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琳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在班主任工作的諸多事宜中處于特殊的位置,班主任能否更好地完成班級管理的各項工作,得益于擁有一支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的選拔越來越講究技巧。
關鍵詞:班干部;班主任;管理;技巧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基礎,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得力助將,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重要紐帶,慎重地選拔班干部,這和班主任接下來班級管理工作的繁重程度關聯(lián)在一起。如何有技巧性地選拔班干部,我將分享以下班干部選拔經驗:
一、期初觀察:大膽選拔,臨時受命
作為新班級班主任,在剛剛接手新班級的時候,可以從學生的言行舉止、性格特征、辦事風格等方面細小入微地觀察他們。
有的學生在新班級成立初期,就逐漸展現(xiàn)出自己的“王者風范”:幾個同學隨機安排在一起干活時,他知道如何科學合理地分配工作;班內大小事宜,懂得獨立妥善處理;在處理不了的情況下,及時請教班主任或者向班主任匯報,并且,善于提意見和建議。對于此類已經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我大膽地在接班初期,采用點將法,臨時受命,點名讓他成為班級的臨時負責人。在接下來的日常班務管理過程中,我只需要在大方向上對他略加引導,他就可以在沒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成為班上的一個核心所在。
已經具備管理能力的學生被選拔為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上,自然能幫我省了不少心。但是對于某些表現(xiàn)優(yōu)秀卻不具備管理能力的學生,應該讓他“能夠”被選拔為班干部。勤能補拙,他能通過后期的鍛煉,被培養(yǎng)成合格的班干部。例如有些同學大部分的工作他不會主動申請讓他來完成,但是只要是分配到他手上的活兒,他會比任何人都認真負責。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會嘗試讓他接手班上的一些事務,并從中細細觀察他,在緊要關頭,對他指點一二。他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能配合做好班級建設初期的管理工作。
另外,經過觀察和簡單地了解,我還選拔了其他幾位同學,這些同學細分班級的管理領域,從衛(wèi)生、考勤、紀律到內宿生管理等具體方面,讓他們敢于嘗試,放手去做。
二、三周考核:去粗取精,毛遂自薦
班級組建的第三周,我開始考慮,我在接班初期“欽點”的那些負責人,是否能一直勝任班干部的職務工作,是否真的符合班集體的選拔標準。考核發(fā)現(xiàn),我選拔出來的負責人,一部分接手班務以后勤勤懇懇,認真負責,表現(xiàn)得十分出色;有一些對負責的工作領域不擅長,例如,喜歡打球不會畫畫的男同學變成了黑板報小組長,就算是取長補短有時也顯得捉襟見肘。也有一些同學,對待班級工作只有三分熱度,一開始會表現(xiàn)得很認真,幾天后覺得有點煩,第二周開始就馬虎應付了。
另外,這些天,我除了看到以上這些學生的表現(xiàn)外,我還在注意其他沒有接手班級工作的學生,有一些人雖然默默無聞,實際上才華橫溢,心懷抱負;也有一些學生對陌生環(huán)境需要一定的適應期,一開始我覺得他小氣拘謹,接觸下來后發(fā)現(xiàn)他性格豪爽。在接下來的班干部競選班會上,我鼓勵大家都主動上臺來競選,毛遂自薦,當成是一次寶貴的鍛煉機會。
三周的考核期,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判斷臨時受命的那些學生是否真正適合當班干部,去粗取精,合適的留下和提拔,不適合的撤換和調整。教師“點將”,沒有辦法一次性就點到“好將”,挑選班干部,還需要多種方法相結合才行。
三、形成特色:隨機組合,兩周輪崗
班干部的調整和選拔,還能體現(xiàn)為班內崗位的輪換制。當然我這里說的輪崗制指的是班干部之間的“循環(huán)式輪流”負責制度,并沒有把全體學生都列進這個范圍。崗位輪換,這對班干部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成長機會。
我班自確定班干部隊伍以來,采用兩周輪崗制,并逐漸使其成為我們的一種班級特色:列出所有班干部名單,隨機兩兩組合,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采用一男一女搭配原則。搭配出來的值班班干,就成為班級新的臨時負責人。他們需要比平時更加用心留意班內動態(tài),配合原班干部隊伍,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同時,值班班干的形成,也會對原班干部隊伍形成一種監(jiān)督和約束的作用。
兩周輪崗,它讓班干部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每一位班干部都能感受和體會到作為一個班級的主要負責人,需要肩負怎樣的使命。它有利于我們發(fā)現(xiàn)人才,選拔精英。
四、半年一變:深入人心,民主選舉
建班半年時間,我對班內的學生基本上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班上同學彼此之間也有了深刻的印象。誰適合管理衛(wèi)生,誰適合當班長,大家在心底都有了較為明確的人選。隨著新學期的到來,此時的班干部隊伍,適合采用民主選舉的方法來產生,尊重推選,順從民心,來推選新一屆的班干部,更能服眾。誰真正適合當班干部,不單單要考慮學生的能力方面,更需要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問題。
五、綜合選拔:靈活應變,眾望所歸
對于班干部的選拔,班主任要懂得靈活應變。我班在進行班干部選拔的時候,為了避免學生推舉的班干部人員和我心目中的人選偏差太大,我采用了綜合選拔的方法:在黑板上寫下了各個班干部崗位名稱,鼓勵學生主動上臺競選,在對應的職位下面寫上自己的名字。這一類上臺的學生,屬于毛遂自薦者;有一些同學起初羞于上臺,在大家的鼓勵聲中,他也勇敢地站了出來,想讓這類學生上臺,需要結合推舉法;當我看到某位我覺得有潛力當班級管理者的學生一直安靜地坐在下面,又沒有“粉絲”支持他的時候,我會采用“點將法”點上他的名字,讓他上來嘗試一下。而對于競選的最終投票,我也沒有按照平時的投票方法來操作,讓學生寫上選民,并投票,公布所有候選人的最終得票,而誰具體當選哪個班干部職位,則沒有當場公布出來。最后,我綜合學生的競選意愿、得票情況、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他的性格特征以及辦事風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最后確定下整個班干部隊伍。
采用多種方法綜合選拔班干部,這樣的操作顯得更靈活更具有彈性,同時,通過以上方法選拔出來的班干部,不僅僅是班主任內心較為合適的人選,這些人選大部分又能使學生信服。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作為曾經的班干部,相對起那些沒有做過班干部的同學,在未來的就業(yè)方向以及崗位上要明確得多。他們大概知道自己能夠勝任哪一類工作,明白自己的性格應該避免從事怎樣的崗位。
班干部選拔方法多種多樣,還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加以實踐并針對具體情況具體操作。套用一句老話:無論如何,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