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芊霓
何沁燕一直從事房地產(chǎn)行業(yè),年輕時她帶著對大城市的向往,憑借著自己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闖出大山,將生活和工作都扎根在陌生的都市中。但童年記憶里的清風溪水,一碧連天的林海永遠都是她心中最深的依戀。工作之余,何沁燕喜歡回老家度假,對她而言那些山間的風雨,滿山林海和流動的云是讓她放慢腳步,享受快樂的最好環(huán)境。
何沁燕的老家距離市區(qū)近2小時車程,山路蜿蜒,一路上少不了顛簸,“孩子還小的時候一起回老家會麻煩一些,尿布、奶粉、換洗的衣服都得帶上?!钡@些麻煩并沒有讓她總是定期出發(fā)的度假行程擱置。
“城市中現(xiàn)代化的設施為生活提供了便利,孩子也在此享受到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但居住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整天面對著電視和iPad,他就像是關在籠子里的鳥。只有讓孩子在鄉(xiāng)野生活中呼吸新鮮空氣,探索自然的奧妙,才能釋放他的天性?!?在何沁燕看來,孩子雖然成長在各項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的城市,但慢節(jié)奏的自然生活環(huán)境體驗也不容忽視,她毫不猶豫地帶著孩子一起踏上前往大自然尋找快樂的旅程。
因為有個愛鄉(xiāng)村度假的媽媽,頻繁“城市-鄉(xiāng)村”切換的生活對于6歲的小玎珰來說早已不陌生,放假回山里是很自然的事?!昂⒆映錾詠硪恢倍际沁@樣的生活模式,在鄉(xiāng)下有鄉(xiāng)下的樂趣,在城里有在城里的快樂。他非常適應這種生活。”每當在城里住得膩煩,小玎珰就會和媽媽一起想念鄉(xiāng)下的自由時光,雖然對于他來說,長時間乘車會有些不舒適,但每次能外出游玩雀躍的心情都會把路程上短暫的不愉快淹沒,小玎珰早已練就一套熟練的克服方法:上車后不玩鬧,自己盡快睡著。一個美夢醒來,小玎珰就已經(jīng)和媽媽到達快樂的山谷。
歸隱山居,悠然自得
“回老家休息,遛娃,陪老人,一舉多得?!毙$喃毜耐夤馄旁诔抢锷疃嗄旰?,又搬回了山里生活。對老人們來說,再方便的城市生活也不如在自己屋前的幾畝地里種菜來得自在。
鄉(xiāng)下生活的日子過得很慢,小玎珰可以和媽媽安心睡個懶覺。起床呼吸一大口山里的清新口氣,推開大門看著對面被霧氣縈繞的大山發(fā)發(fā)呆,外公總是早起在清掃庭院,外婆則在北邊給菜園里澆水。
“隨著自然規(guī)律親身體驗四季的變化,認識各種植物、昆蟲,是親子間寓教于樂的最好方式?!?孩子天生有感知與學習世界的本能,山中氣候分明,正適合讓他親身感受自然的四季變化。何沁燕對孩子的引導并不復雜,大多是在陪伴孩子親身體驗各種不一樣的鄉(xiāng)下生活。
何沁燕的朋友圈有一張小玎珰站在竹筍邊和它比高的照片,照片中的孩子的笑容天真可愛,照片是在回家的小徑邊拍攝的?!按禾彀沃窆S、摘野花、抓昆蟲,只要仔細尋找,總會有意外的驚喜。”
小玎珰的外公種了一片竹林,春天何沁燕會帶著小玎珰去竹林里挖筍,告訴孩子,那些和他差不多高的“竹筍”雖然沒有完全脫殼,但已經(jīng)是棵小竹子,用作食用會太老,但是它們長大以后會成為外公編制籮筐的最好材料。而用鋤頭從泥土里挖出的“竹筍寶寶”才是外婆做飯時使用的美味原料。就這么邊找邊聊,在竹林中挖筍也能成為母子倆春天里的樂趣。
除了竹林,兩棵板栗樹也讓孩子收獲不少樂趣。等到秋天一夜大雨,一早就可以和孩子帶著鐵夾去撿被雨拍落下的板栗。每發(fā)現(xiàn)一顆新的板栗球都會讓孩子興奮不已,滿身是刺的板栗殼讓小玎珰抓耳撓腮,不過最無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快他就有模有樣地學著媽媽的樣子,用腳把板栗殼扒開巧妙地取出板栗。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除了板栗他們還能在灌木叢中找到各種酸甜的野果。
而到了冬天,純白的雪會把小玎珰家前的露臺鋪得滿滿當當,小玎珰的外公可不喜歡這些雪,雪厚容易摔倒,所以外公早上一起身就拿著自制的竹掃帚在院子里掃雪,而調(diào)皮的小玎珰卻在一邊拿著自己的小鏟子和小水桶笑得樂不可支。
山下有一條小河,水流不急不緩,河水清澈見底,何沁燕童年時期最大的游樂場就是那里,現(xiàn)在小玎珰也愛上了那條河,今年剛剛入夏,小玎珰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今天這么熱可以去河里游泳了吧?”孩子在河里玩水撲騰得好不樂乎,已為人母的何沁燕在鵝卵石灘上守著孩子,用照片為他記錄下每天的成長。
每天夕陽西下是母子二人一路唱響歸家曲的時光,取得山風過林三分,流水潺潺三分,加上三分靈鳥鳴唱,伴著一分笑語,奏出十分的鄉(xiāng)間歸家小曲兒。在綠色的山林中母子二人洗去城市的沉悶,幸福的小曲在心中環(huán)繞不絕。
跟著山間小區(qū)的曲調(diào),小玎珰跳著走過外公種的竹林,來到藏在松林中的家。此時外婆早已經(jīng)為他們準備好一桌香氣撲鼻的晚餐,桌上擺放的是村里的土豬肉和老人們自己播種的蔬菜,香甜又美味。在外玩了一天的母子倆早已饑腸轆轆,會趕緊幫忙擺上碗筷,一家人其樂融融坐下來享用晚餐,此刻屋外,蛙聲不斷,天空繁星閃爍,螢火四起,一家人隔絕外界的所有塵囂,仿佛置身于陶淵明的桃花源世界中,這里只有自然的一切,和尋求安然的一家人。
小生活,大世界
何沁燕并不著急送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小玎珰這個年紀的教育最關鍵的不是學習各種技能,而是給他自由玩耍的空間,父母在孩子的玩樂中培養(yǎng)他的性格品行?!痹诤吻哐嗫磥恚巳缤豢么髽?,性格品行是樹的根系,而各種后天習得的知識技能就像是大樹的枝葉?,F(xiàn)在的小玎珰就像是一棵小樹苗,家長在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要幫孩子把根種“正直”,只有根直,往后生長出來的枝葉才不會歪斜,自然也會枝繁葉茂。何沁燕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在自然中教會孩子做人的法則。
“先教育他要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小玎珰現(xiàn)在這個年紀會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導,等他再大一些的時候,想要再矯正不好的習慣,孩子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p>
每次從山中返程回市里的那天,何沁燕都會帶著孩子起個大早,他們要前往山下的菜地采摘蔬菜。母子倆一邊摘菜,一邊認識各種不同種類的蔬菜,很快母子倆就能收獲一大筐夾著新鮮泥土的青菜,小玎珰也認識了各種不同的植物。背著竹筐回屋里逐一分裝打包好,妥帖放進車后箱?;氐匠抢铮缸佣嗽僖积R將這些帶著自己家人辛勞的禮物逐一送至城市里的好友家,與朋友一起分享山間大自然的快樂。
“將來孩子上小學之后,我會給他安排別的旅行計劃,讓他有更多不一樣的體驗?!倍F(xiàn)在,何沁燕希望暫時呵護好小玎珰的天性。當陽光照在臉上溫暖又和煦,那是太陽的感覺,山野的清風拂過,是風在動,村里的雞鳴犬吠,腳下的青草與泥土都是有生命的。何沁燕給孩子成長沉淀的時間,她在等待小玎珰先學會感知身邊小事物的美好,再為他打開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