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研
麥賢得1964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任海軍某艇機電兵。他克服文化底子薄的弱點,勤奮鉆研電機技術,不知放棄了多少個午睡、節(jié)假日,經(jīng)常一個人躲在山頂上,拼命地記呀、背呀,對生疏的術語、復雜的原理、無盡的數(shù)據(jù)一個個弄懂。在軍事訓練中,他同樣嚴格要求自己。老戰(zhàn)士都有一項在無照明條件下轉油柜的訓練,這項訓練對新戰(zhàn)士不做要求。但麥賢得卻堅決要求參加,老同志在練,他就跟著看、用心學,他還經(jīng)常請老同志出難題考驗自己,練就了一套嫻熟的本領。同年8月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65年8月6日凌晨,麥賢得所在的“海上英雄艇”和兄弟艦艇一起警惕地巡邏在海面,擔任護漁任務。這時,臺灣“劍門號”和“章江號”闖進了東山島附近的漁場。隨著指揮員下達作戰(zhàn)命令,麥賢得拉動操縱桿,炮艇昂首破浪向前沖去。戰(zhàn)斗中,敵艦“章江號”燃起了熊熊烈火。正在這時,一塊彈片打進麥賢得的右前額,插到左側靠近太陽穴的額葉里。他頓時失去知覺,跌倒在機艙里。副指導員替他包扎傷口后,他蘇醒過來,嘴里已發(fā)不出聲音,焦急地用右手推開副指導員,左手指著機器。當副指導員剛剛離開機艙,他就掙扎著站了起來,這時額上的鮮血粘住了眼角和睫毛,阻礙了視線。但是,他憑著平時練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頑強地堅守著戰(zhàn)斗崗位。在劇烈搖擺的機艙里,他穿來穿去摸索著檢查一臺臺機器、一根根管路、一個個閥門、一顆顆螺絲釘。并頑強地用扳手擰緊,保證了機器的正常運轉。麥賢得忍受劇痛堅持戰(zhàn)斗了3個小時,直至殲滅美制蔣艦“章江號”和“劍門號”。戰(zhàn)斗勝利結束了。麥賢得被送進醫(yī)院。面對傷痛,他始終如一地保持著頑強不屈的精神。為了使右手能擺脫完全麻痹的狀態(tài),他艱難地順著橫桿一格一格地往上爬,即使累得汗珠滾滾,仍然咬著牙堅持鍛煉。右手不能寫字了,他就堅持用左手寫。在他剛能走動時,就再不讓護士為他端屎端尿,寧可扶著墻走,也要自己上廁所。早晨,一聽到起床號,就自己穿衣服、疊被子。他終于出院了。
麥賢得的英雄事跡被寫成長篇通訊《鋼鐵戰(zhàn)士麥賢得》,分別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海軍》報等媒體上發(fā)表,在全國引起反響。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及朱德、董必武、賀龍、葉劍英、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多次親切接見了這位英雄的水兵。1966年,麥賢得榮立一等功,被國防部授予戰(zhàn)斗英雄稱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模范共青團員稱號。
麥賢得雖然康復,但頭部的重傷給他帶來了嚴重的后遺癥,他的智力大大衰退,語言障礙尤其明顯。四次腦手術使他失去了很大部分的記憶,他克服種種困難,一邊治療,一邊工作,他經(jīng)常不辭辛苦,應邀到部隊講戰(zhàn)斗經(jīng)歷,作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報告。50余年來,“鋼鐵戰(zhàn)士”麥賢得的故事在華夏大地上廣為傳頌,他的事跡曾被寫進小學課本,激勵過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