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遼寧微信公眾號
2018-02-02 今日遼寧
波濤:
高鐵發(fā)展得越快越好!祖國發(fā)展萬歲!
愛笑的眼睛:
回朝陽時間更短了,真好!
遼西劍客一文化廣場武術(shù)指導站:遼西又進一大步!
艷:
從沈陽到朝陽的路費多少錢呀?
作者回復:
這個目前還沒確定呢。
beansJ:
太好啦,希望早早早早早日通車!
原創(chuàng) 2018-02-11 劉紹泉 今日遼寧
HazelHazel:
風匣一拉,飯香就飄出來了,炕頭也熱乎了,所謂煙火氣,大抵如此……
地主婆:
哈哈,小時候是搖風匣,趕上“打槍”,眉毛燎了一半。
yan:
記得小時候,去姑姑家過年,看著大人拉風箱,一下下很輕松,自己也想親自試試。一試才知道,拉風箱并不輕松,真是個苦力活。
原創(chuàng) 2018-03-08 楊洪琦 今日遼寧
符曉爸爸:
向長輩詢問過,鍋能鋦。小鍋好鋦,灶臺上的大鍋鋦起來有難度,也有條件限制,大鍋的裂紋不能超過鍋的三分之一,否則鋦上也會漏水。具體方法是,用金剛鉆在裂紋的上部也就是鍋沿處打兩孔,在裂紋開裂的尾部鉆兩孔,打上兩個像訂書釘一樣的鋦子,之后在鍋的裂縫的反正面和鉆孔處擠壓膩子。
士林不夜城大客戶中心:
想起小時候街上有一個挑著挑子的大爺叫喊“鋦鍋鋦碗鋦大缸—嘞”! 一群小朋友就跟在后邊喊“小盆小碗不漏湯—嘞!” 記憶在耳邊回響……
苑曉明:
文章中所寫,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憶起小時候在農(nóng)村生活中看見的情景。一位上了年紀老人挑著工具箱,在農(nóng)村的鄉(xiāng)路上吆喝著,聲調(diào)悠長。如家中有裂痕家什就讓這位老人來修復,不但能繼續(xù)使用而且不漏。這就是老匠人的手藝。
安琪兒:
懷舊不是因為年歲增長,只是歲月漸久,經(jīng)歷深厚,歷史文化積累出的故事實實在在地感動了幾代人。
劉麗瑩:
“鋸鍋—鋸缸—鋸碗盆嘞!”這一聲之后,門前的土街上,必定會出現(xiàn)一個挑挑的,戴著厚帆布長襟圍裙,慢慢地走過,挑子一走一晃。小時候,這情景很尋常,而今卻是故事里的事。
原創(chuàng) 2018-02-28 今日遼寧
yan:
奶奶笑得好美!祝她們永遠健康、幸福、快樂!
孤獨騎士:
這個女孩很美麗!
原創(chuàng) 2018-03-14 文/聊遼 圖/沈璐 今日遼寧
yan:
文圖都很棒呀,想起小時候玩冰嘎,試了好幾次才讓冰嘎轉(zhuǎn)起來,當時老激動了。生怕它停下來,就一下接著一下順著冰嘎轉(zhuǎn)動的方向抽。
中冶科研趙仲元:
圖美,文字秀麗,勾起童年回憶。
陸一塵老爺子:
東北人叫玩冰尜,西北人叫打猴兒,這種原始和有趣的游戲陪伴了我們好幾代人的童年生活。
地主婆:
解放前叫打懶老婆。
作者回復:老婆真禁打。
雷云:
意境很好,水彩感覺也不錯。畫者對人體結(jié)構(gòu)的把握還有提高的空間。如能在手頭功夫上再多下功夫。定能在攀高峰。
作者回復:行家。
SHIGERU:
我家那叫陀螺。
HazelHazel:
抽冰嘎絕對是技術(shù)活兒,到現(xiàn)在我都沒掌握~
原創(chuàng) 2018-03-19 姜冰 今日遼寧
史光東-遼河口老街:
五百年拓荒史前赴后繼譜寫遼河英雄史;百萬人大融合錚錚不息創(chuàng)建盤錦文明城。我愛你母親河,我愛你新盤錦。
劉麗瑩:
有“融”乃大。融天之朗艷,地之潤澤,水之柔韌,氣之平和;融土壤溫良,融河川同向,融萬物同源,融民族共和。盤錦城小而魂大,盤錦地少卻大氣磅礴。遼河口文化繁榮昌盛。
木易:
遼河囗文化提出者,同時又奠定了遼河囗文化研究的根基。
吉子:
盤錦,曾經(jīng)的南大荒。生于斯,長于斯。童年的貧瘠與快樂,今日的發(fā)展與富足,這片遼河邊上的濕地給了我們太多的記憶,讓我們不能忘懷……
HazelHazel:
寧靜平和的小城在如今越來越珍貴,那空氣的滋味兒聞起來格外讓人心情爽快~
歡迎關(guān)注《今日遼寧》微信公眾號,發(fā)表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