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向東
說到西施,大家都是從傳說里了解到她是一位有著沉魚落雁之貌的絕色女子,位居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吳越爭霸時,因有了西施的參與,在那刀光劍影中,平添一份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色彩。
當聽說蘇州芭蕾舞團來長沙上演芭蕾舞劇《西施》時,一種好奇心驅(qū)使我走進劇院。我很想看看該劇編導、主演是怎么運用西方的芭蕾這種舞蹈語匯來演繹中國傳統(tǒng)故事的?我上網(wǎng)做了一些功課,希望通過了解編導的創(chuàng)作思路,對我的拍攝有所幫助。但到劇場觀看此劇時,我腦中固有的觀念不由被編導獨特的極富創(chuàng)意的手法所顛覆,被現(xiàn)場的藝術效果所震撼。
演出過程中,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美”:舞臺美、服飾美、音樂美,可以說怎一個美字了得!主創(chuàng)人員深得中國傳統(tǒng)美學之妙,舞臺背景極簡,以多片屏風組成,一面為清雅寫意的水墨江山,一面為濃墨重彩的寫實紅蓮。這些屏風隨著劇情的推進而巧妙地組合和變化,勾勒出一幅幅唯美寫意的畫面。服裝很精致,翩翩舞動的衣袂,對比鮮明的色調(diào),都呈現(xiàn)著西施、勾踐、夫差、瓊姬等人物獨特的個性。蓮花燈、紅綢、黑紗、團扇等道具,更是將中國古典美的元素與諸多意境巧妙結(jié)合起來,令人驚嘆不已,讓人沉浸其中。音樂上更是大膽運用了柴可夫斯基、李斯特等多位西方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悲愴或舒緩或緊張或狂歡,竟然與劇情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絲毫沒有一點違和感,真是太奇妙了!該劇真正做到古為今用,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洋為中用,在借鑒中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