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 刊 記 者 王 薇
“西安年 最中國”活動核心區(qū)——大唐不夜城“現(xiàn)代唐人街”攝影/成曉宇
西安曾經(jīng)是中國最難落戶的城市之一。據(jù)《中國社會體制改革報告》顯示,中國10大最難拿戶口城市里,西安同北京、上海一樣位列其中。在西安戶籍新政出臺之前,很多在西安工作、生活了十幾年的人,也無法落戶西安。
西安放寬落戶政策,被普遍認(rèn)為是在這一輪地方人才爭奪戰(zhàn)中的妙招。去年1月,西安市政府出臺《關(guān)于進(jìn)一步吸引人才放寬我市部分戶籍準(zhǔn)入條件的意見》,不論在學(xué)歷、年齡,還是居住年限等入戶門檻,都低于彼時的武漢、重慶、成都。今年初,西安市升級戶籍新政2.0版,入戶門檻更低。3月戶籍新政再次升級,辦理起來更加快捷。
西安市公安局5月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自2017年3月1日實施戶籍新政以來,截至目前已新遷入64.5萬人,相當(dāng)于一年遷入一座中等城市。這些新落戶者,被形象地稱為“新西安人”,他們在融入這座歷史名城的過程中,經(jīng)歷過哪些故事呢?
“新西安人”中,有一批在西安居住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老西安”,陳力和陳勇就是其中兩位。
陳力的面館就開在距離西安新城分局戶政大廳不遠(yuǎn)的地方,中間隔著一條巷道。小店20平米左右,卻擺了近十張小桌子。2013年,他拿到了中級廚師證書,從福建來到這里開店。一家人常年都在西安生活,兒子到讀幼兒園的年齡,他卻無法把戶口遷到西安來,為兒子選擇一所公辦幼兒園更不容易。今年初,“中級廚師”符合戶籍新政,陳力愉快地辦理了西安戶籍。
陳力代表著長期在西安工作生活,但并沒有西安戶籍的幾十萬外來務(wù)工群體。他們已經(jīng)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多年,但戶籍的缺失仍然或多或少阻礙著他們向下扎根,成為他們與這座城市間的隔膜。自由落戶的政策對于他們而言,極具誘惑力。
西安雁塔區(qū)戶政大廳的工作人員蕭蕾說,她已不記得去年以來自己給多少人辦理過落戶手續(xù)。但她認(rèn)為,目前新增的落戶群體實際上以原本就有落戶剛需的生活在西安的“外地人”為主,這座城市里的普通外來勞動者——修腳師、美甲師等。在她看來,西安的落戶新政具有著突破性意義,在人口大流動的時代下打破城市中的戶籍限制,讓戶口不再成為自由流動的阻礙。
2003年春節(jié)剛過,陳勇來到西安,他至今仍記得自己初來乍到時的窘相?!澳菚r候我們住在祭臺村。來西安頭一天就遇上寒流,由于沒有帶厚衣服和被褥,整晚瑟瑟發(fā)抖,輾轉(zhuǎn)難眠?!闭砩纤睦锒急P算著要打道回府,天一亮,卻被推開窗時映入眼簾的皚皚白雪慌了神,這是他頭一次見到童話般的冰雪世界,也讓他瞬間的歡喜之情溢上心頭,于是決定在西安留下來。
“在重慶生活了15年,西安生活了15年,可以說西安已然等同于我的家鄉(xiāng)!”陳勇爽朗地說話方式與“老陜”并無二致。在西安的日子里,陳勇僅用半年就從小工做到廚師長。2010年,他與兩個志同道合的伙伴開啟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夢”,如今已發(fā)展為以餐飲投資、管理為主的大型連鎖餐飲品牌。
去年,西安戶籍新政出臺,陳勇在公安雁塔分局長延堡派出所一口氣為全家10口人辦理了戶口遷移手續(xù)。陳勇對西安的感情溢于言表,在他眼里,西安不僅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臺,還給予了他更多的尊重與認(rèn)同?!拔蚁胗脤嶋H行動告訴周邊的朋友,西安是我的故鄉(xiāng),我會用一輩子的承諾守護(hù)它、愛護(hù)它!”
有很多類似于陳勇的外地人在西安定居,對城市的認(rèn)同感讓他們在此停留,長久的居住改變了他們的講話口音、生活習(xí)慣甚至脾氣秉性,他們與本地人的差別只有在遭遇買房、上學(xué)、養(yǎng)老、就醫(yī)等冷遇時才會顯現(xiàn)出來。西安市在即將高速發(fā)展之前放開戶籍政策,對這些才成為“新西安人”的“老西安”算是一個體面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