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
為什么橡皮擦鉛筆字容易擦鋼筆字難?別怪它,不公平的是紙。
紙
中國古代的蔡倫,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wǎng)造出世界上第一張紙。
這些東西為什么都能用來造紙?
因為它們都有植物纖維。樹皮、麻頭是植物,破布、漁網(wǎng)等也是用了植物原料。比如,布、漁網(wǎng)是用麻制成的——那時還沒有棉花。
經(jīng)過不斷發(fā)掘,造紙的原料越來越豐富,竹子、棉花等也成了重要材料。
各種植物纖維有各自的特點,造出的紙不一樣。這兒只說與作業(yè)本纖維特性相近的紙。
鉛筆
鉛筆芯里沒有“鉛”,主要原料是黑色的石墨。
石墨太軟所以要摻上黏土。石墨越多,鉛筆芯越軟,寫出的字越黑;石墨越少,鉛筆芯越硬,寫出的字越淡。根據(jù)石墨多少,鉛筆標上“B”或“H”?!癇”是“黑”的意思,6B最黑;“H”是“硬”的意思,6H最硬。常用的“HB”鉛筆,軟硬適中。
不管多少“B”多少“H”,筆芯都能輕松地削下來,而且稍不小心就會折斷。這是因為石墨的結(jié)構(gòu)是一層一層的,很容易移動、剝離。
寫字,就是你稍稍用力,筆芯上的石墨顆粒脫落下來,留在了紙的表層纖維上。
石墨很容易脫落。用手指一抹,手會黑,字旁的紙若沾上抹過去的石墨,也就發(fā)黑了。
寫字越用力,滲入纖維越深。
橡皮
橡皮是用橡膠制成的。橡膠比較柔軟,有點摩擦力,而且能吸附石墨,所以稍微擦一擦,就能把石墨吸附到橡皮上。
如果要徹底消滅與纖維結(jié)合的石墨,得用點力。擦干凈了,瞧一瞧,紙也被擦去薄薄的一層。
原先的橡皮總是越擦越黑,被石墨搞成“包公臉”。后來改進了制造方法,吸附的石墨,會團在一起落在本子上——你一定有拍打或吹掉這些碎屑的經(jīng)驗。
鋼筆
用鋼筆(還有水筆、簽字筆等)寫字,墨水會滲透到紙張纖維內(nèi)部,一般的橡皮是沒法吸附掉墨水的。圓珠筆的油墨也是同樣“性格”。
那些號稱能擦鋼筆字的橡皮,只不過在橡皮中加入了堅硬的粉末,把字連同紙“磨”掉一層。被擦過的地方很可能是透明的,甚至是破洞一個。
所以,落筆前還是想一想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