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了解中國鉀肥的生產、發(fā)展、技術、市場和國際貿易情況,在2018鉀鹽鉀肥大會召開期間,中國農資傳媒記者受邀主持了鉀鹽鉀肥新技術、裝備與貿易論壇的高層訪談,國內鉀肥生產企業(yè)、貿易企業(yè)、外資企業(yè)相關負責人參與了大會訪談。
楊金榜
鹽湖股份作為中國最大的鉀肥工業(yè)基地,在致力于鉀鹽工業(yè)的探索和發(fā)展,碳酸鉀、氫氧化鉀、儲能熔鹽等鉀鹽項目已形成規(guī)模。今年上半年,雖然鹽湖鉀肥的生產情況與預期的產能相比略微偏低,但目前產量已達預期,日產量在1.6萬噸-1.7萬噸之間。到明年,鹽湖鉀肥的年生產產能將升至560萬噸-580萬噸。
價格方面,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國產鉀肥的價格與國際市場的價格相比,以及與在氮肥、磷肥價格上漲的趨勢相比,國產鉀肥價格仍處于低位,仍然存在上漲的空間,但漲幅不大,或將與國際市場的價格接近。
方麗
我國的國產鉀肥生產企業(yè)幾乎全部分布在距國內市場2000公里開外的西部地區(qū),運輸成為市場的最棘手的問題,嚴重影響著生產企業(yè)與下游肥料生產企業(yè)的對接。每年的四季度,由于進入青海的車皮較少,而鉀肥生產企業(yè)有一大批產能需要釋放,鉀肥的運輸必然存在一定的壓力。雖然藏格和鹽湖在今年通過與政府和鐵路總公司多方溝通,取得了較好的收效。但建議國內鉀肥生產后應當及時運輸,盡量不要集中在第四季度運輸。通過錯高峰、達到降庫存。
價格方面,從目前的大形勢看,鉀肥價格依舊尚未敲槌定音,加之國內的鉀肥生產企業(yè)產能尚未全部恢復達產,預計后市鉀肥價格將呈現上升的趨勢。
馮立
我國鉀資源儲備全球占有量較少,在未來3-5年,我們本著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資源的長久開發(fā)利用等理念,對國產硫酸鉀產能將基本保持在160萬噸左右,鉀鎂肥10萬噸左右。
同時,羅鉀也在積極推動著在鉀肥產品創(chuàng)新方面,目前羅鉀立足于羅布泊鹵水的開發(fā),已經推出了顆粒型硫酸鉀,近期全水溶硫酸鉀也已經通過了實驗驗證,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推出市場。另外羅鉀還計劃推出40%的硫酸鉀鎂肥,目前產品已經研發(fā),進入了大田試驗階段。后期還會陸續(xù)推出硫酸鉀和中微量元素、腐植酸等相結合的產品。
王棟
中國是比較特殊的鉀肥市場,一方面有著自有的國產鉀肥產能,同時中國還有著巨大的進口需求量,通過IFA2015的統(tǒng)計,中國的鉀肥需求量在2023萬噸。2015年,中國擁有自有鉀肥產能占總需求的57%,與完全依靠進口額國家和地區(qū)相比,中國在鉀肥進口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雖然中國鉀肥表面上并沒有流通到國際市場,但是實際上由于中國擁有著巨大額的需求市場,通過我國自有產能和對國內產能的定價,也會作用于進口鉀肥的價格。通過對進口鉀肥的價格同時傳導到國際市場。根據我們的數據研究表明,在進口量和稅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中國鉀肥產量每增加1%,會對中國進口鉀肥cfr價格帶來2.7%的下降。
楊國明
縱觀橫攬今年的肥料市場,首先是要考慮的是供應層面,這包含很多因素如歷史產量、天氣等對產量的影響。其次是在終端的消費層面,則要考慮上游價格對下游的傳導。今年上半年復合肥的生產經營并不理想。一季度高價銷售不暢,在二季度高起高位,導致在下游傳導過程中出現了去品牌化現象,原因是今年資金緊縮,工廠需要現金流,出現原料和對外銷售倒掛的傳導。再次,在環(huán)保和減施的刺激下,給市場帶來了強有力的助力,就是供應上的緊張的情況下,消費量也產生了降低,進而使得化肥的零增長的目標提前實現。這個是遠遠超出預期的。所以市場的把控,關鍵和核心還是需要看到下游對上游的傳導。
基里爾·辛克維奇
BPC今年的出口量是超過1050萬噸,中國和印度市場各占18%左右。全球的鉀肥的供應商也都在關注中國市場和印度市場鉀肥談判價格。雖然中國市場的價格談判尚未蓋棺定論,但是我們認為,中國和印度的鉀肥進口價格的敲定,將成為未來的國際市場的一個新的基準。
尤其是中國市場,對BPC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BPC65%的氯化鉀出口量來自于中國。近幾年國際市場和中國市場變得比較快,所以BPC必須每年做出相應計劃的調整,今年我們的目標是200萬噸。但這并不是最高的目標,去年按照中國鉀肥進口數據,從白俄羅斯的鉀肥進口量約有160萬噸。但2015年BPC在中國的銷售量高達2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