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林
一些藥品的說明書寫得很詳細,詳細到應該在什么時間吃藥、送服藥品時應該喝什么都介紹得清清楚楚。但市面上的大部分藥品說明書里只有“一天幾次,一次幾粒(或多少毫克)”這樣的簡單描述,這種情況下又應該怎樣選擇呢?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就統(tǒng)統(tǒng)“飯后半小時”了。其實,藥物的治療作用不同,最佳服用時間也不盡相同。對于有些藥物而言,選擇正確的用藥時間不僅可以讓療效充分發(fā)揮,還可以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副反應。下面我們?yōu)槟榻B幾類需要注意服用時間的藥物:
在諸多口服藥物中,降糖藥與服藥時間的關系可以說是最緊密的。專家指出,優(yōu)降糖、美吡達等磺脲類降糖藥物口服0.5~1小時開始起作用,2~6小時作用最強,因此應餐前半小時服用;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降糖藥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應該在餐前10~20分鐘口服,服藥必吃飯,否則可能會有導致低血糖的危險;二甲雙胍等雙胍類藥物一般應餐前半小時左右服用,但如果患者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的話,也可改為餐中或餐后服用;羅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降糖作用時間長,一次服藥作用時間可能持續(xù)24小時,因此,每天僅需服藥1次,以每天早餐前1分鐘服藥效果最好,也可在餐前或餐時服用;拜糖平主要降低餐后高血糖,只有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才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
與西藥相比,中藥降糖藥的服藥時間比較靈活,比如中藥津力達顆粒,含有黃連、黃精、葛根等多種中藥,可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保護β細胞功能、增加β細胞數(shù)目,從而有效治療糖尿病,同時還可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整體調(diào)節(jié),有效降低血糖不反彈,消除口渴多飲、善饑、消瘦、乏力等癥狀,改善各種并發(fā)癥,與西藥降糖藥聯(lián)合使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控制,一般與聯(lián)合使用的西藥降糖藥同時服用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的降糖藥物打著“中藥”的名號,其實摻有西藥降糖藥成分,服用不當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等嚴重副反應,患者在服用前需要咨詢醫(yī)藥專業(yè)人士。
市面上的中成藥里很大一部分屬于補益類藥物,可以大致分為補氣、補陽、養(yǎng)陰、養(yǎng)血等類型。這些補益類藥物中往往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比如功能補腎填精、平衡陰陽的八子補腎膠囊,就選用了鹿茸、海馬等名貴藥材溫扶腎陽,用菟絲子、枸杞子、金櫻子等滋填腎精,生地補益腎陰,人參扶助元氣,藥內(nèi)富含大量卵磷脂、腦磷脂、雌酮、氨基酸、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具有促進核酸與蛋白質(zhì)合成,抗衰老、增強記憶力、提升免疫力作用,實驗研究證實八子補腎具有明顯的滋補強健、抗疲勞、提高性功能等作用。亞健康男女人群或中老年腎虛人群最好選擇在飯前或空腹時服用八子補腎膠囊,以便藥物有效成分、營養(yǎng)物質(zhì)得到人體充分吸收。
許多人選擇服用鎮(zhèn)靜安神藥來改善睡眠。最常見的西藥鎮(zhèn)靜藥物就是地西泮“安定”,這種藥物一般應在上床前10分鐘左右服用,但服用者第二天往往會因藥物的過度鎮(zhèn)定作用而感到昏昏沉沉,臨床上把這叫作“宿醉效應”。
具有鎮(zhèn)靜安神作用的中成藥一般不會導致“宿醉效應”,比如以酸棗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國家新藥棗椹安神口服液具有養(yǎng)心安神、健脾生津、滋陰補腎、清心除煩、改善睡眠的作用,可用于各種原因?qū)е碌氖?。該藥可以緩解失眠多夢、睡眠質(zhì)量不佳、精神緊張、焦慮、頭昏健忘等癥狀,不僅可以防治睡眠障礙,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白天的精神狀態(tài),讓患者晚上睡得好,白天更精神,徹底擺脫失眠的困擾,一般在晚上上床前半小時服用即可。
為了緩解打噴嚏、流鼻涕的癥狀,很多西藥感冒藥中含有撲爾敏等抗過敏成分,人們在服用后容易產(chǎn)生嗜睡癥狀,所以應盡量選擇在睡前服藥,或者服藥后不要進行駕駛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動。
對于純粹由中藥成分組成的中藥感冒藥而言,就不會造成嗜睡癥狀,服用時間也沒有限制。比如治感冒抗流感的中藥連花清瘟,它具廣譜抗病毒作用,尤其對甲型流感病毒(HINI、H3N2)、禽流感病毒(H5NI、H9N2)、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等均有較強的抑制殺滅作用,還可有效抑制多種細菌,抗炎退熱,迅速緩解消除發(fā)熱、打噴嚏等各種感冒流感癥狀,而且服用后不會出現(xiàn)嗜睡等副反應。由于連花清瘟中加入了西藏高原耐高寒、耐缺氧植物紅景天,還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感冒、流感痊愈后不易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