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對訂立遺囑積極意義的宣傳,老年人的思想越來越開明,立遺囑已經(jīng)不再是老人諱莫如深的話題了。在公證處,預(yù)約辦理遺囑公證的老人逐漸增多。不過,也有一些老人,提出了辦遺囑公證的需求,卻已經(jīng)沒有辦公證的能力。這些辦不了遺囑公證的背后,卻大有隱情……
老人能否做公證,與年齡文化無關(guān)
在一般人看來,辦不了遺囑公證,應(yīng)該是那些歲數(shù)很大,文化程度不高,臥病在床不能自理的老人。北京市長安公證處業(yè)務(wù)五部主任武軍解釋說,實際上,能不能做公證,決定性的因素是老人神志是否清楚,有無明確的認(rèn)知能力和意志。與老人的年齡、文化程度都沒有直接關(guān)系。
做了24年的公證工作,武軍一直在一線辦公證。不久前,她剛給一個96歲的老人辦了遺囑公證。老人預(yù)約辦公證時,武軍還擔(dān)心能不能做成?!澳南肜先司褊氰p,眼不花耳不聾,比我還明白呢?!?/p>
武軍告訴記者,這位96歲老人的老伴得了阿爾茲海默癥,所以,無法與老伴一起辦理遺囑公證。二老有3個女兒1個兒子,兒子還是殘疾人,但老人卻沒把自己的遺產(chǎn)留給他。當(dāng)被問及原因時,老人說:“我看過法律了,他有工資,不用我負(fù)擔(dān)。再說她媽媽那一半房產(chǎn),他還有法定繼承權(quán)。”老人想把自己的遺產(chǎn)都留給大女兒,他解釋說:“誰付出的辛苦多,誰理所應(yīng)當(dāng)多得?!?/p>
武軍說,雖然有的老人歲數(shù)大,但明白事理的老人完全可以辦理公證。還有的老人,雖然沒什么文化,甚至連字都不會寫,但腦子特別清楚。比如,有一位88歲的老人,決定立遺囑把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留給其中一個兒子。她明確地說明理由:房子是這個兒子借用自己的名字買的,錢也都是這個兒子出的,所以留給他繼承,這才公平。
知道吃喝拉撒,并不代表不糊涂
不過,在申請辦遺囑公證的老人中,確實不乏已經(jīng)糊涂的,要處分房子,卻連門牌地址都說不清的人。
“有的老人,從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問題來,但是忘性特別大,聊著聊著就扯別的去了?!蔽滠娬f,有一位老人剛開始說得好好的,要把哪套房子給哪個孩子。然后突然問公證員:“哎,這是哪里???”公證員以為她開玩笑呢,驚詫地反問:“這不是公證處嗎?”“哦哦,我都忘了?!崩先瞬缓靡馑嫉乩^續(xù)話題。再聊一會兒,又冒出一句:“呦,你是誰???”
還有的老人,已經(jīng)無法表達處分財產(chǎn)的意愿。公證員問:“房子給我行嗎?”“行?!崩先司尤惶貏e痛快地答應(yīng)。
有一次,公證員上門為一位高齡老人辦理遺囑公證。一進門,寒暄兩句,老人非常熱情地招呼說:“我認(rèn)識你,你就是旁邊那院的,我看見你在下面遛過彎兒?!?/p>
公證員連忙解釋:“大媽,您認(rèn)錯了,那不是我?!薄熬褪悄?,我還不認(rèn)識你嗎?你別不承認(rèn)了?!苯又?,老人指著一同來的女助理問公證員:“她是你閨女嗎?”
在跟老人聊天過程中,公證員問:“您老伴兒還健在嗎?”老人毫不猶豫地指著一間屋子說:“在呢,就在那屋呢?!痹谖堇锘乇艿膬鹤訉嵲诼牪幌氯チ?,沖出來打斷:“您說什么呢,爸都走了好幾年了?!?/p>
武軍表示,在老人有無立遺囑能力的問題上,家屬的認(rèn)知和理解有時存在偏差。有的人認(rèn)為,老人餓了知道要吃,渴了知道要水喝,就是神志清楚。但是,訂立遺囑是個嚴(yán)肅的法律問題,僅僅知道吃喝拉撒,并不意味著符合辦理遺囑公證的要求。老人起碼要能夠非常明確并正確表達自己的財產(chǎn)狀況、想留給誰的意愿,以及這樣安排的原因才行。
為敷衍子女做公證,見公證員裝糊涂
在那些辦不了遺囑公證的老人中,一些是真糊涂的,也有不少是裝糊涂的。
有一位90多歲的老爺子,膝下1兒5女,名下財產(chǎn)也不少。老大覺得自己是唯一的兒子,理應(yīng)繼承父親的全部遺產(chǎn),便以空氣好宜居為由,將老人“轉(zhuǎn)移”到郊區(qū)居住,其他幾個女兒都不知道父親的行蹤。
兒子向公證處預(yù)約上門辦理公證,可見了公證員,老人云山霧罩的,始終不說正題。一被問到房子要給誰,他就跟公證員打岔。公證員看出不對勁兒,直截了當(dāng)問老人:“您讓我們干嘛來了?”老人樂呵呵地說:“請你們來玩玩啊,我們這兒農(nóng)村,空氣好?!币宦犂先苏f玩玩,公證員馬上明白了,老人這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呢。接著,公證員拿出大兒子自稱是老人手書的遺囑給老人看,老人瞥了一眼,不屑地說:“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公證員又反問老人:“那今天咱們就做不成公證了吧?”老人“嗯”了一聲,臉上露出謎一樣的微笑。
裝糊涂的老人照樣做不了公證,因為,那根本不是他們的真實意愿。他們只是因為無法調(diào)和家庭矛盾或者受到子女的壓力等各種因素,被迫來做公證。
“這些老人見到公證員,有默默不語型的,有閃爍其詞型的,有暗自流淚型的,反正都表現(xiàn)出不想做的態(tài)度。”武軍說,公證員看透之后,也不會給做公證。
有的公證處叫停了上門遺囑公證服務(w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考慮到一些老人和受益人同住,無法確保老人不受其他因素影響,所做出的意思表示、所立的遺囑,有可能不是老人的真實意愿。
那么,公證員如何判斷老人的神志狀況?判斷老人神志是否清楚,以及處分財產(chǎn)的真實意愿,是每個公證員辦理遺囑公證時最核心的審查事項。有時,老人要辦理遺囑公證,必須出具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明確老人有認(rèn)知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判斷老人的神志狀況,在醫(yī)學(xué)上是個比較專業(yè)的問題,公證員靠什么衡量?“靠問答設(shè)計,拉家常。了解老人的基礎(chǔ)疾病,能判斷他有無影響認(rèn)知能力的疾病,通過耐心細(xì)致地拉家常,可以看出老人的記憶、表達情況等等?!蔽滠娊榻B,公證處還會邀請司法鑒定部門的專家,給公證員傳授一些判斷行為能力上的技巧和方法。很多老人沒有認(rèn)知能力,或者并非真心想辦遺囑,都是公證員靠不厭其煩地拉家常發(fā)現(xiàn)的。
提醒:遺囑并非萬能,老人自己要有主意
首先,是不要忌諱訂立遺囑,這是一種按本人意愿安排自己財產(chǎn)的方式。如果有明確的意愿,就應(yīng)該趁著身體好的時候盡早辦理,不要等到身體狀況不允許了,后悔已晚矣。
第二,老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意。對公證員大可實話實說,把自己的想法真實表達出來。公證員也會保護老年人的利益,不僅不會向子女“出賣”老人,還會盡可能為老人“打圓場”。
第三,選擇遺囑公證,老年人也要考慮全面。遺囑公證可以撤銷再立,賦予了立遺囑人充分的選擇權(quán)。但立了遺囑之后,如果家庭關(guān)系出現(xiàn)變化,老人改變了主意,但自己的認(rèn)知能力又達不到重新訂立遺囑的要求,那么想撤銷或變更以前的遺囑,就沒那么容易了,真正的遺愿也許就無法實現(xiàn)。因此,對于如何安排自己的財產(chǎn),老年人一定要慎重考慮。
此外,“我們非常清楚,有些子女,明知道老人已經(jīng)神志不清了,就想冒險闖關(guān),希望能混一張公證書?!蔽滠娬f,“但他們不明白的是,就算僥幸做了遺囑,一旦其他繼承人有老人神志不清的證據(jù),打起官司來,遺囑公證也是有可能被推翻的?!弊优畱?yīng)該轉(zhuǎn)變認(rèn)識,老人如何安排財產(chǎn)是他們自己的權(quán)利。逼迫老人立下一紙遺囑,并不能萬事大吉,遺囑可以撤銷,還可以重新訂立。老人如果不情愿,總是有辦法可以對抗的。而且,遺囑也不是萬能的。子女間對遺產(chǎn)繼承該有分歧還會有分歧,只要有糾紛,手持遺囑也難直接繼承,仍免不了對簿公堂,甚至還會增加彼此間的猜忌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