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萍 韓云利
摘要:某型發(fā)動機高壓渦輪葉片進排氣邊需要進行著色探傷,以檢查葉片有無裂紋,但進排氣邊的磚紅色附著物直接影響著色探傷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對現(xiàn)有除積炭工藝方法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采用果核吹砂法去除葉片進排氣邊的積炭,并通過試驗驗證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渦輪葉片;積炭;果核吹砂;去除
0引言
某型發(fā)動機高壓渦輪葉片經過長時間高溫使用后,表面形成大量的積炭附著物。該型發(fā)動機在進行返廠大修時,根據(jù)零件的排故要求,需對葉片的進排氣邊進行著色探傷檢查,但渦輪葉片表面的積炭附著物嚴重影響探傷靈敏度。
按照GJB 2367A-2005《滲透檢驗》對被檢件要求:零件的待檢表面應清潔、干燥,對于妨礙滲透劑進入零件的不連續(xù)性內,影響染料性能或產生不良本底的表面附著物,如油污、油脂、涂層、腐蝕產物、氧化物、金屬污物、焊接劑、化學殘留物等均應去除。因此,在既不損壞葉片滲鋁層,又能保證外觀質量符合故檢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合適的方法去除某型發(fā)動機渦輪葉片進排氣邊磚紅色附著物是本項目研究的主要目的。
1主要研究內容
1.1著色探傷試驗
選定一臺發(fā)動機的葉片進行分解,然后執(zhí)行除積炭工序。用手觸摸完成積炭去除后的葉片表面,有明顯凸凹感。按工藝步驟和要求進行著色檢測,經預清洗、烘干、滲透、清洗、干燥、顯像等工步后,葉片顯示的效果不好,背景對比性差,達不到著色檢測的預期效果。探傷前后對比圖如圖1所示。
1.2選用清洗劑除積炭試驗
選取4片表面積炭附著物嚴重的葉片進行試驗,采用HS-150清洗劑進行清洗,工藝參數(shù)為溫度90℃、時間2h,其他工序按照通用工藝執(zhí)行。葉片清洗前后的對比圖如圖2所示。
從圖2對比可以看出,采用HS-150清洗劑可以很好地去除渦輪葉片榫頭和葉身處的積炭附著物,但葉片進排氣邊仍然有大量磚紅色附著物殘留。
1.3燜火除積炭試驗
選取4片表面積炭附著物嚴重的葉片進行試驗,采用燜火除積炭,其工藝參數(shù)和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其他工序按照通用工藝執(zhí)行。
圖3是完成燜火試驗的渦輪葉片前后對比圖,可以看出,采用燜火試驗可以很好地去除渦輪葉片榫頭和葉身處的積炭附著物,但是葉片進排氣邊仍大量殘留磚紅色附著物。
1.4果核吹砂除積炭
選取4片經過HS-150清洗劑清洗后但進排氣邊仍有大量磚紅色附著物的渦輪葉片,采用果核吹砂法去除剩余的表面的積炭附著物,其工藝參數(shù)和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完成果核吹砂的渦輪葉片前后對比圖如圖4所示。經目視檢查,果核吹砂法可以很好地去除進、排氣邊處的磚紅色附著物,效果明顯。
2果核吹砂對葉片滲鋁層影響論證分析
2.1滲鋁層厚度與表面光潔度影響
選用6件葉片,進行滲鋁層厚度檢查,在相同壓力下采用不同吹砂時間進行果核吹砂,再進行滲鋁層厚度檢查,其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當果核吹砂壓力控制在0.4MPa,時間控制在1mm內,果核吹砂后滲鋁層厚度變化控制在1μm。因此采用果核吹砂法除進、排氣邊積炭時,若工藝參數(shù)控制合理,對葉片表面的滲鋁層厚度基本無影響。
在體式顯微鏡下觀察果核吹砂后葉片的滲鋁層,其表面光潔度受影響,測量果核吹砂前后滲鋁層表面粗糙度的差異如表4所示。
2.2果核吹砂對滲鋁層脆性傾向影響分析
選取對葉身和榫頭全部滲鋁、滲鋁層深度在34~38μm的渦輪葉片3片,對榫頭滲鋁層進行顯微硬度檢測,并用化學熱處理通用滲層脆性檢測方法(維氏硬度)對滲鋁層脆性進行評級。進行果核吹砂,再進行著色探傷,體視顯微鏡觀察表面形貌,分析表面裂紋傾向。從檢測報告的數(shù)據(jù)得出:K403合金表面滲鋁層硬度明顯高于基體,達到HRC50~54,無明顯脆性開裂傾向。經果核吹砂處理后,葉片表面無裂紋、剝落現(xiàn)象,采用果核吹砂工藝處理渦輪葉片具有可行性。
3渦輪葉片通氣孔防護研究
分別采用鋁箔190-10S遮蔽帶、壓敏膠帶保護葉冠端面,同時為提高生產效率,設計制造榫頭安裝板,一排可安裝20片葉片。保護用夾具示意圖如圖5所示。
圖6和圖7是吹砂前后鋁箔190-10S遮蔽帶和壓敏膠帶的對比圖,從圖6和圖7可知,鋁箔190 -10S遮蔽帶可以用于保護葉冠端面。
綜上所述,某型發(fā)動機渦輪葉片進排氣邊附著物能使用果核吹砂進行去除。
參考文獻
[1]向巧.俄系渦扇發(fā)動機故障模式與機理分析及預防技術[M]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14.
[2]熊震.發(fā)動機積碳的診斷和清除方法[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7,20(1).
[3]白冰.發(fā)動機積炭清除方法[J].現(xiàn)代化農業(yè),1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