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川 艾星宇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重慶 400045)
鋼筋混凝土是當今時代最通用、最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混凝土具有抗拉強度較低這一特點,通常情況下它是處于帶裂縫工作狀態(tài),在設計中應考慮裂縫的影響。如修正斜壓場理論[1]考慮裂縫的方法是將開裂后的混凝土視作一種新型材料,對裂縫局部進行驗算,降低了裂縫的考慮程度。而純力學裂縫模型(PMCM)則考慮了裂縫的寬度以及裂縫的滑移以及裂縫的方向。
本文基于Calvi的兩篇論文[2,3],提出PMCM模型中計算裂縫寬度以及裂縫滑移的方法。
單元的應力狀態(tài)見圖1,裂縫處局部平衡關系見圖2。假設穿過裂縫的鋼筋可以被認為在給定的有效長度Leff上是未粘結的,則整體相容性可以表達為鋼筋應變與裂縫位移的關系,即裂縫寬度w和裂縫滑移s。
(1)
其中,εsh為混凝土收縮引起的應變,取為0.3×10-3。
局部相容關系則是裂縫處滑移、寬度、骨料尺寸的關系。與Walraven和Reinhardt[4]的方法相似,假設在裂縫打開時,裂縫表面由一系列骨料顆粒組成,從幾何關系中計算裂縫滑移:
(2)
將骨料接觸平面與裂縫滑移方向的夾角定為α,即裂齒角,則:
(3)
由圖1可知,豎直方向上,施加在板右側的剪應力v和裂縫處的剪應力vvi相等;水平方向上,裂縫處鋼筋中拉力fsx,cr、裂縫處正應力fci以及施加的拉應力fx也有平衡關系。
fci=ρx×fsx,cr-n×v
(4)
vci=v
(5)
其中,ρx為縱向配筋率;fsx,cr為裂縫處鋼筋的應力;n為加載率(fx/v)。
如圖2所示,局部裂縫處建立平衡式:
(6)
鋼筋的應力與應變關系由本構關系得到,忽略鋼筋的銷栓作用,采用雙折線模型:
fsx,cr=Es×εsx,cr≤fsy
(7)
其中,Es為鋼筋的彈性模型;fsy為鋼筋的屈服應力。
裂縫在反復加載的過程中會逐漸退化,這與加載循環(huán)量和加載次數(shù)有關[5]。因此采用建模方法將裂縫滑移進行修正,用裂縫系統(tǒng)吸收的單位面積能量成正比的裂縫滑移增量來量化裂縫的退化。
s=s(w,μ,fci,vci)+Δs(En)
(8)
(9)
其中,En為剪應力—滑移曲線的面積:
(10)
1)確定當前的應力狀態(tài),確定剪應力v;
2)假定裂縫寬度,初始為0;
3)計算裂縫處容許的最大剪應力vcimax:
(11)
4)計算裂縫正應力fci與剪應力差Δ:
(12)
(13)
V=1.642+3.28×(0.18×vcimax-v)
(14)
5)計算裂縫滑移:
s=max(s1,s2)
(15)
(16)
(17)
(18)
6)計算鋼筋應力應變:
(19)
fsx,cr=Es×εsx,cr≤fsy
(20)
fci=ρx×fsx,cr-n×v
(21)
7)計算裂縫剪應力vci:
(22)
8)計算En:
(23)
卸載時,應力減少,位移不變。
計算流程中的第4步計算應力差Δ時,分別有式(13)和式(14)兩種計算方法,兩者均出自于Calvi的論文,分別出自于他的博士論文和美國混凝土協(xié)會的結構期刊論文,下面簡寫為博士論文與ACI論文,計算采用PC4板,板的參數(shù)詳見論文[2]。
(24)
化簡即為vvimax>v,即計算假定的當前剪應力不得超過裂縫處剪應力能夠承擔的最大值,是符合該模型的假設的。
而ACI論文方法中:
V=1.64×1.64+3.28×(0.18×vvimax-v)>0
(25)
化簡即為0.82+0.18×vvimax-v>0,無物理意義,因此采用Calvi博士論文中計算裂縫處應力的公式,即式(13)。
計算流程中第五步計算裂縫耗散的能量En時,有式(17),式(18)兩種方法,同樣對應于博士論文與ACI論文中的方法。Δs與En關系如圖3所示。
由圖3可以知道,在任何階段,都有Δs=0.169×En0.634>Δs=0.01En,即為ACI論文上方法考慮滯回反應對裂縫剛度的折減程度更多,滯回耗散的能量高;反映到宏觀上就是滯回消耗的能量越高,裂縫的滑移與裂縫的寬度越大。
由博士論文En計算方法得到的滑移—剪應力曲線見圖4,由ACI論文En計算方法得到的滑移—剪應力曲線見圖5。
可以ACI論文方法看出裂縫滑移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更為接近,因此采用式(18)。
綜上所述,本文采取Calvi博士論文方法的計算方法,關于能量耗散Δs的計算參考ACI論文的方法,計算的滑移與剪應力曲線關系見圖5,寬度與剪應力關系見圖6。
1)純力學裂縫模型(PMCM)考慮了相容關系、平衡關系、本構關系以及裂縫剛度的削減,可以計算出裂縫的寬度、滑移與剪應力的關系。
2)PMCM中關于應力差的計算方法有博士論文與ACI論文兩種方法,博士論文方法的實質是裂縫處剪應力不得大于容許最大剪應力,而ACI論文方法無含義,因此應該選擇博士論文方法。
3)PMCM中關于能量耗散Δs的計算方法有博士論文與ACI論文兩種方法,通過計算,應該選取ACI論文方法。
4)PMCM計算裂縫滑移與寬度時,采取Calvi博士論文方法的計算方法,關于能量耗散Δs的計算參考ACI論文的方法,計算的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