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計中采用了AT89S51單片機作為中心控制器,通過傳感器對車流量進行數據采集,經過A/D轉換器將數據傳送給控制中心進行數據分析和比較,根據具體的車流量設計出信號燈時長控制系統(tǒng),使交通信號燈可根據車流量大小來改變時長,并設計出一套硬件電路和對應的軟件程序。城市紅綠燈裝置能有效的改善十字路口的交通擁堵情況。
關鍵詞:A/D轉換;時長;AT89S51
中圖分類號:TN911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進程不斷地加速,國內汽車的數量日益增長,車流量大,交通信號燈時間設置與安排不貼切實際等問題,使交通擁堵成為人們出行不可避免的問題,精確的紅綠燈設置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1 需求分析和系統(tǒng)目標
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技術工藝不斷地變革,交通燈裝置也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我國路面交通還是存在著擁堵的問題,對于交通信號燈的研究還存在著很大的空間。設計前期多次調查十字路口的車流量情況,利用傳感器對路面車輛情況進行多次數據采集與捕捉,將采集的數據傳送給控制中心進行分析。設計出系統(tǒng)所需要各項功能,尤其時長控制功能。
為此,我們提出系統(tǒng)設計的總目標,即“實用、可靠、穩(wěn)定、環(huán)?!薄D軌蛴行У毓芾淼缆方煌ㄇ闆r,提高十字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降低因交通信號燈而導致的事故。同時,降低紅綠燈系統(tǒng)癱瘓的概率。
2 系統(tǒng)總體設計
根據需求分析,設計一個交通燈時長實時控制模擬裝置,采用AT89S51單片機作為主控芯片,直接控制紅綠燈3種信號燈的顯示、時間的顯示、LED狀態(tài)指示、蜂鳴電路、按鍵電路和時長控制模塊等功能部件,并且交通信號燈能根據路面交通的實際情況而自動調節(jié)通行時間,進而有效地控制路面通行情況。
3 系統(tǒng)硬件設計
3.1 顯示電路
硬件電路的顯示部分是由數碼管顯示電路與LED顯示電路共同組成,兩者皆是硬件電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LED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器件。可以選擇紅黃綠3種顏色作為十字路口交通燈,同時能使系統(tǒng)更具有展示效果,使人一目了然。硬件電路中安裝了4個數碼管顯示電路,分別為東西南北方向,相當于實際交通的紅綠燈,完成系統(tǒng)所實現功能的顯示作用。
3.2 蜂鳴器驅動電路
設計中采用了蜂鳴器作為驅動,主要用于發(fā)聲報警作用,通過單片機控制蜂鳴器電路,將蜂鳴器接上1.5V~15V直流電壓,蜂鳴器可以開始工作了,當有車輛或行人越過紅外傳感器時,輸出1.5kHz~2.5kHz的音頻信號,蜂鳴器便會發(fā)出警報。
4 軟件設計
4.1 程序整體流程
系統(tǒng)軟件的設計分為七大模塊:狀態(tài)燈控制程序,車流量計數程序,定時中斷程序,緊急模式程序,紅綠燈時間控制程序,鍵盤設置處理程序,LED顯示程序。如圖1所示。
當系統(tǒng)開始后,首先判斷是否是特殊情況,若是特殊情況,則東西南北方向均只有紅燈亮起;若不是特殊情況,則進入下一步驟。其次判斷是否為緊急情況,若是緊急情況,則再進行東西方向還是南北方向判斷;若不是緊急情況,則進入下一步驟。然后判斷是否為夜間模式,若是夜間模式,則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均只有紅燈閃爍;若不是夜間模式,則進入下一步驟。最后進行時長控制,由傳感器收集到路面交通信息,通過傳感器傳送給單片機處理,處理完成后將具體的時長控制信息存儲起來,在下一輪交通燈循環(huán)中得以應用。將四大步驟處理完了之后,進入交通信號燈進入循環(huán)中。循環(huán)結束之后,再回到開始位置,重新執(zhí)行整個系統(tǒng)程序。
4.2 車流量計數模塊
在軟件程序設計中,由傳感器組成最初的信號采集部分。首先通過傳感器輸出信號并送入A/D轉換器中,由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后由A/D轉換器將轉換完的數字送入AT89S51單片機中,進行分析與處理。最后將處理的結果保存在AT89S51單片機自身的微型計算機處理器中。
這一模塊的設計尤其重要,通過對車流量的準確計數,可以判斷當前交通狀況,在這個模塊中,傳感器主要收集實時車流數據,通過傳感器捕捉到信息,在實際應用中發(fā)揮著收集數據的作用,單片機接收傳遞過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后臺進行程序的編寫,就好像是人類的大腦,能自動處理與分析數據,進而實現這個系統(tǒng)智能化的目的。
通過這一模塊的設計,系統(tǒng)可以根據當前車數量多少,能夠自動調整紅、綠、黃3個燈的閃爍時間,以確保當前道路的暢通。
當來自傳感器采集來的信息,將保存于AT89C51單片機儲存器中,應用于下一輪的時間調控。第一輪紅綠燈都結束后,第二輪交通燈的時長開始變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讓車輛多的方向通行時間增加,使得道路通行更加順暢。比如:第一輪默認通行時間是20s,這時候等待車輛數大于等于10輛,第二輪通行時間將會增加5s,通行時間就變成為25s。通過這種方式使得交通信號燈的更加智能,而且道路通行方面更加順暢,因此,紅綠燈時間調整程序是車輛計數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4.3 紅綠黃3個燈的設計模塊
設計中路面交通情況分為東西南北4個方向,各個方向都在路口安裝了顯示燈。通過顯示燈來實現單片機的處理結果,實現交通信號燈的智能效果。與實際交通路面一樣,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允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狀態(tài)。紅綠燈狀態(tài)與通行情況,見表1。
在表1中,將實際交通狀態(tài)分為4種情況,分別是狀態(tài)1、狀態(tài)2、狀態(tài)3、狀態(tài)4。同一時刻只有一個狀態(tài)中通行,其他的3個狀態(tài)中禁止通行和等待變換。在狀態(tài)1下,南北方向通行,東西方向禁行,此時,東西方向的紅燈亮,黃燈和綠燈滅;南北方向的綠燈亮,紅燈和黃燈滅。其中狀態(tài)3的原理同狀態(tài)1一樣。在狀態(tài)2下,南北和東西方向都是等待轉換狀態(tài),此時,東西的紅燈亮,黃燈和綠燈滅;南北方向的黃燈亮,綠燈和黃燈滅。其中狀態(tài)4的原理與狀態(tài)2一樣。通過以上這4種狀態(tài),把實際的十字路口交通狀況模擬出來,并采取最優(yōu)的處理方式。
狀態(tài)燈時長控制部分是該模塊設計的重要部分之一。狀態(tài)燈時長控制程序就好比一座橋梁,狀態(tài)燈才可以從一個狀態(tài)跨越到另一個狀態(tài)。同時要使設計更加貼合實際,就必須將轉換燈有序地轉。時長控制部分軟件的設計必須和硬件結合,根據傳感器檢測到的車流量信息,經過單片機處理,再通過編寫狀態(tài)燈控制程序,控制狀態(tài)燈能有序地轉換,紅黃綠燈都能有條有序的變換閃爍,進而使得設計更加智能化。
通過編寫軟件程序,準確設置了交通燈的方向,同時設定了默認初始值,東西方向為20s,南北方向為30s。當紅綠燈裝置開始啟動時,首先是默認的3個燈的亮燈時間,然后根據系統(tǒng)接收到的車流量信息和交通情況進行調整。
4.4 特殊模塊設計
設計中有六大開關功能模塊:南北通行開關、東西通行開關、特殊模式開關、夜間通行開關、車輛檢查開關、復位開關。在電路中由6個開關按鍵控制。其中,特殊模式開關尤為重要,當開啟特殊模式時,全部交通燈置紅燈,這項功能在實際交通中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當消防車、110急救車、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警車等緊急車輛通過時,特殊模式下,其他車輛全部停止,能使得緊急車輛快速地通過路口。在特殊模塊下還有緊急模式、夜間模式等,這些模式在實際應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結論
本文以C51為依托,結合proteus仿真電路和實物電路板,設計了一個交通信號燈時長控制的模擬裝置。不但能根據道路車流量大小,為交通信號燈自動調配時間,還可以根據路面情況,選擇不同控制模式。最大的亮點是設計了時長控制模塊,可以根據實時路面車流量狀況,自動調整紅黃綠三個燈的轉換時間,有效地改善了路面擁堵情況。這種裝置不僅可以用在大城市的十字路口,還可以應用在小城市、縣城的路口。今后在交通燈上還會繼續(xù)研究。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王英輝.智能加熱器的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2):6-7.
[2]麻振華,吳占兵.十字路口智能紅綠燈的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3(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