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霞 包啟富 劉宏宇 王 浩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 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1)
祭紅釉是明宣德時期景德鎮(zhèn)陶工創(chuàng)造并燒成的著名紅色釉品種,它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生坯上釉,放在還原焰氣氛中,于1 260~1 300 ℃溫度下一次燒成。祭紅色澤深沉穩(wěn)定,不流釉、不脫口,釉面也罕有龜裂紋理。祭紅釉色像初凝的雞血,深沉安定,瑩潤均勻,釉中無龜裂紋理,因祭紅器作祭祀郊壇之用,故名。祭紅始創(chuàng)于明永樂、宣德年間。在古時皇室常以它作祭器,人們在配制祭紅釉料時,往往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摻入釉料中,以之可以看出其珍貴難得[1]。由于祭紅釉瓷器歷來難燒,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為名貴。筆者以制備出呈色效果較好的祭紅釉為主要目的,通過單因素等方法尋求合理的釉料配方范圍,研制出效果較好的祭紅釉。
實驗主要參數如下:
實驗主要原料如表1所示。
祭紅釉的制備與傳統(tǒng)陶瓷釉料基本一致[2],其具體實驗工藝參數如下:
球磨參數:料∶球∶水=1∶1.5∶1;
釉漿細度:球磨20 min;
球磨時間:20 min;
施釉厚度:0.7~1.0 mm;
施釉方式:浸釉;
表1 原料的化學組成(質量%)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aterials
圖1 燒成溫度曲線Fig.1 Firing temperature curve
燒成氣氛:還原氣氛;
燒成周期:21 h;
燒成溫度1 300 ℃左右,燒成溫度如圖1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當方解石含量為2%時,釉面有細小裂紋,色調暗紅。當方解石含量為4%時,釉面效果較好,呈現色澤安定,深沉紅色調,隨著方解石含量的進一步增加6%,釉面呈現透明色調,光澤度進一步提高。這是由于方解石在釉中能增大釉的折射率,因而提高了釉面的光澤度,并能改善釉的透光性。同時,方解石增加有改善坯釉結合的作用,氧化鈣在燒成過程中,促進坯料和釉料各成分間的相互擴散,有利于形成良好坯釉中間層,緩和了坯釉間因膨脹系數差異引起的應力,還可調整鈣離子較之R2+對網絡的收攏作用強,所得釉料膨脹系數小,這就是氧化鈣含量增加釉面裂紋減少的原因。
2% 4% 6%
由圖3可以看出,石英含量為20%時,釉面效果色澤深沉穩(wěn)定,釉面不甚透明。石英與釉中的CaO、Na2O,K2O,MgO熔融生成透明狀石英玻璃,使釉面光亮,提高了釉面光澤度。石英在釉中的熱膨脹系數小,耐熱,化學穩(wěn)定性也好,不受酸的侵蝕影響,能使釉面透明光亮性能好。石英軟化溫度高,高溫下液相粘度大,釉中氧化銅的Cu2+轉化為一價銅的能力減弱,影響了釉面呈色,因此表現出暗紅透明色。
由圖4可以看出,當氧化銅含量為0.7%~0.9%時,釉面呈色均勻,色澤暗紅,深沉。氧化銅作為著色劑,它的含量會改變釉面的顏色,加入量越多,釉面呈色越深沉。但是氧化銅的加入量不能過多,若過量,釉面會轉為綠色調。
18% 20% 22%
0.3% 0.7% 0.9%
5% 10% 15% 20%
由圖5可以看出,當碳酸鋇為15%時,釉面色澤安定深沉,呈現豬肝紅。這主要是由于碳酸鋇會發(fā)生鈣質反應,從而在其表面生成碳酸鈣,又可把鋇置換出來使其表面生成金屬反光。加入適量的碳酸鋇可降低產品的燒成溫度,加入釉料中也是一樣,能使釉料跟坯體溫度達到一致,否則坯體熟了,釉料還沒熟,就不會有光澤。當碳酸鋇加入量合適如15%時,這時BaO含量較高促使Cu2+→Cu+轉化,生成Cu2O;而繼續(xù)增加碳酸鋇含量會導致釉面色調進一步變淺且變透明,失去了紅色澤深沉安定的嚴肅感。
筆者以氧化銅、石英、碳酸鋇等為主要原料,采用還原氣氛燒成制備祭紅釉。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祭紅釉的最佳配方(wt%):釉果23、長石12.5、石英20、石灰石13、高嶺土6、方解石4、玻璃粉4、碳酸鋇15、氧化錫5、氧化銅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