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芳
本文作者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xié)議正式簽字后,我隨部隊轉到遼陽機場,進一步學習飛夜航和復雜氣象。
雖然歷時近3年的朝鮮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束,但戰(zhàn)爭的煙云并未散去。美國不僅與南朝鮮簽訂了《美韓協(xié)防條約》(草案),也決定協(xié)助臺灣防守臺灣本島和外圍島嶼,還考慮與之締結雙邊協(xié)防條約。毛主席針鋒相對,提出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騰出手解決臺灣問題了。日內瓦會議后,中國共產(chǎn)黨更通過各種渠道,向全世界表示解放臺灣的決心,人民解放軍部分精銳??樟α块_始逐步向浙東南沿海移動,準備首先清理門戶,加強沿海對蔣軍??盏亩窢帲涯切┥斜粐顸h占領的島嶼解放過來。
1954年10月31日,在中南海頤年堂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批準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請假離京一個月,到廣州集中研究修改一系列關乎黨和國家的重要法律法規(guī)。當時,鑒于國民黨空軍的活動頻繁和猖獗,經(jīng)常對大陸進行騷擾和偷襲,我所在的空四師十、十二團,被派到廣州白云和沙提機場,負責保衛(wèi)國家領導人的任務。當時英國還在香港部署有殲擊機,我們天天起飛到香港和澳門的上空飛行,戲說到“狼窩狗洞”轉一轉,逼迫英國空軍撤離港澳。在這次執(zhí)行任務中,我因為表現(xiàn)突出,榮立三等功。
1955年,蘇聯(lián)軍隊從大連撤離前,中蘇商定為加強我國的空軍力量,由蘇聯(lián)為我們訓練一批能飛4種氣象,即白天能作戰(zhàn)、白天有云能作戰(zhàn)、夜間能作戰(zhàn)、夜間有云能作戰(zhàn),以及能空中打靶的飛行員。空中打靶是具有危險性的訓練,需一架飛機拖著靶袋飛行,另一架飛機向靶袋射擊,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機毀人亡。當時從全國各個殲擊師挑選了100名飛行員組成空軍大連訓練團,記得我和兩個老飛行員陳恒、崔恒福,還有兩個新飛行員張連生、肖文盛一行5人,從廣州坐火車到大連訓練團。按規(guī)定標準,旅途伙食費每人1天5元,當時師勤務主任陳恒見只有我沒戴手表,就提議節(jié)約5個人的伙食費,湊在一起,為我買了一塊表。直到今天,想到戰(zhàn)友們的感情,心里還是熱乎乎的。按計劃蘇聯(lián)5月撤兵時,我們的訓練科目尚未結束,蘇方留下教官繼續(xù)訓練我們,一直到10月份才完成回國。經(jīng)過這次蘇聯(lián)教官8個月的培訓,我成為4種氣象飛行員。
1955年,本文作者(左一)與蘇聯(lián)飛行教官及其家屬合影
從大連訓練團回到空四師不久,1956年3月30日,空軍統(tǒng)一全軍編制序列時,空四師被命名為空一師,駐扎在鞍山。我被任命為中隊長,后又歷任空一師三團射擊主任、一團三大隊副大隊長、三團二大隊副大隊長,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訓練新飛行員。
1955年,萬隆會議之后,黨中央逐步確立了爭取和平解放臺灣的基本方針,但1956年下半年波匈事件的發(fā)生,使美國調整了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zhàn)計劃,縱容臺灣蔣介石集團對大陸沿海騷擾破壞,使臺灣海峽局勢從1957年開始重新緊張起來。國民黨飛機深入大陸內地到達云南、貴州、四川、青海等地,甚至出動飛機到福州沿海轟炸。蔣介石還在金門島、馬祖島部署了大量兵力,使廈門成了一個死港,把福州的閩江??谝踩×?。針對這種情況,毛主席決心“整它一下”,發(fā)動炮擊金門的斗爭,提出空軍入閩的決策,并于12月18日作出批示:“請考慮我空軍1958年進入福建的問題。”
空一師作為空軍的拳頭部隊,當然是首當其沖,我們剛剛入閩轉場到福建竣工不久還尚未試用的連城機場,國民黨軍的戰(zhàn)斗機就飛到機場上空。后來聽說,蔣介石得到情報,立即派出飛機,企圖趁我空軍立足未穩(wěn),先發(fā)制人。我?guī)熍沙鲎钣凶鲬?zhàn)經(jīng)驗的飛行員崔恒福、張殿文起飛迎戰(zhàn),顯然,敵機不敢開火,掉頭鉆山溝逃跑了,以后竟再未出現(xiàn)。不久,我們接到新的任務,到北京改裝米格-19,為國慶十周年閱兵做準備。
1959年,空一師分別駐扎在北京附近的白塔埠、滄縣、石家莊機場,其三團接受閱兵的任務,我所在的一團負責防空作戰(zhàn),保衛(wèi)國慶十周年慶典的安全。其時,盡管中國解放已有10年,但國民黨想要反攻大陸的野心還未破滅,僅這一年的上半年,國民黨空軍美制RB-57D偵察機就曾17次竄入大陸,其中6月就有兩次竄入京津地區(qū)上空。
我們駐扎北京期間,一架美制RB-57D臺灣偵察機為了挑釁,從浙江溫嶺上空侵入大陸,因為這種飛機的高度能達到19000米,沿途越過我空軍航空兵部隊的層層攔截,經(jīng)南京、沿津浦鐵路上空直向北京。我團從3個地點起飛,同樣只能望高興嘆。后來,還是導彈部隊為我們爭了氣,敵機接近河北滄縣上空時,北京軍區(qū)空軍指揮所命令我們全部撤出戰(zhàn)斗,讓蘇聯(lián)援助的薩姆-2地對空導彈大顯神威,在通縣上空一舉將其擊中,這是我國第一次用導彈擊落敵機。在當時,地對空導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xiàn)的新型防空武器,這種防空武器具有射程遠、精確度高、破壞力大等特點。美、英、蘇等國于50年代中期才開始以此裝備部隊,但都還沒有機會在實戰(zhàn)中使用。所以,這次首都防空地對空導彈的命中成功,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了世界紀錄。為此,新華社10月9日還專門發(fā)布了一則消息。
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空軍,其戰(zhàn)斗機主力仍然是朝鮮戰(zhàn)爭后期換裝的蘇制米格-15,但自從1954年1月5日,蘇聯(lián)第一代超音速戰(zhàn)斗機米格-19的SM-9/1原型機首飛成功,世界戰(zhàn)斗機已開始進入了超音速時代,我空軍裝備的這種亞音速戰(zhàn)斗機的性能已明顯落后。為趕上世界軍備發(fā)展的步伐,沈陽飛機制造廠根據(jù)蘇聯(lián)米格-19,于1958年初仿制生產(chǎn)出單座雙發(fā)超音速噴氣式殲-6戰(zhàn)斗機,1960年投入生產(chǎn),1964年首批殲-6戰(zhàn)斗機交付空軍使用,這是中國第一種超音速戰(zhàn)斗機,也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shù)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zhàn)果最輝煌的國產(chǎn)第一代噴氣式戰(zhàn)斗機。就在中國尚未生產(chǎn)出殲-6戰(zhàn)斗機的時候,蘇聯(lián)支援了我們一批米格-19戰(zhàn)斗機,由我們空一師率先改裝試飛。
這樣,從福建撤回時,我們就將原來使用的80多架殲-5戰(zhàn)斗機都轉交給了兄弟部隊,只留下3架烏米格-15教練機,由師領航主任宋亞民、賀玉本和我駕駛,其他飛行員坐運輸機去北京通縣。因為我們三人都是教員,不由技癢,想一起試試飛行的新花樣。飛行一般都是雙機編隊,如雙機著陸、雙機穿云編隊飛行等,我們組成三機編隊,不僅難度大,危險度也高,我們開著三架飛機飚著勁兒,不僅遇到云,同時穿云三機編隊飛行,甚至到機場著陸時,在只有60米寬的飛機跑道上,也三機編隊同時著陸,玩了一把心跳,過了一回飛行的癮。
1964年7月,我又被送到北京南苑空軍高級航校學習1年,回來后被任命為空一師副團長。
隨著空軍裝備殲-6戰(zhàn)斗機更新?lián)Q代的需要,沈陽112飛機制造廠開始著手設計殲-6的教練機——殲教-6,沈空決定由我和試飛團的飛行員王春友參與這一設計工作。我倆負責試飛,設計人員根據(jù)我們飛行教練的需要,把殲-6改為殲教-6。
最初飛機模型設計出后,進行風洞試飛,我們根據(jù)教練的需要,提出需從一個駕駛座位,再增加一個。但飛機加長后,就會對飛行性能產(chǎn)生影響。另外,還出現(xiàn)了遇到危險時,如何保證前后艙飛行員能順利跳傘的問題。我們根據(jù)經(jīng)驗指出,必須后艙先跳,如果前艙先跳,受氣流影響后艙就會跳不出來。還有前艙座位頭枕太大,影響后艙視線。根據(jù)我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設計人員開始想用殲-5的座椅,但我們知道,殲-5的座椅比殲-6小,殲-5跳傘時速為700多公里,可以用小座椅,而殲-6時速達900多公里,必須用大座椅才相配。后來還是用殲-6座椅,將后艙座椅加高,將艙蓋加高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殲教-6飛機造出后,我倆制訂了一個試飛計劃,經(jīng)沈空批準后,第一次試飛滑行時就出現(xiàn)了情況。我坐在后艙,一拉油門發(fā)動機就關了。后來設計人員在前后艙分別安了一個油門卡,但是又出現(xiàn)了前后艙不能同時開卡的新問題,幾經(jīng)周折又裝上了一個冷氣開關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第三次試飛,雖然滑行正常后起飛了,但沒想到飛機安穩(wěn)性不好,機身左右擺動,經(jīng)研究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增加了座艙蓋的高度后,沒有相應增加機尾的高度所致,但若再增加高度,又無法避免飛行員跳傘恐被機尾撞擊的災難。設計師開動腦筋想出在機腹部增加兩塊導板,以平衡飛行的辦法,但這兩塊導板的大小、輕重都要經(jīng)過精密的計算。第一次試飛因為兩塊導板太大沒有成功,再次改裝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本文作者(左二)在鞍山駐地與戰(zhàn)友一起進行飛行表演地面訓練,攝于20世紀60年代
經(jīng)過確定起落速度,在中空、高空試飛空中特技、最大速度等多項試飛成功后,我國第一架殲教-6飛機似乎成了我的專機。我把它駕駛到鞍山機場,帶飛行員、教員,再進一步提出修改意見,并由我撰寫了一份殲教-6飛行手冊,最后修訂為殲教-6飛行說明書。后來北京召開殲教-6飛機定型批量生產(chǎn)討論會時,我因為準備去蘇丹沒有參加,但這個會議卻因大家對飛機質量的不甚了了而中斷,不得不又把我招去,為與會人員介紹飛機的性能和質量。我以自己的試飛經(jīng)驗實事求是地說:“我使用這架飛機試飛了100多個小時,做了各種科目的飛行,并進行了多種試驗,感覺前座和殲-6一樣,但后座的教員有些困難,主要因為前面視線不好,所以,飛殲教-6的教員要經(jīng)過培養(yǎng),經(jīng)過訓練后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甭牭轿业陌l(fā)言后,會議一致通過,一下批準生產(chǎn)一百多架殲教-6。
空二十七師改裝殲-6時,為防止事故發(fā)生,沈空決定讓我去幫助改裝,我每個飛行日都要帶兩三個飛行員,當時一級戰(zhàn)斗英雄張積慧正任二十七師師長,我還帶過他。三十九師改裝殲-6時,沈空又命令我去幫助改裝,當時殲教-6剛剛出廠,是我第一個駕駛飛到齊齊哈爾。
中國空軍武裝烏米格-15噴氣式戰(zhàn)斗機時,就一直使用蘇聯(lián)的烏米格-15教練機,中國改裝殲-5、殲-6時,普遍使用的也是這種教練機。沈陽112飛機制造廠生產(chǎn)了殲教-6教練機以后,成都132飛機制造廠又生產(chǎn)出殲-5教練機,并配置給沈空,其中分配給空一師一架。由于沈空領導不熟悉飛機性能,鄒炎司令員讓我去做接收試飛,我試飛后給沈空打電話,告知我們生產(chǎn)的殲-5教練機比烏米格-15教練機好得多,這才決定了接收國產(chǎn)教練機,將飛機飛回。
在我的飛行生涯中,還參與了不少對外軍事援助的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中國的內政外交從此步入了一個闊步發(fā)展的偉大時代,不僅為開展對外援助活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也啟動了從一個區(qū)域性大國邁向全球大國的政治訴求,依據(j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對外援助八項原則,中國對許多亞非國家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援助活動。
20世紀50年代,當我國開始建設國防工業(yè)時,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我們不當軍火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1978年以前,我國的對外軍事援助都是無償?shù)模唇?jīng)費由國家負擔,援外項目由國家下達任務,各有關單位負責執(zhí)行。航空工業(yè)的對外無償援助始于1958年,前后20年中,曾向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巴基斯坦、孟加拉、柬埔泰、尼泊爾、埃及、贊比亞、坦桑尼亞、蘇丹等16國提供了10種飛機共1153架,還有多種發(fā)動機和航空零備件,展開了幫助培訓飛行員、建設飛機修理廠等工作。
60年代,在中印邊境,印巴的摩擦一直不斷,國際形勢和中印關系的急劇變化,對中巴關系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這決定了在1962年中印邊界沖突中,巴基斯坦明確采取了支持中國的立場。他們認為:邊界沖突的責任在印度,中國完全是出于自衛(wèi);中印的沖突是有限的,西方國家沒有必要向印度提供軍事援助;印度從西方獲得大量武器,不僅為了對付中國,而且是為了對付巴基斯坦。當時的國際背景對中國非常不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公開指責中國是入侵印度,并給予印度巨大的軍火支持。鑒于巴基斯坦對中國的友好合作態(tài)度,在隨后的兩次印巴戰(zhàn)爭中,中國同樣堅定地站在巴基斯坦一邊,不僅從外交上給予支持,也提供了一些飛機、常規(guī)武器的援助??找粠煶袚诉\輸這批援助巴基斯坦飛機的任務,負責將飛機從沈陽飛到新疆和田,轉交給巴方飛行員,每次二三十架,我送過三四趟。過去殲擊機從沒有進過大西北,我們是第一次,當時機場還沒有完全修好。1963年,我們在烏魯木齊機場時,正碰上劉少奇和陳毅訪問東南亞回國,我指揮他們的飛機著陸,還和陳毅夫人張茜聊過天。
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zhàn)爭情況更為復雜。因為東巴基斯坦的穆吉布·拉赫曼堅持東巴基斯坦自治獨立,于是印度從西孟加拉邦出兵,在蘇聯(lián)的支持下進攻東巴。巴基斯坦在印度強大兵力面前,無力保衛(wèi)東巴,于是求救于中國。巴軍總參謀長、??哲娝玖罴鞍涂偨y(tǒng)葉海亞的特使連續(xù)來到北京尋求援助。這時,全國正處于“文革”的混亂中,西藏同內地一樣政治局勢不穩(wěn)定,西藏軍區(qū)司令員被揪斗。對巴基斯坦的援助,也只能在政治、外交上給以支持,譴責并聲討印度對巴的侵略行動,繼續(xù)向巴基斯坦提供一些飛機和常規(guī)武器。
中國援助巴基斯坦的飛機主要是殲-6,由沈陽松陵機械廠,也就是112廠制造?!拔母铩蔽涠窌r期,造反派分了三派,接受哪派的飛機,這成了一個問題。為此,軍隊方面和造反派召開會議,連沈空司令員、政委、軍長都參加了,最后達成的協(xié)議是,哪派的飛機檢驗合格就用哪派制造的飛機。我負責試飛和檢驗,記得第一次檢驗合格的一批戰(zhàn)斗機飛到河北山東交界的故城時,發(fā)現(xiàn)都有問題,修好后再繼續(xù)飛到銀川,我飛的那架飛機還未到目的地,羅盤就壞了,按照僚機指揮的方向才飛到新疆和田。
因為印度戰(zhàn)斗機經(jīng)常越境,有時竟直飛到拉薩,空一師接受命令于1979年派出一個小分隊,共4架飛機,5位飛行員,駐扎到西藏機場。本來這樣重要的任務應交給師級干部負責,經(jīng)討論決定特批我?guī)ш爤?zhí)行對印的防空作戰(zhàn)任務。當時西藏的條件極其艱苦,飛行需要的煤油,只能靠汽車運輸,一輛汽車最多只能承載4噸,我們小分隊駐扎的3個月中,共使用了300噸的煤油,在我們頻繁飛行的震懾下,印度飛機再不敢對我領空肆無忌憚地進行越境騷擾。
歷史上,中國對非洲的活動主要著眼于為其獨立和解放運動提供外交和道義上的支持。在非洲國家紛紛獨立后,中國也為其提供了大量援助,用以發(fā)展其經(jīng)濟和促進社會進步。在冷戰(zhàn)期間,中國同時與西方和前蘇聯(lián)為敵,并在地緣上與超級大國和西方的統(tǒng)治相抗衡。而在非洲,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與所有東非和非洲之角的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1973年,中國援助蘇丹12架殲-5(米格17)戰(zhàn)斗機,2架殲-5教練機,并派我和另一個飛行員,再加上4位翻譯和機務人員共44人組成援助小組,據(jù)說是我國首次向國外排遣飛行教官,我是專家組組長,執(zhí)行為蘇丹培訓飛行員、建設空軍的任務。本來預期時間是半年,但由于蘇丹的請求,我們又延長了一年。在蘇丹期間,我們每周要有四五個飛行日,前后培養(yǎng)了12位飛行員。在同一機場我們與蘇聯(lián)的援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蘇丹不僅要花錢買蘇制的飛機米格-21,還要高價雇傭蘇聯(lián)飛行員和機務人員;而中國都是無償援助,不僅白送飛機,我們的日常花費也都由我國供應,除了工資,只是額外發(fā)給我們40元人民幣作為零花錢,也就合蘇丹幣4或5磅。所以蘇丹對我們非常友好,當時的總統(tǒng)加法爾·尼邁里,還有國防部長、空軍司令員都接見過我們。按計劃我們即將撤離時,蘇丹當時的空軍司令不舍得放我走,就讓翻譯和我說希望能繼續(xù)留下。我拒絕后,他以為原因是蘇聯(lián)飛行專家都帶著家屬,而我沒有,就要給我找個女人,被我一口回絕。他不解地問:“你不要,是有藥嗎?”我好笑地告訴他:“我沒有藥,但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蔽覀冊谔K丹高效律己的工作作風,為中國軍人形象爭了光,而我自己卻因出國又一次錯過了提拔的機會。
我從1951年學習飛行,到1980年停飛,前后共30年,屬于新中國的第一代飛行員。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祖國培養(yǎng)的,是被金子堆起來的,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干。雖然我們是在和平時期服役,但我們從戰(zhàn)爭中走來,所受的教育就是不怕犧牲,不講私利,一切聽從黨和國家的安排。
飛行員是高危行業(yè),更何況我們是保衛(wèi)祖國領空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從航校畢業(yè)一起分到空一師的同學算我共10位,先后就有4人犧牲,犧牲率是40%。
最早犧牲的是葛真法,他是江蘇人,父母早亡,一直與姐姐相依為命,到姐姐出嫁時他無處可去,只好跟著嫁過去。參軍是他為自己找的家。1954年,他飛夜航時,因探照燈照射產(chǎn)生錯覺而犧牲。我飛行時也曾經(jīng)有過相似的經(jīng)歷,一次飛到沈陽上空時,在城市探照燈的照射下,產(chǎn)生了倒飛、側飛的錯覺,我趕緊打信號彈,喊話,都沒用,于是趕快低著頭,緊盯著儀表往鞍山機場方向飛,直至恢復正常知覺,平安著陸。
我的好朋友張連生,1955年的一天,我和他一起飛夜間復雜氣象,突然烏云漫卷,雷雨交加,我順利著陸,但他由于穿云下來高度不夠,撞地犧牲。當時他剛剛找了一個對象,女方正在保定衛(wèi)校學習。
馬克忠,武漢人。1958年我們入閩作戰(zhàn),在福建漳州第一次飛夜航時,當?shù)乩习傩諒奈匆娺^飛機,都跑出來觀看,他不小心被自己的僚機白蘭欣撞上,兩人同歸于盡。那天是他蜜月回來后的第三天。一般規(guī)定,飛行員飛行若未超過300小時,如果有一個月停飛就得做帶飛檢查。事發(fā)前,馬克忠曾和我商量,他想請假結婚。我勸他說,你回來后又要恢復技術,又要入閩作戰(zhàn),哪有時間?他說,我也許會犧牲,所以要結婚。
吳廣林,1959年在北京通縣演習時,一頭扎進白洋淀里犧牲。因部隊實行家屬還鄉(xiāng),他和妻子分別了一年多,那年部隊又恢復家屬隨軍制度后,他妻子帶著一歲的孩子剛剛來部隊沒幾天。
我自己也遭遇過幾回差點喪命的危險。
1953年,朝鮮停戰(zhàn)前,我在沈陽東塔機場飛編隊,我飛僚機,長機剛表揚我飛得好,轉彎時就差點和長機相撞,我本能地閃過跳傘的念頭,但人在機在的信念,還是讓我鼓足勇氣,趕快拉桿蹬舵,讓飛機緊急從7000米一直下降到400米改出,避免了撞機事故。
1969年,從赤峰飛柳河機場,從高度12000米,以每秒30米的速度下降時,突然發(fā)現(xiàn)駕駛桿扳不動了。緊急中,我拼命左右晃動駕駛桿,啪地蹦出一個東西后才恢復正常。著陸后發(fā)現(xiàn),由于機械師檢查飛機時,不小心遺落下一個大螺帽,將駕駛桿卡住了。我將他大罵了一通,但當師里準備處分他、獎勵我時,我堅決拒絕,把這件大事化沒了。
還有一次在鞍山飛復雜氣象,中途下大雪,跑道被覆蓋看不見了,我只好飛到大連普蘭店機場降落。妻子看到別人的丈夫回家,而沒有我的消息,以為出事了呢。
另有一次戰(zhàn)斗演習起飛,風速超過著陸標準,每秒達到25米,還有側風,我嘗試落了3次沒有把握著陸,最后下狠心硬著陸,雖然飛機的前輪撞壞了,但避免了重大事故。
我經(jīng)常說,自己是幸存者?;貞浳?0年的飛行經(jīng)歷,總共飛了2100多個小時,這個數(shù)字放到現(xiàn)在不算多,但在我那一代飛行員中是佼佼者。當1980年,我停飛告別飛行生涯時,讓我最感到欣慰的:一是我雖然有過危險動作,但沒有摔過飛機,踐行了人在機在的誓言;二是在我任上,我當中隊長、大隊長、副團長、師副參謀長時期,我所領導的團隊沒有發(fā)生機毀人亡的事故。說到這兒,我不能不再多說兩句,做些解釋。
本文作者(下排中)與昔日的空軍戰(zhàn)友合影,攝于2017年
1964年7月,我從北京南苑空軍高級航校學習一年回來后,被任命為副團長。我發(fā)現(xiàn)某飛行員著陸動作有問題,帶過他飛行的飛行員也告訴我他不要再飛了,于是我就提出全團應安全整頓。當時團長和政委都不同意,由于我的堅持不得不召開黨委會。本來黨委會有7個委員,副政委因病住院缺席,在會上幾個委員爭執(zhí)不下,只好投票表決。結果6個委員贊成與不贊成各3票,最后只好又將住院的副政委叫回來投票,以4比3通過。這樣,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我沒有辦法再堅持己見,就拒絕飛行以示不滿。領導只好讓我在駐地負責一大隊和三大隊的安全整頓,團長和副政委帶領二大隊進行飛行訓練。沒想到我擔心的事情能這么快就發(fā)生,這位飛行員著陸時因操作不當,飛機撞地著火。領導急忙派了一輛吉普車到駐地接我,我趕到現(xiàn)場卻發(fā)現(xiàn)他還在機艙里,就沖著副政委喊,趕快先把飛行員救出來!但被送到醫(yī)院搶救無效犧牲。后來,鮑副軍長找我談話,讓我當團長,主持安全整頓。我覺得這樣被提拔不光彩,就拒絕說:“我不踩著別人的肩膀上!”副軍長氣得拍桌子,決定讓我去師里做飛行技術檢查主任,后又任命我做師副參謀長。
記得我檢查某首長女婿的飛行時,鑒于他技術上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停飛。在一次會議上,我不客氣地向師領導說,如果讓他繼續(xù)飛,你們就得給他準備個鋁合金棺材。記得當時領導不高興地說:“你的發(fā)言聳人聽聞!”但不到一年,他就因為飛機操縱問題出了事故,飛機撞進老百姓家里,在家的兩家主婦當場被撞死,一個小男孩被撞殘。
還有一位飛行員,他練習穿云飛行時,拉了9個負荷,本來這個科目最多只能拉3個負荷,他把飛機副油箱都拉變形了。機務人員向我報告了這個情況,當時我正在指揮飛行,就讓參謀把他叫到塔臺。他卻不承認,我決定讓他停飛檢查,說不清楚不準飛行。但副師長不同意,我無奈地拒絕指揮他的飛行。后來師里把他調到三團,第二年他就在這個動作上,因操作不當機毀人亡。
在離職卸任之后,我更加懷念那些為保衛(wèi)祖國的領空而走在了我前頭的戰(zhàn)友,為他們的過早離世而痛心!我是幸存者,我知道生命的重量,所以,為了保證飛行安全和飛行員的生命,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抗上不已,最后都不是把我調走,就是把有問題的飛行員調開。這也是我回憶往事不覺后悔的原因,我的良心沒有負疚感,對自己、對戰(zhàn)友、對手下,我一輩子兢兢業(yè)業(yè),坦坦蕩蕩,該說的說了,該做的做了,我內心覺得工作中的自己還值得尊重。我的老上級、后任成都軍區(qū)空軍司令員的侯書軍,在2003年回空一師和我們這些老部下聚會時,專門為我題書了一幅字:“仰不愧天,俯不怍人”,這對我是最大的褒獎和鼓勵。
2003年,曾任成都軍區(qū)空軍司令員的侯書軍為本文作者所題
我這輩子從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被國家培養(yǎng)成一名戰(zhàn)斗機飛行員,我也出生入死,為保衛(wèi)祖國的藍天奉獻了一生。我們這一代接受的是共產(chǎn)黨大公無私的教育,我也忠心耿耿,踐行了一生。1977年,空軍第三軍政治部獎勵我一次三等功,同一年空一師又評定我榮立三等功。197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39221部隊政治部授予我“學習雷鋒先進個人”。1980年,當我年齡不再適合飛行時,我所能想到的仍然是聽從黨的安排,讓組織看著辦。1982年,我轉業(yè)到地方,1989年離休。
我從轉業(yè)到現(xiàn)在也近30年了,我將自己的一生分成兩半,對于戎馬倥傯的前半生,我覺得最對不起的是我的家人。我和老伴秦雪巖1947年結婚剛一個月即當兵出走,音訊久隔。
我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轉戰(zhàn)南北,居無定所,部隊只管吃管住,并無薪酬。記得第一次發(fā)錢,是1949年渡江打仗前,每人發(fā)了幾塊錢,大家都做了赴死的準備,一般大吃大喝一頓把錢花光。我用這幾塊錢買了一本小字典、一支新民鋼筆,剩下的錢又買了幾兩酒、兩個松花蛋。后來在綏中學習飛行時,部隊才開始每月發(fā)給6元,漸漸漲到9元、12元。
1953年,為準備赴朝參戰(zhàn),我到青島流亭機場改裝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時,第一次給家里寄了17元錢,一句話也未寫。我母親一雙小腳,從未出過門,但她憑著信封上的地址,硬帶著我妻子找到部隊。想來,她是急了。當時有規(guī)定,飛行員未達到飛行兩種氣象的水平不準談戀愛,也不準帶家屬,更何況還要為參戰(zhàn)進行緊張的訓練,即使近在咫尺也不能常去看望,她倆在部隊住了十來天就走了。1955年,在大連訓練時,妻子又來到瓦房店,住了一段時間,這才有了大女兒。但又趕上家屬還鄉(xiāng),妻子只能回到家鄉(xiāng)生產(chǎn),直到1959年部隊又允許帶家屬,才得以團聚。
即使如此,我們也是聚少離多。按規(guī)定,飛行員每周只能周六回家居住,更何況經(jīng)常在外執(zhí)行任務。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老伴承擔。我三丫頭出生時,師里派我去福建漳州培訓新飛行員,不準請假,沒想到妻子大出血,母女都差點過去,一直到今天,老三仍然是體弱多病,雖然即使我在場也可能無能為力,但心里的愧疚是難平的。更不用說,我所從事的高危工作,讓妻子家人一直跟著我擔驚受怕。不用說他們,我自己就記得,1955年國家開始實行薪金制,我的月薪一下就定到160元。當拿到第一筆大數(shù)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在銀行存了200元錢,準備我有不測時留給家里。這筆錢我一直存在銀行,到現(xiàn)在還未動。
離休以后,我徹底回歸了家庭,一日三餐,和老伴一起買菜做飯,接送孫女兒上下學,直到她們一個個長大離家。我雖然在部隊干了一輩子,但我的子女均未沾到我的光。文化大革命時,當兵是軍隊干部子女的一條普遍出路,我從沒有為我的4個孩子向領導提出這個要求。他們都憑著自己的本事吃飯,哪個子女有困難了,我就是他們的靠山。說這些,不是發(fā)牢騷出怨氣,而是感謝上天,讓我的后半生能為前半生對家庭的歉疚多做些彌補,讓我在遲暮之年,回憶自己一生的時候,能夠說生活中的自己也還值得尊重。
我在共產(chǎn)黨從在野黨成為執(zhí)政黨的奮斗關頭加入黨領導的軍隊,在國家組建空軍力量的急需之時,成為一名飛行員,我個人的一生與共產(chǎn)黨解放中國和建設中國的偉大歷史使命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確可以說,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李延芳?;仡欁约旱囊簧?,我無怨無悔,我生命中最好的時光和精力,都已貢獻給了最正確最偉大的事業(yè)——為中國窮苦人民的翻身解放和他們的和平幸福生活而不怕犧牲,英勇奮斗。
本文作者全家福(攝于2017年)
到2017年,我已八十有八了,雅稱米壽;又正逢我和老伴結婚70周年。兒女們說,這是雙喜臨門,好事成雙。在春節(jié)請來了老戰(zhàn)友、我?guī)н^的飛行員和以前的鄰居,為我們慶賀。他們說,我和老伴的婚姻,風風雨雨,相扶相伴,走過了70年,用一輩子實踐了婚姻的誓詞,因此要比小青年的婚禮更隆重。老戰(zhàn)友、老鄰居王玉田在慶典上賦詩一首說:“結發(fā)夫妻七十載,戰(zhàn)友敬賀白金婚。同甘共苦情常在,三女一子有孝心。藍天萬里獻忠誠,援外飛行立新功。四代同堂齊歡聚,今逢盛世福滿門?!边@真讓我感到幸福榮幸和人生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