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網
求是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豐富的系統思維方法,請薛院長具體談談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
薛惠鋒院長: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是在學習與鑒取系統科學發(fā)展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用系統思維方法來推進黨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變革。2013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我們要在基本確定主要改革舉措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各領域改革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耦合性。”2014年2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指出:“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wěn)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項工程極為宏大,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與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017年9月,在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代表大會上談到,“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之路,善于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yōu)勢,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這些講話都體現了科學的系統的思維方法。
第二,注重系統的整體性與要素的協同性。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指出,“重大改革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協調推進。不能畸輕畸重,也難以單刀突進?!?016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堅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突破帶動全局——著力增強發(fā)展的整體性協調性。”2016年5月30日,他在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上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chuàng)新鏈、產業(yè)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改革只在一個環(huán)節(jié)或幾個環(huán)節(jié)搞是不夠的,必須全面部署,并堅定不移推進??萍紕?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要協同發(fā)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017年6月,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6次會議談到,“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協同,既抓改革方案協同,也抓改革落實協同,更抓改革效果協同,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聚焦發(fā)力?!?/p>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我們要在基本確定主要改革舉措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各領域改革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耦合性?!?013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
第三,注重系統的開放性與環(huán)境的協調性。任何一個系統都不能長久地封閉,必須要和外界環(huán)境交換信息、資源與能量,否則熵值就會漸大,直至導致系統的消亡。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的演講中特別指出:“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范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fā)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笨倳涍€強調要堅持包容開放,探索求同存異、包容共生、平等相待、和諧相處。他談到我們的開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排他的,而是開放的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獨奏,而是世界各國的合唱。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到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從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始終謀求開放創(chuàng)新包容互惠的外界關系。人類的歷史是在開放中發(fā)展的。面向未來,中國經濟要推動高質量的發(fā)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環(huán)境下才能實現,中國開放的大門只能越開越大。等等,這些論述的實質就是注重系統的開放性與協調性。
第四,注重系統的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系統的演化,在突變之前,是連續(xù)的而非斷立的,在推進系統演化的過程中,要發(fā)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來審視系統,既要講重點突破,又要講整體推進。既講兩點論,又講重點論,既講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不能沒有主次,不加區(qū)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談到改革開放時強調,“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yè),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同時也要繼續(xù)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每一次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次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p>
第五,注重解決非平衡問題,推進系統走向動態(tài)平衡。當代中國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主要體現在城鄉(xiāng)、行業(yè)、區(qū)域等,推進均衡發(fā)展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個重要理念。2013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二中全會上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項十分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各地區(qū)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把落實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作為重要任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苯又?,2013年11月12日,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說,“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是堅持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著眼創(chuàng)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huán)境,不斷克服各種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使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guī)定,哪里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里就需要改革?!钡搅?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 2017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強調,“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p>
求是網:那么,如何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呢?
薛惠鋒院長: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是科學性與實踐性的統一,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著重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學習,學好原著,悟好原理,把握精髓。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包含了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展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與智慧光芒。不論是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還是治黨治國治軍,都系統完整,邏輯嚴密,包含著豐富的系統思維方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就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要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與任務學;要帶著對真理的堅定信仰與追求的精神,深入鉆研,逐字琢磨其深刻的思想、觀點與方法,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
第二,堅持實踐,在實踐中真正全面地系統地貫徹執(zhí)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維方法。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觀與思維方法,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統攬性、針對性、指導性、實踐性,必須不折不扣地在實踐中貫徹,絕不能只停留在紙上的學習與研究,絕不能學完后放在一邊。要著重從系統的整體性、要素與要素的協調性、配合性、系統內部結構、系統與外界環(huán)境的協調性,系統的發(fā)展的重點推動力,系統的矛盾解決等方面切實貫徹執(zhí)行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的系統思維方法,努力做到既總攬全局,又重點突破,既重視整體,又重視要素。要從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全方位地全面地系統地貫徹運用這一科學的系統的思維方法。
第三,堅持省察,切實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因思維不科學不系統而造成的諸多問題。要對照系統的思維方法與要求,檢查我們的各項工作是不是存在零散、孤立、不協調的問題,是不是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是不是聯系不緊密、配合不協調、上下不一致等。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發(fā)展、事關人民福祉的緊要問題,破解主要問題,推動全局工作。從我們自己實際來看,就是增強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查找與系統的思維方法不一致的地方,增強聯系性、協同性、配合性,努力形成一個完整、平衡、協調的工作系統。
(來源:求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