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法(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背景下,我們國家需要的是大量的復合型翻譯性人才,這樣才可以應對外貿合作和文化交流中的翻譯工作。所以,在建設一路一帶的過程中對復合型翻譯人才的社會需求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進行結合,是目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有較多學者都開始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進行不斷的反思,加強了對英語翻譯教學改革方向的不斷探索,從實證和理論探索等方面著手,對其英語翻譯教學的相關因素進行了探討,旨在找出最合理的翻譯教學模式,但這些研究都忽視了對影響教學重要環(huán)節(jié)的研究,即需求分析,需要加強對其的研究力度。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還有另外一個別稱,即需求評價(Needs Assessment),通常將之簡稱為“NA”。對需求分析時一般都需要通過問卷調查、測試、訪談等手段進行,合理獲得主觀性與客觀性的信息,實現(xiàn)對需求的研究目的。需求分為兩方面,即學習需求與目標需求。所謂學習需求,就是指學習者為了掌握相關知識及技能所做出的所有努力;所謂目標需求,就是指學習者為滿足將來工作情境需求而做出的掌握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努力。束定芳曾指出,教學過程中的需求可以分為兩種,即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如果從英語教學的角度而言,社會需求就是從社會角度而言,對于學生外語能力的需求度,個人需求是從學生自身角度而言,自己的實際外語水平與期望達到的外語水平之間的差距,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個人的愿望。合理、正確的對社會需求進行分析,將會為教學大綱的制定、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程及教學目標的設置起到正確的指導作用。個人需求的分析能快速掌握全體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育經(jīng)歷及制定的學習目的等。個人需求分析非常關注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所在,能開展以生為本與因材施教的教學。
本次研究以問卷的形式對某高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翻譯學習需求進行了調查。此調查問卷總共設置了10道題,具體如下:其中2道題是有關翻譯學習興趣方面的,1道題是關于學習目的方面的,1道題是關于學習時間方面的,2道題是關于英語課與翻譯學習關系方面的,1道題是關于翻譯難點的,1道題是關于翻譯學習需求方面的,1道題是關于翻譯教學素材方面的,最后一道題是關于翻譯教學方法方面的。本次研究抽取了某高校大一和大二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100名,提供并回收了調查問卷100份,其中的有效問卷數(shù)量為96份,成功回收率達96%。此外,本次問卷調查還對各招聘網(wǎng)站的6家企業(yè)的招聘廣告進行了收集與分析,其收集與分析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當?shù)卮髮W英語翻譯教學需要面臨的社會需求有哪些。
第一,翻譯學習需求。通過對翻譯學習興趣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86%的學生都選擇了大學英語中的翻譯學習十分重要這一項,并且有87%的學生對于英語翻譯學習的興趣較強,非常期盼進一步學習翻譯課程。所以大部分大學生對于翻譯學習的興趣都較強,并且明確了翻譯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通過對翻譯學習目的的調查發(fā)現(xiàn),93%以上的學生都選擇了通過四六級考試這一項,僅有7%的學生選擇了增強就業(yè)能力這一項。這表明雖然學生意識到了其重要性,但翻譯學習情況并不理想。通過對課外翻譯時間的調查,發(fā)現(xiàn)只有9%的學生選擇了每周投入兩三個小時這一項,65%以上的學生選擇了投入一兩個小時這一項,表明翻譯學習重要性未深刻意識到。在調查大學英語課對翻譯學習作用時,有84%的學生選擇了對自己翻譯學習有較大幫助的選項,90%的學生選擇了有必要加強翻譯教學選項,所以目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通過對翻譯學習時遇到的困難、想要讓老師提供哪些翻譯指導、翻譯教材及如何翻譯教學等問題的調查,都表明學生的翻譯學習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和就業(yè)后的社會需求無較大聯(lián)系。
第二,社會需求。從所收集的招聘信息分析發(fā)現(xiàn),有2家企業(yè)對于英語水平并無要求。對于英語水平有要求的3個崗位中,不同公司所要求的英語水平也完全不同,有一般水平要求,也有要求有良好中英文書面及口頭表達能力的要求,還有的企業(yè)要求應聘人員需具有英語四級水平。最后一家企業(yè)是一家翻譯性質的公司,對應聘人員的要求極高,并且要求具有翻譯經(jīng)驗,并且此企業(yè)有的職位還要求應聘人員具有相關專業(yè)背景的英語能力。此種社會需求表明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要和不同專業(yè)進行結合,要善于將各學科的專業(yè)知識融入到翻譯教學中。
需求分析理論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課程的設置及教與學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直接影響課程大綱及課程標準的制訂,當然也局限著英語教學質量。因此,從事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相關的老師與管理人員而言,必須要加強對其學習需求分析等理論的學習,并要合理將之運用到翻譯教學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擬定等教學過程中,真正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完美結合,為學校、學生及社會需求的統(tǒng)一與實現(xiàn)奠定扎實基礎。
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高校在進行翻譯教學時,總是存在內容匱乏、課時少與選擇范圍狹窄的弊端,所以需要加強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深入改革,增設各學科的翻譯課程,并要合理增加翻譯課時數(shù)量,確保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能夠滿足等級考試、留學深造、求職工作、娛樂等社會需求。
翻譯教材能否合理選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因此,選擇的翻譯教材必須具有題材和專題多樣化的特點,并要與學生們的各專業(yè)進行完美結合。此外,目前較多學生只重視課堂中的翻譯練習,對于工作中的翻譯技能要求一點都不了解。因此,這就需要老師要不斷增加材料的真實性,讓每個學生都了解目標工作場景的真實要求。
上文的調查發(fā)現(xiàn),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翻譯學習需求有較大差異。實際翻譯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要明確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個性需求,并考慮各專業(yè)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興趣及水平,真正的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確保激發(fā)起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意義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毋庸置疑,將需求分析理論合理運用到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能及時明確學生個人學習需求、社會需求和當前教學現(xiàn)狀的差距所在。從而在今后的翻譯教學中進行與時俱進的教學,明確學生學習的個人需求與將來的社會需求,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及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提供所需的復合型翻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