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本名孫璞,號牧心,1927年2月14日,出生於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東柵財神灣的一家富庶大家庭里。孫家雕樑畫棟的老宅,緊挨著孔家花園(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娘家),木心和茅盾(沈雁冰)是遠親,茅盾到上海做事,在烏鎮(zhèn)留下一屋子歐美文學經典。年少的木心手不釋卷,如饑似渴地閱讀,“得了‘文學胃炎癥”。這段經歷也奠定了他的文學基礎。
1946年,木心於劉海粟創(chuàng)立的上海美專學習油畫,但不久之後,一腔熱血的木心參與了反饑餓反內戰(zhàn)的學生運動。他走上街頭,演講,發(fā)傳單,大卡車上跳上跳下?!鞍滋祠[革命,晚上點上一支蠟燭彈肖邦?!贬醽硪蚴虑橛[愈烈,木心被當時的上海市長吳國楨親自下令開除學籍,又被國民黨通緝,他走避臺灣。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才回到大陸。
在1949年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木心任職於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1971年因言獲罪,他被關進廢棄防空洞半年之久,然後又是勞動改造。出了監(jiān)獄的第一件事情是前往北京,負責修繕人民大會堂,因為他曾經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室內設計師之一。之後,木心任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
1982年,木心自費留學來到紐約,那時他已經55歲,在美國舉目無親。在紐約牙買加區(qū)的一幢小公寓里,他開始了自己縱情的創(chuàng)作。此後兩年,木心的才華逐漸被外界的人所發(fā)現,1984年,他的畫作開始被收藏家買走,也是在這一年,木心在哈佛大學舉行了個展,哈佛的東方學術史教授羅森菲奧評價他的畫作說:“這是我理想中的中國畫?!钡搅松鲜兰o90年代,美國著名收藏家羅森奎斯收藏了他的水墨山水畫30餘幅,木心在繪畫上的聲望就此奠基。
“燃燒,獨對雕像,夜夜文藝復興”,在那所小公寓里,木心寫出了大量的論文、隨筆、小說和詩歌。他的文學作品最早在八十年代末在臺灣出版,此後陸續(xù)出版了16本小說、散文和詩集——散文集《瓊美卡隨想錄》《散文一集》《即興判斷》《素履之往》《馬拉格計畫》《魚麗之宴》《同情中斷錄》;詩集《西班牙三棵樹》《巴瓏》《我紛紛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會吾中》《偽所羅門書》等;小說集《溫莎墓園日記》等。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語,作為美國大學文學史課程范本讀物,因此成為與??思{、海明威等人的作品編在同一教材中的唯一中國作家。
1990年代初,木心應紐約一群大陸文藝家的執(zhí)意邀請,開講《世界文學史》課程,歷時5年,學生中有畫家、舞蹈家、評論家和歷史學家。聽課學生最多時達到30餘人,雙周一課,每堂課4小時,寒暑假停課。每堂課的講義,木心手寫近2萬字。陳丹青就是學生中的一位。
陳丹青在《我的師尊木心先生》中回憶,“1982年,我與木心先生在紐約結識,從此成為他的學生。24年來,我目睹先生持續(xù)書寫大量散文、小說、詩、雜論。1990年代初,我與其他朋友聽取先生開講《世界文學史》課程,歷時長達5年。課程結束後暢談感想,我說:我可以想象不出國,但無法想象出國之後我不曾結識木心先生。”
1982年出國後,木心說,他從沒有想過會再回來,曾經都準備終老海外了。後來烏鎮(zhèn)方面盛情邀請,並於2005年落實了木心故居的改建事宜,才促使木心決心回家。2006年,在孫家花園的廢墟上新建起了一座二層小樓,周圍香樟、榆樹叢生,名曰“晚晴小筑”,那就是木心晚年得隱居之所。此時他在烏鎮(zhèn)已無一個親人,他是這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對於回國,木心說過,“我之回國並非單純?yōu)榱税捕韧砟?,而是想實現藝術創(chuàng)造的最後志愿?!笨伤钺岬闹驹甘鞘颤N,現在還不得知。
少年時的富家子弟,青年時的熱血男兒,壯年時的飽經磨難,中年時的顛沛流離?!拔覑郾?,完全沒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斷子絕孫。愛情上,柳暗花明,卻無一村。說來說去,全靠藝術活下來?!蹦拘南壬囊簧雌鸱瑢端囆g創(chuàng)作的追求支撐著他的生命,他也因此說出“美學是我的流亡”之類的話。同時,他也成為了這個時代氣質最為獨特的藝術大師。
2011年12月21日3時,烏鎮(zhèn)。那個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