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Canjun
在我眼中,世界是什么樣的呢?自1984年從巴黎回來后,這些問題始終在我心中糾結(jié)。首先我感受到,眼睛要做到全然的“無先驗”的觀看幾乎不可能。我逐漸體會到,“回到事物本身”和“無先驗”的觀看可以是我們在已有的價值判斷中尋找新視覺的基本姿態(tài),但繪畫終極的價值卻要落腳于你看到了什么?
直接對物寫生不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主要特征,但觀物和體驗,卻是常態(tài)。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重要品質(zhì)是將“心”安頓于自然之中,在莊子般清空了的心齋中體味自然,在純?nèi)坏挠螒驙顟B(tài)中表現(xiàn)自然。然而這“純?nèi)弧钡谋澈笪覀円材芨惺艿綇?qiáng)大的精神取向——那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之境。
眼在看,其實是心在看。我的視覺中有了更多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寫意”和自己的 “心意”。我在眼與心的糾結(jié)中實踐20多年,深知寫生的行為本身不是我們畫畫的目的,但只有在直觀體驗中,我才能感受到世界所具有的內(nèi)涵。
楊參軍 同學(xué)之一 布面油畫 100cm×100cm 2016年
楊參軍 雙人像之一 布面油畫 150cm×150cm 2017年
楊參軍 雙人像之二 布面油畫 150cm×150cm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