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海
下雨了,雨滴打在小屋的屋檐上,落在院子里撐起的大傘上,發(fā)出如交響樂般的聲音。仔細聆聽會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聽雨,感受竟然也是不同的。
我曾在滇南山寨聽雨。站在山寨民居的竹欄平臺上,寂寥的山野被厚重的云霧纏繞。雨下個不停,打在古茶樹上和寨子的屋檐上、竹樓上、隨意擺放的花盆里,濕潤潤的。四面的山巒似乎都沐浴在雨中,靜享一份安寧。山野中的霧時厚時薄,而且隨著風,竟然如紗般輕盈地飄動。偶爾,那紗也會扯開一條縫兒,遠處山寨的屋頂依稀可見,炊煙裊裊中,一切都在慢慢醒來。
此時,四下里是安靜的??墒?,你會突然聽到公雞響亮地打著鳴,仿佛對自己的嗓音極為得意的樣子。接著,寨子里的狗也不甘落后,猛地狂吠幾聲,繼而一切又安靜下來。只聽得雨聲“滴答,滴答”,雨時大時小,急時仿佛是勇敢地奔赴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情,猛地從天上沖下來,“啪啪”地打在屋門口的小池塘里,激起一層層漣漪。水塘中有蓮,有魚,在天賜甘霖中,美美地呼吸著,吸吮著。雨小的時候,就如紗般輕盈地飄著,那蓮輕盈地擺動著,就更有了一些禪意。
我曾在拉薩聽雨。早晨,我們心心念念去大昭寺,卻聽得窗外雨滴聲聲。于是,我泡上一杯咖啡,坐在天井旁讀書。這里的環(huán)境真美,房間外就是回廊天井,種滿了花草。藤椅錯落其中,而順手可得的就是一些精美的旅行雜志。我靠在那里,翻看著雜志,只聽得雨滴打在天井上方的棚子上。漸漸地,雨更大了?;乩壤镉胁刈骞媚镩_始做衛(wèi)生。她們穿著新鮮的藏袍,一邊做衛(wèi)生,一邊開心地唱著歌。她們的嗓音那么亮,那么美。人們都靜靜地聽,仿佛天籟。
我也曾在泉城聽雨。走在被雨水沖刷得極亮的石板路上,這里每家每戶的門好漂亮。那些古老的宅院,依然保持著原來的風韻。白墻灰瓦,垂花門,在絲絲縷縷的柳樹枝葉間,一扇漂亮的紅色鏤空門顯得別具一格,當細雨落下時,沿著屋檐便成一長串。
走到書香胡同附近時,雨下得緊起來,嘩嘩直響。我躲避在一家屋檐下,不遠處,有一池湖水,雨滴打在水面上,魚兒游來游去,與屋檐的倒影,形成了如油畫般的效果。我癡癡地看著,一湖水,一游魚,一垂柳,恍若置身江南水鄉(xiāng)。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寫過一篇《聽雨,看得見世界》。他詳細地描述著聽雨的感覺:“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
聽雨觀世界,聽到了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摘自《燕趙晚報》2018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