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光
摘 要:通過上述的做法,幼兒的良好個性不斷地被培養(yǎng)出來。家長們在家、園互動的過程中,提高了教育孩子的水平,顯示出了家園共同教育幼兒的力量......
關鍵詞:環(huán)境;集體;民主
兒童時期是心理衛(wèi)生的黃金時期,其思維、個性、道德觀念的形成,感覺、知覺、注意、想象、記憶、情 感、意志的發(fā)展,無不需要教師的密切注視和科學的教養(yǎng)。因此,教師應了解各年齡階段兒童心理衛(wèi)生特點,做好幼兒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1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
幼兒的社會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兒生活、學習的第一個 場所。家庭的結構和氣氛,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及言行,決定著幼兒今后生活中的品德 和行為習慣。一般來說,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對幼兒的態(tài)度、教育方式、方法、內容會存在不同程度 上的差異。通常情況下,祖輩會在幼兒的飲食起居上關懷備至,父輩則在智力方面予以較多關注。在道德品質 培養(yǎng)方面,祖、父輩也會因價值觀念、歷史觀念、文化素質、道德水準及判斷的差異而不同。這就要求家長在 對待兒童品德及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方面要協(xié)調一致,都要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出發(fā)點,使幼兒身心同步 地健康成長。家庭的氣氛也影響著幼兒,溫馨、和睦的家庭易養(yǎng)成幼兒謙和、友愛、禮貌自信的品格;吵鬧不 休,婆媳不合,父母離異,等等,會導致幼兒孤獨,產生怨恨、猜疑、固執(zhí)、粗魯等心理和攻擊性甚至違紀行為。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凡事不聞不問,只忙于自己進修、提職,或忙于發(fā)財、享樂,甚至為圖省事,從小就將孩子交給“電視機”,讓孩子在“電視機”旁長大。這樣的孩子和父母交流 少,語言能力較低,親子關系疏遠,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緒上的障礙,出現(xiàn)恐懼、膽小 等現(xiàn)象,嚴重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科 學文化素質,完善自己的個性心理品質,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
2 幼兒園對幼兒道德品質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幼兒教育從功能上來說是一種環(huán)境的教育,而形成 幼兒園環(huán)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師和幼兒群體。教師是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的核心,教師的待人接物,說話方式,行為舉止,穿著打扮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 幼兒。幼兒通過觀察、學習、交往,被教師所影響,并按照教師的做法,學習限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方式。教 師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向幼兒顯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為習慣,才能激發(fā)幼兒良好的道 德情感,同時,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動之以情,以好雨潤物細無聲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潤幼兒天真無邪 的心靈,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幼兒園中,集體生活對幼兒形成教育和影響是其最大的特點和優(yōu)越性?,F(xiàn)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 中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對待集體和他人的態(tài)度上往往表現(xiàn)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 通過群體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堅持“著眼高”(即從小培養(yǎng)幼兒愛祖國愛人民、將來為祖國作貢獻)、“起點低”(即教育從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創(chuàng)設幼兒喜聞樂見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學 內容)等原則,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及道德品質。例如,針對部分家長一味的溺愛和包辦,忽視對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這一現(xiàn)象,可設計“看誰穿得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趣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和機會,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們參 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撿落葉、拔草,到社會實踐中去接觸,了解一粒麥、一顆螺絲釘、一文錢、一張紙 的來之不易,使之從小養(yǎng)成艱苦樸素、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果實等良好品質。
3 大眾傳播媒介對幼兒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影響也不可低估
幼兒期的兒童社會生活范圍較狹窄,大眾傳 播媒介對于他們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影視片、廣播、廣告、音像制品和部分報刊雜志。如果這些傳媒內容健康,會對幼兒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積極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幼兒喜愛模仿的心理 特征,決定了他們會去模仿大眾傳播媒介中的人物及其言行舉止。而內容不健康的傳播,則會從反面為幼兒樹 立某種學習樣板,使幼兒出現(xiàn)品行障礙。因此,家長和教師要善于選擇和引導,使大眾傳播媒介成為影響幼兒 道德品質和行為發(fā)展的積極因素。
4 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平等的民主氛圍
尊重孩子,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心,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和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質,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平時應把幼兒作為一個大人來看待,虛心傾聽他們的意見,認真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并要注意態(tài)度溫和,說話文明,即使批評幼兒也要講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們受到尊重,這樣,他們就會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氣氛中受到熏陶,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如孩子在搶奪玩具中,互不相讓、引起爭奪時,我們解決的方法是,對一方講:你是好哥哥,你是好孩子,你看他比你小,是你的小妹妹,小妹妹玩完了你在玩,這才是好孩子,一會老師要在全班表揚你互相謙讓,并給你帶上一朵小紅花好嗎?.....孩子聽了,會高高興興把玩具讓給小妹妹。應為孩子都喜歡聽別人說他是好孩子并且小紅花的作用更大,孩子們都想得的紅花最多,這樣孩子從物質和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就會很愿意把玩具讓出來。再如,當許多許多孩子圍住某一個玩具時,不能按數計算的排成隊,按次序進行,如滑滑梯、蕩秋千,幼兒相互數數,玩的次數夠了按順序換人,這樣場面又熱鬧,又井然有序,孩子們興致更高,集體觀念、紀律觀念在歡快的玩中形成。
5 園區(qū)的綠地、建筑、活動場地等布置要合理化、兒童化、教育化
園區(qū)環(huán)境布置、戶外活動區(qū)的創(chuàng)設要充分考慮兒童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從場地的面積、場地的軟硬程度、器材的高度和功能等都要考慮到適應不同年齡的需要。園舍建筑應滿足幼兒正常的活動及起居的需要,為兒童提供大量的動手動腦、合作交流的機會和活動的空間;活動場地應寬敞明亮,布置上要立體化、平衡化和動態(tài)化,地面、墻面與空間都要充分用于提供教育信息;室內外花草樹木的栽種,盆景、雕塑和畫像的配置,走廊和櫥窗的裝飾和布置,應適應兒童年齡的特點,能夠具有很鮮明的特色和吸引力,應烘托出一種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氛圍,這樣才能更有益于兒童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通過上述的做法,幼兒的良好個性不斷地被培養(yǎng)出來。家長們在家、園互動的過程中,提高了教育孩子的水平,顯示出了家園共同教育幼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