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華胥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關系

        2018-09-07 07:57:36史少博
        天中學刊 2018年4期
        關鍵詞:伏羲女媧山海經(jīng)

        史少博

        ?

        華胥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關系

        史少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6)

        華胥文化來源于華胥傳說。傳說華胥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是伏羲、女媧之母。華胥文化是基于神話傳說的一種精神成果,是祭祀華胥、頌揚華胥及其子孫圣德的一種思想現(xiàn)象。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中華文化中積淀了龍的精神,而龍的傳說與華胥文化有關。華胥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源頭的觀點雖存爭議,但中華文化中積淀了華胥文化的元素,“華胥之夢”中對無爭、仁愛、無憂的理想社會的憧憬,是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之一。

        華胥文化;中華文化;源頭

        關于中華文化之源問題,諸多人進行過思考。有人認為中華文化之源頭是《山海經(jīng)》;有人認為是《易經(jīng)》;有人認為中華文化有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長江以南的苗越文化、西北乃至西域的草原文化三大源頭。種種觀點,不一而足。其中,也有專家認為華胥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源頭。本文擬對華胥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關系進行探究。

        一、華胥文化之由來

        華胥文化來源于“華胥”的傳說。我們知道,傳說中“華胥”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是伏羲、女媧的母親。東晉郭璞《山海經(jīng)注》曾提到“華胥”之詞。而《山海經(jīng)》是前秦的著作,具體作者與寫作年代不詳。因何推斷《山海經(jīng)》是前秦的作品?其根據(jù)是東漢王充《論衡》中的記載:“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見聞作《山海經(jīng)》。非禹、益不能行遠,《山?!凡辉?;然則《山?!分欤娢锊┮?。董仲舒睹重常之鳥,劉子鄭曉貳負之尸,皆見《山海經(jīng)》,故能立二事之說。使禹、益行地不遠,不能作《山海經(jīng)》;董、劉不讀《山海經(jīng)》,不能定二疑。”[1]209王充生于公元27年,死于公元97年,是東漢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由此推斷,《山海經(jīng)》早于東漢。王充《論衡》中提到的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04年,是西漢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由此推斷,《山海經(jīng)》也早于西漢。前秦的《山海經(jīng)》著作中就記載了伏羲的傳說。《山海經(jīng)》這樣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盵2]163《山海經(jīng)》中有提到“雷神”,而沒有提到“華胥”。郭璞《山海經(jīng)注》曰:“華胥履大跡生伏羲?!盵3]32郭璞提到“華胥”履“雷神”之“跡”而生伏羲,但沒有注明其理論依據(jù)。而“伏羲,風姓,各類書籍中又作伏犧、伏戲、庖犧、包羲、庖羲、庖犧、炮犧、宓戲,還有泰帝、太昊、泰嗥、泰皡、春皇、木皇等等”[4]18。

        東晉郭璞《山海經(jīng)注》描述伏羲之母是“華胥”,還有很多資料也有同樣描述,如《河圖》曰:“‘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盵5]145又《辭源》曰:“古代傳說太昊帝庖犧氏之母。以履巨人足跡而有娠,生苞犧。”[6]2666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亦曰:“太暤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跡出于雷澤之中,華胥履之,生伏羲于成紀……”[7]2還有東漢王符《潛伏論 · 五德志》中有:“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作八卦,結繩為網(wǎng)以漁?!盵8]經(jīng)考證,記載“華胥”是伏羲之母的資料還有很多,如司馬貞《補史記 · 三皇本紀》說:“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wǎng)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yǎng)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稱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于陳。東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其后裔,當春秋時,有任、宿、須、句、顓臾,皆風姓之胤也。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運。一曰。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后,已經(jīng)數(shù)世。金木輪環(huán),周而復始。”[9]78又《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緯含神霧》:“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庖犧。(宋均注曰:雷澤地名。華胥伏母。)……又曰:《鉤命訣》曰:‘華胥履跡,怪生皇犧?!盵10]36

        《山海經(jīng)》中不僅提到了伏羲,也提到了女媧?!渡胶=?jīng) · 大荒西經(jīng)》中曰:“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2]163“郭璞注云:‘女媧之腸,或作女媧之腹?!畫z古神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化,其腹化為此神。栗廣,野名。媧音瓜?!盵11]262《山海經(jīng)》等著作中雖提到女媧,但沒有說明華胥是女媧之母。還有許多著作,也有對女媧的描述,如西晉皇甫謐《帝王世紀》這樣描述:“女媧氏,亦鳳姓也。承皰犧制度。亦蛇身人首,一號女希,是為女皇。”[7]3可見,《帝王世紀》中雖提到女媧,但沒有明確女媧之母就是華胥。經(jīng)考證,還有諸多資料記載了女媧,如司馬貞《補史記 · 三皇本紀》曰:“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頻木王也。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與祝融戰(zhàn),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女媧氏沒,神農(nóng)氏作。炎帝神農(nóng)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因以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用,以教萬人。始教耕。故號神農(nóng)氏。于是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yī)藥。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為六十四爻。初都陳,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長沙。神農(nóng)本起烈山。故左氏稱,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厲山氏。禮曰。厲山氏之有天下。是也。”[9]78又如《列子 · 湯問》這樣描述“女媧”:“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后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12]136上古文獻記載女媧有“五德”:一是再造宇宙;二是化生萬物;三是摶黃土造人;四是執(zhí)掌太陰之事,為月神,為生育之神;五是創(chuàng)造了笙簧這種樂器。[11]263

        古代描述華胥是伏羲之母的文獻比較多,但是也有描述華胥是女媧之母的文獻,如“畢沅注云:‘《說文》曰:“古之神圣女化萬物者也……”《廣韻》云:伏羲之妹?!盵11]262因女媧是伏羲之妹,而華胥是伏羲之母,必然也是女媧之母。清朝梁玉繩《漢書人考表》卷二《春秋世普》中有:“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故世言女媧為伏羲之妹?!庇纱丝芍A胥是伏羲與女媧之母。

        古代傳說中,華胥與伏羲、女媧有關,由此,華胥文化不僅與“華胥”有關,也與伏羲、女媧有關。另外,華胥文化還與黃帝的“華胥之夢”有關系。

        黃帝夢游華胥之國的傳說源于《列子》。“《列子 · 黃帝》載,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鋰鵁o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笥靡灾咐硐氲陌矘泛推街常蜃鲏艟车拇Q?!盵13]183《列子 · 黃帝》中這樣描述“華胥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之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所愛惜。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痛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云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百姓號之,二百余年不輟?!盵12]33從《列子》中可知是“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也就是說“華胥之國”是“夢游”之國,是虛幻的理想之國。

        還有記載表明,伏羲與“華胥之州”有關,如王嘉《拾遺記》:“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長頭修目,龜齒龍唇,眉有白毫,須垂委地?;蛉嗽唬簹q星十二年一周天,今葉以天時。且聞圣人生皆有祥瑞。昔者人皇蛇身九首,肇自開辟。于時日月重輪,山明海靜。自爾以來,為陵成谷,世歷推移,難可計算。比于圣德,有逾前皇。禮義文物,于茲始作。去巢穴之居,變?nèi)阈戎常⒍Y教以導文,造干戈以飾武。絲桑為瑟,均土為塤。禮樂于是興矣。調(diào)和八風,以畫八卦,分六位以正六宗。于時未有書契,規(guī)天為圖,矩地取法,視五星之文,分晷景之度,使鬼神以致群祠,審地勢以定川岳,始嫁娶以修人道。庖者,包也,言包含萬象。以犧牲登薦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犧,亦謂伏羲。變混沌之質(zhì),文宓其教,故曰宓犧。布至德于天下,元元之類,莫不尊焉。以木德稱王,故曰春皇。其明睿照于八區(qū),是謂太昊。昊者,明也。位居東方,以含養(yǎng)蠢化,葉于木德,其音附角,號曰‘木皇’?!盵14]1然而華胥立國的真實性難以考證?,F(xiàn)在的陜西省藍田縣確實有一個名為“華胥”的地方,其根據(jù)是《綱鑒易知錄》:“太昊之母居于華胥之渚?!弊⒃疲骸叭A胥,在今陜西蘭田縣?!爆F(xiàn)在華胥的當?shù)厝?,認為是華胥創(chuàng)立了華胥國。后人是否根據(jù)華胥傳說命名的“華胥鎮(zhèn)”,已無法考證。有學者考證母系社會確實有一個叫作華胥的女首領,其根據(jù)《竹書紀年前編》:“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而始娠?!毙煳木腹{:“按,華胥,地名,在陜西藍田縣。小淵日渚?!比A胥鎮(zhèn)至今矗立著一塊石碑,記載著三皇的功績,碑上刻有“古華胥”字樣。

        有專家認為今陜西省藍田縣華胥鎮(zhèn)一帶為華胥故里與陵墓之地,《陜西通志》有記載:“三皇祠在藍田縣北三十里,祀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蓋伏羲氏、女媧氏皆華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并且認為華胥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當然,還有專家有其他說法,關于伏羲、女媧的故里,有河南之說,也有山東之說等。但是有專家認為陜西省藍田縣華胥鎮(zhèn)之說比較可靠。母系社會在歷史上,屬于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是氏族社會的第一個階段。據(jù)歷史學家考證:母系社會時期距今大約一萬年左右。由此看出,即使母系社會確實有一個叫華胥的女首領,但這位華胥是否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尚存爭議。

        根據(jù)歷史學家考證,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發(fā)現(xiàn)的北京猿人,推斷距今大約60萬年。1965年在我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直立人是距今大約170萬年的元謀人。而1963年到1964年之間,在陜西省的藍田縣的華胥鎮(zhèn)附近發(fā)現(xiàn)的藍田人,大約距今80萬年。由此可見,藍田人并非我國境內(nèi)最早的人類。傳說中的華胥是當時陜西省藍田縣華胥鎮(zhèn)附近的一個女性部落的首領,生活在母系社會或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zhuǎn)化的時代。這個女部落首領如果生活在母系社會的話,距今也只有7000年至8000千年左右。如果歷史上真有叫華胥的女首領,也是因為母系社會的子女,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緣故,所以含蓄地說成履巨人足而受孕。實際上,任何一名婦女,無論怎樣履巨人足,也是無法受孕的。由此,“華胥履大跡生伏羲”也只是神話傳說,并非歷史。

        由上分析,華胥文化可以說是追溯中華文化之根、祭祀華胥、頌揚華胥以及子孫圣德的一種思想現(xiàn)象。華胥文化是現(xiàn)代人追尋中華之起源的一種思考,也是追溯中國古代美好傳說對人類精神發(fā)展作用的一種探究。華胥文化是基于神話傳說的一種精神成果。

        二、中華文化之分析

        “中華”之詞,《新華詞典》是這樣解釋的:“古代黃河流域一帶為中華,是漢民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后用以指稱中國?!盵17]1237關于“文化”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詞典》這樣定義:“①指人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教育、科學、文藝等。②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盵17]1028《辭源》這樣解釋“文化”:“文治和教化。漢劉向說苑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文選晉束廣微(皙)補亡詩由儀:‘文化內(nèi)揖,武功外悠?!裰溉祟惿鐣v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全部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也特指意識形態(tài)?!盵18]1357從各種對文化的定義可以看出,無論怎樣對文化詮釋,都離不開精神因素,離開精神的要素就不能構成文化。我認為:中華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區(qū)別于其他國家的、具有悠久傳統(tǒng)的物質(zhì)財富與精神財富的成果。根據(jù)《辭源》:“我國古代華夏族興起于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發(fā)達,歷史悠久,因稱其地為中華,亦稱中原、中國?!盵18]88可見,“中華”與“中國”是同義語。對于“中國”之詞,《辭源》這樣解釋:“我國古代華夏建國于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而把周圍我國其他地區(qū)稱為四方。后成為我國的專稱?!盵18]87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源遠流長的文明史,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源頭和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老的神話傳說。神話傳說寄予了古人們的精神向往與追求。由此可以說,我們中華文化從神話傳說時期就開始了。

        中華文化是中國大地上特有的文化,是經(jīng)過數(shù)千年各民族文化融合發(fā)展而形成的文化,是中華民族所有物質(zhì)財富與精神財富的成果。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神話傳說,到先秦的百家爭鳴;從鉆木取火,到四大發(fā)明;從《詩經(jīng)》《離騷》,到唐詩、宋詞;從各具特色的地方小調(diào),到溫文爾雅的京劇……中華文明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無論盤古開天地的神話,還是華胥之子女伏羲、女媧的神話,其“圣德”思想已經(jīng)滲透中華文化之中,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儒家文化成為中華文化幾千年的主流。當今的中華文化,不僅僅是具有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與傳承,而且還在發(fā)展過程中,汲取凝聚了國外文化的精華,如今的中華文化,馬克思主義思想已經(jīng)深深融合、凝聚在其中。中華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向外輻射,形成了東亞儒家文化圈,其影響擴散到了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國家。

        三、華胥文化與中華文化之淵源

        神話能否作為文化的源頭?我們看專家的分析。探究歷史文化,王國維曾經(jīng)提出了“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的材料相互印證、參證的“二重證據(jù)法”。20世紀90年代,專家在王國維“二重證據(j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將人類學研究的民間口傳文化作為第三重證據(jù),提出了“三重證據(jù)法”。2005年有專家又在“三重證據(j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考古的遺址、文物、圖像”等作為“第四重證據(jù)法”。由此,口傳的神話以及大量的神話圖像,也就成了探究沒有文字之前文化的依據(jù)。

        《史記》開始就是“五帝本紀”,其中曰:“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盵15]1650其中“乃命羲、和”,集解孔安國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之官。”“乃命羲”的“羲”,司馬遷原意是否指“伏羲”?如果是指“伏羲”,還接受“帝堯”之命令,說明在黃帝、顓頊、帝嚳之后了。并且《史記》中“五帝本紀”沒有提到華胥,也沒有提到女媧。《史記》“五帝本紀”主要記載了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而《列子》中記載了黃帝的“華胥夢”,“華胥夢”也只是寄托了對未來美好的向往與憧憬,而祥和、美好社會的“華胥夢”,正是美好未來的寫照。雖然《史記》中沒有提到伏羲與女媧,但是班固《漢書》中把上古的帝王,從黃帝推至伏羲。又上文已經(jīng)考證,司馬貞《補史記 · 三皇本紀》中補充描寫了伏羲與女媧。并且司馬貞《補史記 · 三皇本紀》明確了伏羲之母就是華胥,正如《補史記 · 三皇本紀》中曰:“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并且描述了伏羲“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wǎng)罟以教佃漁”[9]78?!堆a史記 · 三皇本紀》中稱贊女媧是“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梢姡A胥之兒女已經(jīng)開始了人類文化,故而追尋中華文化之源,自然就追溯到伏羲“始畫八卦,造書契,發(fā)明網(wǎng)罟,教民佃漁畜牧”[19]349,以及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9]78,伏羲“子孫五十九姓”[20]9,中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三皇之說也有多種,至今仍有爭論,但其中一種說法,三皇包含伏羲與女媧。而伏羲與女媧之母又是傳說中的華胥,如果按此推理,那么華胥文化自然成為中華文明之搖籃,成為中華文化之源泉。

        法國拉法格曾說:“神話既不是騙人的謊話,也不是無謂的想象的產(chǎn)物,它們不如說是人類思想的樸素的自發(fā)的形式之一。只有當我們猜中了這些神話對于原始人和他們在許多世紀以來喪失掉了的那些意義的時候,我們才能理解人類的童年?!盵21]23中華民族自稱是龍的傳人,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印保罢纨執(zhí)熳印本哂小褒堫仭?,穿龍袍,帶龍帽,宮殿里到處都雕繪著龍。在民間,有很多民俗,如龍舟、龍燈、龍笛等。還有很多關于龍的成語或詞匯,如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章鳳姿、龍行虎步、龍盤虎踞、龍?zhí)痘⒀ā堃骰[、龍爭虎斗、藏龍臥虎、龍騰虎躍、龍生九子、龍頭蛇尾、鯉魚跳龍門、畫龍點睛等。《竹書紀年》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蹲髠?· 昭公十七年》:“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說文解字》這樣詮釋:“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肉,飛之形;童省聲。凡龍之屬皆從龍?!盵22]212《辭源》詮釋龍曰:“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云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盵6]3604《辭?!吩唬骸褒埵枪糯鷤髡f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云作雨的神異動物?!薄缎氯A詞典》這樣解釋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古代用龍作為皇帝的象征。”[17]633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神話,除華胥傳說之外,還有盤古開天地的神話。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歷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盵23]6可見三皇在盤古之后。那么伏羲之母華胥與盤古誰先誰后?由此產(chǎn)生的問題是:即使都是神話,那么是“盤古開天地”為中華文化的源頭,還是華胥履巨人足生伏羲而開創(chuàng)了中華文化的先河?按照《三五歷紀》的說法,顯然中華文化肇始于“盤古開天地”,因為能“開天地”說明了會拿工具改變世界,所以可以認為文化開始發(fā)祥?!昂竽擞腥省敝Z,說明無論華胥與盤古誰先誰后,都可認為盤古是文化的始端,因為“盤古開天地”與華胥“履巨人足生伏羲”相比,“盤古開天地”才具有文化性,才可以作為文化的源泉。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盤古開天地”,還是華胥“履巨人足生伏羲”,都是神話傳說,即使神話也屬于文化,但神話的出現(xiàn)時間一般遠遠晚于神話人物(原型)所活動的時間。所以也無法斷定“盤古開天地”或者“華胥文化”誰先誰后。

        從凝聚千年的中華文化因素進行分析,伏羲、女媧之神話傳說已經(jīng)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中華子孫至今還常常把自己說成是龍的傳人,那么筆者就從中國龍入手進行探究。從遠古至今,一般認為現(xiàn)實的世界原本沒有龍,但也有古生物專家認為遠古也許存在真的龍,只是龍的功能被人們神話了。中國的遠古時代,人們過著群居的生活,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遠古的人們把某一種動物作為自己部落的祖先與標志,把某一特定的動物看作自己部落的祖先與保護神,這就是圖騰崇拜。聞一多《伏羲考》認為龍圖騰的原型是蛇圖騰,他推斷蛇圖騰的部落打敗了其他動物圖騰的部落,就把其他部落的圖騰元素添加到蛇圖騰上,例如把牛圖騰上的牛角或者鹿圖騰的鹿角添加到蛇頭上,后來又在蛇圖騰上添加了豬的頭或馬的頭,添加了大象的耳,又添加了虎或鱷魚的腿,再添加了鷹的爪子與魚的鱗等。經(jīng)過了長期的演化與發(fā)展,于是眾多圖騰集合在一起,就逐漸形成了中華龍圖騰。龍圖騰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體現(xiàn)了原始各部落的大融合、大團結。然而,也有人認為龍的傳人等說法并不科學,認為這主要是漢族的信仰,對這些說法,西藏、新疆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并不認可。筆者認為,中華文化不只是漢族文化,也不是幾個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是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追溯中華文化的淵源,也是追溯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源頭。然而,56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不可能是齊頭并進的,也不可能56個民族的文化同時產(chǎn)生,所以追溯中華文化的源頭,必然會追尋到56個民族文化最早的發(fā)祥起點,這個起點可能是某一民族文化的發(fā)祥點,56個民族是個大融合的民族,某一民族的文化源頭也就必然成了中華文化的源頭,不可能中華文化的源頭有56個。關于伏羲、女媧的傳說也有多種版本,例如“由廣西遷往滇南屏邊苗族自治縣的瑤族供奉盤古王,并把盤古、葫蘆和伏羲兄妹視為三位一體。他們傳說,有雷公拔牙教伏羲兄妹栽種,長生一個葫蘆有土倉大,兄妹避入其中得免于洪災,然后結婚,繁衍出漢、瑤各族?!盵24]8所以,筆者認為:說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希望少數(shù)民族的大家庭成員能理解,不去排斥與抵觸。因為56個民族是一家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分彼此。當然,尊重少數(shù)民族的信仰與文化也至關重要??偲饋砜?,中華文化中的中國龍的傳說,與蛇有關,蛇又與人頭蛇身的伏羲、女媧有關,又伏羲與女媧之母是華胥,故而又把華胥文化與中華文化聯(lián)系到了一起。又盤古在神話傳說之中,被描寫成龍頭蛇身,所以從龍的傳說方面,也無法斷定“盤古開天地”或者“華胥文化”誰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況且,聞一多等人認為盤古就是伏羲,伏羲就是盤古;有學者認為盤古是伏羲的音轉(zhuǎn)。如果伏羲與盤古是神話中同一人的話,也可以說華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

        但有很多專家認為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在《易經(jīng)》。那么《易經(jīng)》的總源頭又能追溯到伏羲畫八卦,而伏羲之母又是華胥,從這個層面上看,中華文化與華胥文化有一定的淵源,存在著一定的關系,甚至可以說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就是華胥文化。無論是認為中華文化的源頭是中原文化,還是認為中華文化的三源頭是中原文化、長江流域文化、草原文化,或者認為中華文化的源頭是“符號”,都會晚于華胥文化中的伏羲、女媧傳說,從這個意義上講,華胥文化是中華文化源頭的觀點是正確的。如此觀點,當然還會存在爭議。筆者認為,無論如何,中華文化中積淀了華胥文化的元素,華胥之國中的無爭、仁愛、無憂的理想社會,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之一。

        [1] 王充.論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09.

        [2] 韓格平.山海經(jīng)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68.

        [3] 郭璞.山海經(jīng)[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2.

        [4] 韓廣鋒.山海經(jīng)易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8.

        [5] 郭璞.穆天子傳[M].長沙:岳麓書社,2006:145.

        [6]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下冊[K].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666.

        [7] 皇甫謐.帝王世紀[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2―3.

        [8] 王符.潛伏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

        [9] 司馬貞.三皇本紀[M].明末毛氏古汲閣刻本的影印本.

        [10] 李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2011:36.

        [11] 安京.山海經(jīng)新考[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262.

        [12] 列子[M].葉蓓卿,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33.

        [13] 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編委會.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182.

        [14] 王嘉.拾遺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1:1.

        [15] 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M].長沙:岳麓書社出版社,1997:636–637.

        [16] 齊沖天,齊小乎.漢語音義字典[K].北京:中華書局,2010:341.

        [17]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新華詞典[K].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633.

        [18]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上冊[K].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88.

        [19] 編輯委員會.簡明社會科學詞典[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49.

        [20]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M].北京:中華書局,1964:9.

        [21] 拉法格.宗教與資本[M].王子野,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63:23.

        [22] 古敬恒.新編說文解字[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91:212.

        [23] 歐陽詢.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6.

        [24] 劉小幸.母體崇拜:崇拜祖靈葫蘆淵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8.

        〔責任編輯 劉小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Huaxu Culture

        SHI Shaobo

        (Xi'an Electronic and Science University, Xi'an 710126, China)

        Huaxu culture comes from Huaxu legend in which Huaxu is the mother of Fu Xi and Nv Wa who are Chinese creators. Huaxu culture is a kind of spiritual achievement based on myths and legends. Chinese nation claims to be 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embodies the spirit of the dragon which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Huaxu culture. It is the source of Chinese culture in a certain sense, and benevolence, peace and happiness are also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Huaxu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source

        2018-03-17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5XZX005);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2015A021)

        史少博(1965―),女,山東德州人,教授,博士生導師。

        G03

        A

        1006–5261(2018)04–0129–07

        猜你喜歡
        伏羲女媧山海經(jīng)
        女媧
        伏羲創(chuàng)八卦
        幼兒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4
        山海經(jīng)里說了什么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4
        山海經(jīng)夫諸
        青年生活(2020年6期)2020-03-28 01:25:37
        伏羲畫卦
        女媧造人
        女媧造人
        女媧造人
        幼兒100(2017年8期)2017-04-16 05:20:18
        伏羲寶寶的成長日記
        學生天地(2016年27期)2016-04-16 05:15:38
        怪力亂神才是《山海經(jīng)》的正確打開方式
        學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5
        五月综合丁香婷婷久久|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电影 |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亚洲网站免费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风韵犹存av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视频日本一区二区|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线|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色av| 九一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偷拍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国产| 在线精品国产亚洲av蜜桃 |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无码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国产| 成人免费无遮挡在线播放| 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av|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一区|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av| 奶头又大又白喷奶水av| 天天爽天天爽天天爽|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剧情类别|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 日韩成人高清不卡av| 粉嫩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黄色av亚洲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