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九光
光緒七年(1881年)12月,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上任伊始,發(fā)現山西吸食鴉片成風,“(農村)十人而六,城市十人而九,吏、役、兵三種,幾乎十人而十”。吸食者形銷骨立,臥床吞吐,“堂堂晉陽,一派陰慘敗落氣象,有如鬼國”。張之洞歷來痛恨鴉片,書生封疆,巡撫三晉,豈能容忍鴉片荼毒生靈。是否禁煙,成為張之洞政治品格的試金石。
考諸實情決心禁煙
當時鴉片已經發(fā)展成涵蓋種植、加工、運輸、吸食、財稅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黑金產業(yè)鏈,涉及極其復雜的官、商、民、兵、洋利益關系。左宗棠任陜甘總督期間曾推行禁煙,但成效不顯,后改持“禁食鴉片,宜先增稅”的態(tài)度。李鴻章認為“洋煙之害大于土煙”,國內應先大規(guī)模種植鴉片,擊敗洋煙之后再禁煙。左、李二人都是功勛名臣、疆國柱石,尚且心存忌憚。張之洞作為后生晚輩,面臨困難更大。是否禁煙,也決定張之洞政治生命的走向。
經過考察,張之洞最終仍然下決心禁煙,還在于“丁戊奇荒”的慘痛教訓?!岸∥炱婊摹笔?877年~1878年華北地區(qū)發(fā)生的連續(xù)兩年的嚴重旱災,據估計整個災區(qū)餓死人數在1000萬以上。天災猛烈,人禍更甚。鴉片與糧食爭地,山西種罌粟多,產糧食少,農戶儲糧少。豐年尚可以鴉片收入購買外省糧食,遇到大范圍連年饑荒,各地糧食都不足,能夠運入山西的數量更少,相應的山西餓死人數最多。太原府災前人口100萬,災后僅余5萬人?!霸a煙最多,餓斃者亦最眾”,餓殍遍野,狼鼠食人。張之洞赴任山西在“丁戊奇荒”3年之后,此時經過多方賑濟、移民,山西元氣仍未恢復?!皶x省盛種罌粟,奪我稼穡,致有光緒三、四兩年之奇災”。這一慘痛教訓,讓張之洞下決心為民除害,禁絕鴉片。
獎懲有方 分別部署
張之洞儒生出身但并不迂腐,既講儒學又重儒術,學、術并重。即使已決心禁煙,張之洞也沒有魯莽,而是先調查摸清山西鴉片產業(yè)狀況,如各地種植面積、罌粟生長周期、販運渠道、禁種時機、替代種植等等,形成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經上報朝廷同意,獲得慈禧和其他軍機大臣的支持之后,再開始部署。光緒八年(1882年)10月,張之洞上任10個月后,正式打響禁煙攻堅戰(zhàn)。
“天下事,臨時而急遽圖之,孰若先時而從容導之”,張之洞選擇此時部署,目的就在于罌粟尚未下種,宣布禁種便于改種其他作物。同時宣傳替代種植,鼓勵廣泛種植糧食和各類經濟作物,“令地方官各視土宜,教之種桑、種棉、種麻、種藍、種芋、種菜子、種花生,以抵其利”,甚至對貧困農戶免費發(fā)放糧、菜等種子。不遵禁令偷種罌粟的,一經查出立即枷號示眾。罌粟出苗后鏟除,土地劃歸當地村社3年,用于公益建設。禁種的主體責任在于府、州、縣,狠抓播種、出苗、鏟除、追責四個環(huán)節(jié),播種之前廣為宣傳,出苗時期嚴密巡查,查出之后一律鏟除,追究責任嚴肅處理,“因時因地,不拘一格”“總以禁絕根株為度”。監(jiān)督責任在于布政司、按察司等機關部門,“隨時秘訪巡視”,以親自勘查為準,不靠書面報告材料。他還廣泛發(fā)動群眾,充分發(fā)揮鄉(xiāng)保、紳士作用,形成強大社會輿論。對貢獻突出的鄉(xiāng)紳,功牌匾額光耀門庭,酒醴花紅大加表彰,凝聚民間禁煙的強大力量。
不僅農村,張之洞也在城市開展禁煙,“將省城所有煙館,一律驅逐,不準容留一家”,一旦發(fā)現立即追究責任。全省大小官員,要求一律戒絕鴉片,不得吸食;士兵、學子一律不得招錄吸食鴉片者,發(fā)現吸食成癮者立即清除。同時健全配套措施,設立戒煙局為煙民提供戒煙藥物。整個禁煙工作,從農村禁種向城市禁煙全面推開。
禁煙攻堅戰(zhàn)中,張之洞高度重視細節(jié),要求各州縣詳細報告查禁情況,具體到張貼公告的場所。神池縣報告,為免禁種告示被風雪刮壞,擬暫緩張貼。張之洞直接痛批該縣令“昏謬至此”,一旦農民不知禁令而大面積種下罌粟,以后鏟除將難度倍增,處理不當甚至激發(fā)民變,“自誤、誤民莫此為甚”,必須迅速多貼公告,廣為宣傳。為防推諉扯皮,張之洞還強調州縣相鄰交界處,現場執(zhí)法不分彼此立即鏟除,事后再移送管轄州縣進行處理,對已拔除的罌粟幼苗,要用棍棒鋤鏟折斷根莖,以防復種。對下鄉(xiāng)檢查的各級官吏,要求“除水火外,均須自備,不得使民間供給”,以防增加民間負擔。發(fā)現官吏、鄉(xiāng)紳、兵丁參與、包庇種煙牟利的,查出之后立即處理。
部署之初,各州縣少有重視,認為不過是張之洞撈取個人名聲的政績工程。然而張之洞親自閱讀各州縣報告,甄別情況,分別部署,加以勉勵、警告。如崞縣縣令上報未發(fā)現冬種罌粟的情況,張之洞指出何以僅憑鄉(xiāng)村社保的一紙證明就確信沒有種植,“該令向有篤守積習,自系聰明之病,毋再以此嘗試也”。對繁峙縣令上報僅查出幾畝罌粟的情況,張之洞批評,“該令素欠精明,大率聽信丁役欺己之言,因即用以欺上司耳?,F委雁平道往查,務得實在,該令好自為之,勿以多年讀書辛苦之官,棄之于‘昏、惰兩字也”。對全省的每一個府州縣的報告,張之洞都認真閱讀,詳細批示。
整個禁煙活動期間,張之洞對各州縣禁煙工作作出了40多次具體批示,對重點縣份直接部署到具體鄉(xiāng)村。如此一抓到底,使得各級官員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
重點突出 效果顯著
交城為產煙大縣,“交土”遠近聞名??h令賈成霖開始時并未重視,謊報交城主動將到該縣躉貨的鴉片商人全部“驅逐”,經查全縣無種植罌粟情況,希望蒙混過關。不料張之洞早已洞悉實情,指出外地躉商歷來在春夏開始躉購,秋后即回原籍,來年再來收購。原本就不在當地過冬,何來所謂“驅逐”。這種粉飾虛報本應立即撤職,但姑且從寬,以觀后效。伎倆被揭穿之后,賈成霖不敢不重視,立即開始部署,查出平下、截坌、中西各處存在偷種情況。
對此,張之洞以“盡心而任勞”予以勉勵,但仍指出不足,“平下各村情形較真,截坌一帶辦法己軟,至中西一路則地廣村多,錮習且深,該令力量似有不能涵蓋之勢”,“該令所稟雖亦詳盡,時露瞻顧,是識力不到處;所稱雖經犁毀,萌蘗易生,是藉詞諉卸處;西冶多于河北,片語略過,是有意取巧處;中西不立拔而勒限,是辦事畏葸處”,再度強調“期于務絕根株”,鼓勵“放膽切實禁拔”,準許調兵前往彈壓,以壯聲勢。隨后張之洞專門派出檢查人員,一路帶兵100名前往交城,一路帶兵50名前往交城鄰縣蒲城,分頭查禁深山中的葫蘆峪重點地區(qū)。經過反復查禁,最終交城禁煙成效最為突出。
經過強力整治,張之洞上奏朝廷,歷來產煙重點的交州、代州,做到“一律凈絕”,全省總量“實已禁除十分之八”。
根據官員禁煙攻堅戰(zhàn)中的表現,張之洞上奏朝廷給予從提拔到免職的獎懲,激濁揚清。對于漏網者,張之洞要求認真查處,公開處罰,“雖不能收效于目前,尚可垂戒于日后”,以期今后成效。張之洞預計,如果維持這種態(tài)勢,“三年以后,可期此害永除”。
雖然隨著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山西鴉片種植再度興起,然而張之洞在山西禁煙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歷練了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從而走向了更為寬廣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