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
幾乎看不到他抬頭的時候,厚厚的鏡片彰顯著他的積累,油油的頭發(fā)透露著他的勤奮。跟他說話,可得做好心理準備,你剛抱怨“這鬼天氣也太熱了”,他緊接道:“所謂‘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呀!”過生日時你投其所好,精挑細選一本書送他,他感謝道:“這個作家的書我已經全部買齊了,最喜歡傅雷的翻譯!你呢?”你靈機一動,干笑兩聲:“我……我也是!”他去食堂必帶一本書,排隊時看;上體育課也藏一本,自由活動時偷偷看。他家里的大書柜活像個小型圖書館,連馬桶邊都立了一個書架,他甚至得了一種“不看書就拉不出”的?。『瓦@類人做朋友,你總能聽到他的各種讀后感,不知不覺讓你也吸收了二手經驗,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詩意人生
文/胡姚雨
這段時間,因為一個熱火朝天的綜藝節(jié)目,我又聽到了老媽的碎碎念:“看看人家小孩……”
你猜得不錯,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當選手在電視上倒背如流時,我卻在電視機前一愣一愣的。尤其主持人報完上一句,老媽就問:“下一句是?你說?!蔽艺媸怯逕o淚!
為了洗刷恥辱,我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詩詞背誦軟件,玩得不亦樂乎。
玩到興起,我連吃飯時都忍不住吃兩口看一眼,表現得好像知識比吃飯還重要。這不,立刻引起了老爸的不滿:“不好好吃飯在看些什么東西!”
“還不是老媽逼的?!蔽一刈斓?,“其實真讓我去答題,也不見得太差?!?/p>
老爸冷笑一聲:“你這種三分鐘熱度,能代表什么?”
接著,老爸又說起他單位的那個老同事。早已聽聞,這位老同事是個“嗜書成癮”的人。單位里,—得閑他就看書,上個廁昕半天不出來,原來是看書看得忘了時間。有一回爸爸下班,給我?guī)Щ匾槐竞窈竦摹毒┤A煙云》。他說,這是老先生推薦的,原本是中國人用英文撰寫,再由中國人翻譯成漢語,還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呢。這本書我最終只看了—頁,可這傳奇的經歷卻深深印在了腦海。
直到退休,老先生也只是一個普通員工。別人覺得他活得夠窩囊,其實呢,他退休后常吟詩作對、揮墨成篇,竟在小范圍內獲得了一點名氣。如今,好多人會在生日會、結婚宴上請他出席,現場吟詩或書法助興,他因此活得無比快樂自在。
“所以只要喜歡讀書,就不用去跟別人比。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人生態(tài)度。節(jié)目里那些小朋友又不是為了比賽才背詩的,人家是從小喜歡,厚積薄發(fā)。你這算什么呀。”老爸一通話,把我說得耳根發(fā)燙。我嘴上不以為意,心里卻點頭如搗蒜。愛詩成癮的武亦姝、嗜書如命的老先生,一定是把讀書當作了日常的習慣,才在合適的時候厚積薄發(fā)。
還是刪除軟件,踏踏實實、日積月累吧。如老爸所說,把讀書當作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tài)度,即便沒有“詩意人生”,也至少可以避免“失意人生”吧。
點評
文章結合了熱點綜藝話題,通過《中國詩詞大會》所折射的閱讀現象和“嗜書”聯(lián)系起來,并將“嗜書成癮君”的形象作為一個例證插入在文章中間,結構分明。內容上將“我”一時興起、急功近利的做法和老先生淡泊名利、厚積薄發(fā)的形象做了對比,并在結尾處運用“詩意”和“失意”的諧音,兩相對照,提升了文章的哲理與內涵。
思路拓展
嗜書成癮君
贊美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談論讀書的好處或不讀書的壞處
人生態(tài)度:熱愛閱讀代表著怎樣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態(tài)度?
成長感悟:我是如何愛上閱讀,甚至成癮的?
反向批判:紙上得來終覺淺,不能一味迷信理論,而要實踐出真知
人物聚焦:對小說成癮的人對科學著作成癮的人對財經作品成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