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馳疆
1949年9月初,周令釗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wù):為天安門城樓畫一幅毛澤東像。他選取的參考圖像是毛澤東在北平和談時的照片:毛澤東頭戴八角帽,領(lǐng)口敞開,面帶勝利的微笑,背景鮮紅。那些天,周令釗夫婦每天天剛亮就帶著一天的干糧登上城樓,一直畫到天黑。
9月30日,畫作完成,北京市市長聶榮臻特地來看,評價道:“像!非常像!”但是他又覺得,開國大典畢竟是個很嚴肅的時刻,主席的風紀扣還是扣著好。周令釗又連夜修改,把敞開的領(lǐng)口給“扣”上了。
隨后,周恩來那兒來意見了:畫上有“為人民服務(wù)”5個字,掛在城樓上看不清楚,不如去掉好。畫像已經(jīng)掛在天安門上,周令釗回憶:“那時沒有升降機,也沒有那么高的梯子,我們就把兩三個梯子用鐵絲綁起來,疊著爬上去才夠到了畫……”天亮了,畫像修改完成。幾個小時后,毛澤東登上了天安門,站在畫像的正上方。
(筱蕾摘自《環(huán)球人物》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