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芳
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聽課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夠輔助學生促進生物知識的吸收和內(nèi)化,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借助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把教師從繁重、低效的教學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qū)⒏嗟木ν度朐趲椭鷮W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理論與實驗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上,使生物教學到達理想的效果,逐步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體系下的初中生物教育目標。
一、科學組建合作小組
教師應該認真觀察學生的個性特征,了解學生的生物知識接受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學生組建實力均衡的合作學習小組;可以將6人分為一組,每組設一名組長,由組長帶領(lǐng)組員們積極參與生物合作學習活動,討論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fā)展理論知識踐行能力,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精神。例如,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指導組長和組員一起學習實驗過程中所需要的理論知識,按照具體流程逐步完成實驗,總結(jié)實驗結(jié)論,撰寫實驗報告,從中獲取知識體驗,加強實踐技能與合作能力。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顧全大局,對每個小組進行恰當?shù)闹笇?,為其提供思路,同時要處理好學生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之間的關(guān)系。在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要兼顧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注意獨立與合作學習的平衡,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
二、開展有序的小組合作
要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有序的小組合作活動,提升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應全面認知合作學習對自身的要求,準確定位自己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的位置,革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完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這樣方能確保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順利開展。其次,教師要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前準備工作,重視實現(xiàn)當代初中生物教學目標,準確判斷本次合作學習活動是否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以及能否將學生培養(yǎng)成創(chuàng)新實踐人才。再次,教師要全面觀察合作學習的進程與效果,了解學生的進步程度,做好合作學習的點評工作,并結(jié)合學生的進步程度和知識與實驗技能缺陷予以相應的表揚、鼓勵和指導。
此外,教師應不能忽視合作學習活動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應該綜合指導學生認知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了解自己的具體學習狀況;告知學生要努力克服生物學習困難,爭取更大的進步,理應積極投入到合作學習活動中,不斷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促進其在合作學習中優(yōu)勢互補。
三、選擇挑戰(zhàn)性學習任務
教師應立足于新課程標準改革的目標,精選合作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布置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分工完成;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交流所學知識和學習方法,全面提高生物實驗技能。例如,在講解“了解生物圈”這一章知識時,讓學習小組合作完成“觀察植物細胞”的生物實驗(每個合作小組有六名學生);在開展課堂實驗之前,由兩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室外采集各種各樣的植物標本,做好其保鮮工作,并在進行課堂實驗過程中,讓兩名學生調(diào)節(jié)顯微鏡,然后將提前采集的植物置于顯微鏡下,接著讓小組成員輪流觀察,發(fā)表自己的所見所感;實驗活動結(jié)束后,由另外兩名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同時,教師應耐心引導學生在報告中認真撰寫實驗分工、流程、運用到的理論知識、實驗心得體會和針對本次實驗所提出的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四、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要充分發(fā)揮初中生物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彌補傳統(tǒng)課堂模式的缺陷、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教學狀況,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將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能力、實驗能力、合作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書面成績均納入評價標準范圍內(nèi),以此確保教學評價工作的科學性與全面性。
五、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要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正確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提升教學質(zhì)量,教師應該科學組建合作小組,為學生開展有序的小組合作而精選合作學習的任務,并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以做好教學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