩,那里常年缺乏管制,活躍著許多“鸛鳥殺手”。
老人坐不住了,他給黎巴嫩總統(tǒng)寫了一封公開信,并做成視頻傳到網(wǎng)上,在視頻里,他細(xì)細(xì)講述了自己和兩只白鸛二十多年的感人故事,希望黎巴嫩政府別再放任鸛鳥獵人作惡!
奇跡出現(xiàn)了!
4月12日,比去年晚了整整兩周,大K終于回家了!雖然身上帶著血污,但是老人還是一眼就認(rèn)出了他!沒人知道他發(fā)生了什么,但能平安歸來,已經(jīng)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大K回家,夫妻又團(tuán)聚!
各種報道鋪天蓋地,全世界都松了口氣,許多情侶們在街頭擁吻慶祝,開懷大哭。兩只白鸛儼然成了全民的“愛情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