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宇
“哆啰貓,你有沒有體驗過腦海里有一首美妙的歌,單曲循環(huán),自動播放?”
“呃,這倒沒有。不過,我媽嘮叨的場面經常出現(xiàn)!”
“不要提你媽,這太可怕了!”
“你才可怕呢!據(jù)我所知,腦海有首美妙的歌,那是幻覺?!?/p>
“切,大腦那么容易被欺騙嗎?”
“哎,還真是的!”
厲害了!哆啰貓百科——
知道嗎?人體感知外界信息的來源有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五大渠道。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大腦的配合,人體感知外界的信息將是錯誤的。但是,有些時候視覺、觸覺等五大高手也會聯(lián)合起來欺騙大腦。你以為聰明的大腦,其實很容易被欺騙。
指尖上的花樣
亞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最早研究大腦的科學家。
亞里士多德發(fā)現(xiàn),大腦經常被欺騙。
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亞里士多德還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
這個實驗其實很簡單。他將食指和中指交叉,然后觸摸一個小的圓形物體,比如豌豆。這個時候,人們會感覺自己好像觸摸了兩顆不一樣的豌豆。
這就是著名的“亞里士多德錯覺”,也被今天的科學家命名為“感知分離”實驗。
為什么會出現(xiàn)感知分離現(xiàn)象呢?亞里士多德沒有給出解釋。
但是,今天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
當人們食指和中指交叉時,食指和中指間平時分開的兩個側面纏繞在一起,信息傳遞大腦的方式隨之改變。
因為,大腦意識不到手指已經交叉,信息處理系統(tǒng)會短暫失靈,產生混亂。
科學家認為,當大腦試圖同時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就容易發(fā)生錯覺。
除了手指實驗,當我們將雙臂交叉后觸摸同一件東西,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
這讓我們有點詫異!平時我們覺得能力超凡的大腦,好像對于信息干擾沒有太多抵抗力。
一個有趣的游戲就能佐證。
玩過數(shù)數(shù)游戲的人會有這樣的體驗:如果在你數(shù)數(shù)的同時,有人不斷向你提出問題。一邊數(shù)數(shù),一邊回答問題,數(shù)著數(shù)著,你可能會忘了數(shù)到哪里。
這和亞里士多德錯覺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它們有一些相通的地方。這就是——信息干擾會讓大腦產生錯誤的判斷。
眼見不能為實
除了來自觸覺和聽覺的干擾,大腦更多的誤判其實來自于視覺。
人們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其實,眼睛是“欺騙”大腦的最大元兇。科學家認為,通過對一些視覺原理,人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大腦的工作方式。
舉個有趣的例子!
當手電筒靜止地照在墻上時,它呈現(xiàn)出一個圓形的亮斑,然而,當它做往返運動時,你看到的則是一條亮線。
科學上,這被稱為視覺惰性現(xiàn)象。
原來,手電筒的光線消失后,人腦中的亮度感覺并非立即消失,會在大腦中保留一段時間。它的存在,會將原本不連續(xù)的亮點連成一條線,會將原本不是同時出現(xiàn)的看成同時出現(xiàn)。
知道嗎?最早的無聲電影就是將圖畫用這樣的原理一幀一幀連成電影。
這是對大腦赤裸裸的“欺騙”!
咳,別說的這么難聽,你還不是照樣喜歡看電影?
但是,有些道理你應該明白!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大腦并不像照相機直接對整個影像進行辨識,而是將影像打散成數(shù)以百萬計的小片段,內含顏色、線條、形狀、深淺和動作等數(shù)據(jù),再通過許多協(xié)同合作的神經途徑重新組合影像。
這個過程,大腦極其容易誤判。
到底誰長誰短
除了視覺惰性現(xiàn)象,德國科學家阿道夫·斐克還提出了水平垂直錯覺理論。
斐克發(fā)現(xiàn),垂直線條看起來會比同樣長度的水平線條更長。
譬如:英文字母T,字母里兩條線的長度如果是一樣的,但是看起來垂直的線條依然更長一些。
21世紀時,科學家對類似的問題越來越感興趣,同時,總結出各種各樣的錯覺成因。這其中就包括“完形崩潰”理論。
科學家認為,腦內也有字神經元。當我們長時間看一個漢字時,識字神經元就會產生疲勞,影響感官機能。這時,我們會對很多熟悉的字產生懷疑,覺得不像甚至變得不認識了。
夢的啟示
算起來,亞里士多德才是研究人類大腦的鼻祖。
他不光發(fā)現(xiàn)聽覺、視覺、觸覺會讓大腦產生錯誤的判斷,還發(fā)現(xiàn)了夢對大腦的欺騙。
亞里士多德有兩部關于夢的著作,認真研究夢和大腦的關系。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夢是神的昭示,但亞里士多德早就意識到,夢并非來自神靈,而是大腦受到某種刺激,變成以假亂真的欺騙。
亞里士多德將“夢”精準地定義為:人們在睡眠時的一種精神活動。
他還大膽推測:夢是睡眠時發(fā)生的微小刺激的放大結構。
譬如:人們做夢時以為在火里走,感到很熱,而實際上只是在某個地方有一件熱的東西。
由此亞里士多德得出結論:在清醒生活中很難觀察到身體上的細微變化,因為,大腦很容易被視覺、味覺、嗅覺等五大高手聯(lián)合欺騙。
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五官影響慢慢變小,大腦的判斷力反而變強,一些細微的變化會被迅速感知甚至放大,從而形成以假亂真的夢境。
亞里士多德認為,在一般條件下,很多事情呈現(xiàn)出來的并不是事實,因為大腦真的很容易被欺騙。
看完這篇文章的小讀者們,是不是都在摸腦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