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釗
現(xiàn)如今,建筑工程項目中高層建筑數(shù)量不斷增多,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地下室的建設質量會對其整體工程項目的質量產(chǎn)生直接影響。當前許多建筑企業(yè)為了追求經(jīng)濟效益最大化,在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工程中得過且過,以至于給高層建筑施工留下了諸多安全隱患?;诖?,文章針對當前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滲漏施工的新技術方法展開研究,以期為相關從業(yè)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對高層建筑的地下室施工而言,滲水問題一直是影響其質量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滲水會導致混凝土中的鈣元素快速流失,并且引發(fā)鋼筋銹蝕情況,久而久之則會對地下室的整體結構穩(wěn)定性造成負面影響,縮短地下室的服役壽命。所以,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地下室的滲水問題,則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新技術與新方法,以先進工藝技術的作用發(fā)揮作為保障,確保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本工程地下室總建筑面積12014m2。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抗震為丙類,防火等級為一類,抗震基本烈度為7度,地基與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地下室底板、頂板及外墻均為防水混凝土,并加入抗裂微膨脹(低堿型)添加劑(WJB),設計抗?jié)B等級為P8。
工程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地下兩層,側墻負一層厚400mm,負二層厚550mm;頂板負二層厚120mm、130mm、150mm、250mm不等,負一層厚180mm、300mm;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礎,基礎筏板厚600mm;地基采用抗浮錨桿處理;防水為一級設防。
模板材質的選用需與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要求相符,確保模板的安裝規(guī)制、規(guī)格及加固方式與設計方案吻合,從而保證模板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不會發(fā)生變形與滲漏。同時,需要在拉螺桿的中間部位焊接止水片,通過改變壓力水的滲透路徑,延長滲水線從而增加抗?jié)B阻力來達到止水目的。如圖1。
圖1
在配筋率固定的條件下,優(yōu)先選用小直徑密分布的鋼筋布設方式能夠降低砼開裂的概率,此外還應確保鋼筋的數(shù)量、安裝位置、規(guī)格以及連接方式等與設計方案相符,滿足地下室防滲漏施工要求。
首先,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確保合理的砼配比,混凝土防水指標則需要經(jīng)過實驗室的試驗去進行確定。水膠比需低于0.5,砂率應當保持在35%~40%之間,灰砂比則需控制在1∶1.5與1∶2.5之間。此外,為了確?;炷翉姸葎t不得大量使用水泥,同時混凝土的用水量需保證在260kg/m3以上。要盡量選用小水灰比的混凝土,采用粉煤灰去降低水化熱,采用外加劑降低用水量并提高早期強度。
其次,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砼澆筑之前需要確保施工人員、材料、設備等準備完好,并且砼澆筑期間要盡可能避免高溫作業(yè),同時確保澆筑得以合理分層,下層初凝之前務必進行上層澆筑,不得使上下層砼產(chǎn)生施工縫,同時需確?;炷琳駬v充分,不可遺漏振搗。
最后,在混凝土澆筑之后,需要及時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墻體模板需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
高層建筑地下室容易發(fā)生滲漏的部位通常有電梯井、集水井等深坑;車庫坡道與地下室的連接處;外墻對拉螺處;外墻預留孔底部與預埋管密集交接處等等。
這一部位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基坑開挖較深,所以導致地下水滲漏及地表水涌入深坑部位可能性較大,倘若無法進行妥善的排水處理,則會出現(xiàn)混凝土含水澆筑與振搗情形,進而造成深坑底板及側壁出現(xiàn)滲漏情況。針對于此,高層建筑地下室在施工中需要設置深井降水,并做好深井底板止水工作,在底板混凝土澆筑之前需要在深井范圍內(nèi)焊接圓形鋼板止水片。同時,還可采取設置預埋套管以及套管內(nèi)二次混凝土封堵等新技術,確保深坑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不存在有水混入的現(xiàn)象。
針對這部分的水平縫需要選用鋼板止水帶或者遇水膨脹止水條去開展防滲漏工作,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鋼板止水帶或止水條的安裝定位工作。在對止水帶兩側的混凝土進行振搗的過程中,需要先將浮動石子清理掉,其次用水打濕,在上面鋪放一層水泥砂漿作為素底,其成分應與混凝土相同,最后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
地下室施工縫可分為縱向縫與橫向縫兩種,由于地下室的混凝土體積較大,所以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極易留下施工縫后澆帶等無法同時澆筑的區(qū)域。其中橫向施工縫按照上述技術方法操作,分兩層進行振搗便可有效防止?jié)B漏;而縱向施工縫則有可能在澆筑完成后依舊會滲漏,主要原因在于縱向施工縫支模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進而造成跑漿,所以為避免這一情況發(fā)生需要選用鋼模板進行支模施工。此外,因為墻體在高于底板300~500mm處存在吊模施工,在吊模下口澆灌混凝土極易出現(xiàn)空鼓,因此需要針對蜂窩空鼓進行技術修補,防治該部分滲漏。
在高層建筑地下室的防滲漏施工當中,卷材防水層施工技術主要采取外貼與內(nèi)貼兩種方法。
在防水外墻結構的外表面鋪設立面卷材防水層,需確保防水層鋪設在墊層上面,之后再結合整體結構砌筑永久保護墻。相較于防水結構底板厚度而言,防水卷材在高度方面需超過其100mm,所以可將其鋪設在墻底部位置,一般來講會選擇干鋪法。在整個外貼過程中,上部保護層可選用聚苯板,能夠運用于特定比例的水泥砂漿之中,同時需要做好聚苯板的抹平施工工作,如圖2。
圖2
在完成砼澆筑墊層施工作業(yè)之后,應當在墊層上砌筑永久保護墻,同時要在墊層與永久保護墻上鋪設防水卷材。采用這一方法,保護墻需要在砌筑完成后選用水泥砂漿進行抹灰并找平?;诖耍诒Wo墻與墊層的交接處還需鋪設防水卷材,并且待找平層完全干燥后進行基層處理劑的涂刷工作,最后再展開卷材防水層的鋪貼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鋪貼工序需按照“立面鋪設——平面與轉角鋪設——大面鋪設”的流程展開,并且提前在所有轉角部位鋪設附加層,這部分防水卷材需確保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如圖3。
圖3
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地下室施工中,針對可能發(fā)生的滲水問題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合理選擇防水材料并結合材料特性展開正確的施工操作,對底板、頂板、施工縫、側壁等細節(jié)部位展開合理的防滲漏施工作業(yè)。通過找出原因,對癥下藥,能夠全面強化高層建筑的地下室防滲漏質量,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