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文字教學可以教會學生學會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并掌握學習時所需要的這門基礎工具,讓他們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發(fā)散學生智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加強語言文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務。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加強語言文字教學
小學語文既具有工具性,又有很強的思想性,它也是義務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加強語言文字教學,讓語文教學真正回歸到工具性和基礎性上來。
1.不斷轉變和更新語文教學觀念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在實際語文教學中還要發(fā)展學生智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處理好特有任務和共有任務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將有利于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要想真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就必須不斷探索語言文字教學的新模式,要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作為新模式的建立目標,促使學生更快速地掌握語文工具,真正把語言文字教學和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緊密結合在一起。
2.梳理語言文字教學的基本內容,探索語文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
任何學科的基礎教學,其中教學目標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知識,語言基礎知識包含教學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漢語語言的構造形式和規(guī)律,語言邏輯和修辭等。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才能讓學生更靈活熟練地運用語言的工具性。因此,語言的基礎知識教學不能孤立機械地開展,要充分利用課文中活的語言環(huán)境展開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牢牢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并形成語言能力。語言文字教學的另一個基本內容是漢語言的表達形式和表達方法,在不同的語境中語言表達形式和方法都是不同的,我們漢語中大多數(shù)的字既能表形又能表音和表義,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有些字的音義就有變化。語境是語言教學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教學中分析和語言訓練的主要內容,加強語言教學和加強語言因素分析,要提取其中的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如何理解和分類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能力水平的層次和序列,這些都需要探討。語文大綱雖然給出了大方向,但是要如何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中,如何細化大綱的要法,這些都有待探討。
3.在突出語言文字教學的前提下,結合審美教育滲透道德教育
語文課是語言課,也是語言工具課,教師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和文學課。在語文課中要突出語言教學的工具性和基礎性,在這個過程中結合審美教育滲透道德教育,把審美和鑒賞教育放在語言教學中,對一些好的課文可以分析評鑒,讓學生充分感受其中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操,但要注意的是這些都必須要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進行,要潛移默化的,不是單純孤立的進行。課文是語文教學中所憑借的例子,但要如何借用這些例子,不同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都會讓這些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語文課的效率就體現(xiàn)在規(guī)定的時間中學生對于所教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師在選取內容時必須要具備明確的目標,語文教學的整體任務是由每一課的教學組成的,對于一個例子教師要給學生選取什么樣的內容,都是需要教師認真對待的。因此,教師只有在繼承優(yōu)秀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語言文字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達到更佳的效果。
4.改進教學方法,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掌握語言工具最主要的不是依靠教師講解,而是要依賴學生的實際操作訓練,在練習過程中掌握和運用語言的技能技巧。所以必須要突破傳統(tǒng)語言教學模式的束縛,不能一味依靠教師的講授,要在課堂上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只需起好引導的作用就行。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比較注重的是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提倡的是要多讀書,才能領悟其中的意思。而這個的精髓就是讓學生自覺學習,自己用心感受和領悟,在大量練習中掌握技能和方法。
5.讓學生充分接觸語言文字,多讀課文
讀有默讀,朗讀,背誦。默讀是理解詞語,熟悉句子和體會內容的好方法,在默讀中讓學生理清思路有助于提高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教師要想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作者的思路,就可以采取默讀的方式。理解課文語言文字最有效的辦法是帶感情地朗讀,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可以快速理解詞語的含義,并感悟到作者的寫作情感。學習語言是需要一定積累的,而大量積累語言材料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背誦,對于教材上要求背誦的文章或者段落,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給學生指導背誦的方法,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來背誦,切勿死記硬背。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加強語言文字教學,只有加強了語言文字教學,才能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思想和科學意識等一系列教育,要根據(jù)教材內容來加強語言文字教學,在各種形式的訓練中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指導學生在充分理解語言的基礎上運用語言,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黃焯江.中小學語文教學有效銜接初探——基于小學高年級集中化辦學的背景[J].中學教學參考,2017(28):15-16.
[2]杜令麗.課堂提問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6(11):80-81.
[3]楊維田.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7(07):51.
[4]周淑婷.巧妙設疑,提高效率——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文理導航(上旬),2016(11):25
[5]陳和心.讓“說”之花處處開放——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上旬),2014(07):23.
作者簡介:齊春艷(1967.1)女,漢族。河北保定蠡縣陵陽村。工作單位:百尺中心校。學歷: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