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一個對世界沒有看法的作家,怎么訓練也沒有用。這個過程,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來積累,涉及到你個人的生活、經歷。你對生活是不是嚴肅、認真,也有關系。有的人匆匆忙忙打發(fā)了一生,不經過大腦,不經過感情的發(fā)酵。有的人失戀,會痛苦很長時間,有的人幾個小時就忘了。生活、命運帶給一個人的饋贈有時候是相當痛苦的,一個人經受痛苦的時候也沒想將來把它寫成小說,可當他經歷了這些東西,一旦想寫作的時候,他寫作的內容、材料的質地是完全不同的。我覺得一開始要做的就是破除迷信。不要覺得那些大作家多么了不起,你也有可能成為大作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稟賦,有的人在各方面修養(yǎng)不是很好的狀態(tài)下,一鳴驚人寫出了傳世之作。你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的大作家,他們的文字水平起初并不高,比如沈從文,他早年開始寫作時文化水平并不高,他有的是勇氣和他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的價值的確信,這個非常重要。你要能夠確信你寫出來的東西是好的,你無條件地認可這個東西,這樣的思維習慣會給你帶來一個巨大的解放感和取之不竭的寫作動力,使得你下筆如有神助。我把這稱為一種火熱的工作狀態(tài),你的大腦在燃燒,你的句子都像是在燒,我們所謂的“燒腦”。這樣的狀態(tài)下,你寫出來的句子總是漂亮的。有時候不見得和你的寫作量、詞匯量、讀書的多少有直接的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