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雅雯
動物和人一樣,時時刻刻都在依賴感官,追蹤獵物、導航探路、溝通交流都離不開它。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動物間的相互感知便是它們無言的交流,能夠敏銳感知外界、迅速獲取信息,是贏得生存戰(zhàn)的關(guān)鍵一步。此刻,水下世界的帷幕正慢慢拉開……
海底泥灘上,海星窸窸窣窣地移動著;螃蟹已經(jīng)開始覓食;白斑烏賊在珊瑚叢中徘徊,巨大的腦部控制著兩千萬個皮膚色素細胞,讓它不斷改變著偽裝,表演起有催眠效果的“光舞秀”:藏匿在砂泥中的寄居蟹悄悄地探出頭窺視四周。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同樣是一名藏匿高手。它是顏色最為艷麗的蝦蛄,通體呈墨綠色,觸角兩側(cè)的鱗片由墨綠色漸變?yōu)楹冢饩壱蝗殚偌t色,頭胸甲前側(cè)緣有白色、黑色的環(huán)狀紋路,胸足及捕食爪呈紅色。它多彩的鱗片像極了孔雀的雀羽,在水中的開合如同鳥兒在空中抖動梳理自己的羽毛,十分漂亮。沒錯,它就是雀尾螳螂蝦。此時,這位“準獵手”從洞中飛快地游了出來,排列在腹下的泳足同時攪動著水,讓它得以在泥灘上快速前進著。
海底昏暗得很,但這并沒有影響雀尾螳螂蝦的行動。此時,它已經(jīng)盯上了那只從殼里探出頭來的寄居蟹。如此的高效正得益于雀尾螳螂蝦驚人的視力,它能從海底微弱的光線中辨別出自己需要的信息。雀尾螳螂蝦頭部有一對帶柄的復(fù)眼,每只眼睛可以轉(zhuǎn)動180°,雙眼既可以分別觀察不同方向的情況,也可以聚焦在一起,更為精準地鎖定某個獵物,獵物一旦被它盯上就少有生還的希望。這種特殊的視覺感受器不僅使它擁有了上中下全方位的視野,還能識別顏色、捕捉偏振光。雀尾螳螂蝦的眼睛里有12種不同類型的光感受器,每一種感受器能接收不同波長的光,遠遠超出人眼3種感受器對于不同光的察覺力。但為了能夠快速感知顏色,雀尾螳螂蝦“犧牲”了自己的辨色能力,這節(jié)省了它的腦力,使得它在色彩斑斕的珊瑚礁中能更快地發(fā)現(xiàn)友軍、敵軍及獵物?,F(xiàn)在它看準了海床上的寄居蟹,正迅速向它逼近。寄居蟹發(fā)覺了異動,迅速躲進自己的殼里,可還是晚了,它已落入了獵手的攻擊范圍。
雀尾螳螂蝦飛速上前用前螯夾住這個躲進殼里的家伙,接著果斷出擊,揮動著像榔頭一樣的前螯足,猛烈擊打著寄居蟹的殼。這對具有彈簧功能的螯足能夠以每小時70千米的速度出拳,打擊力高達900牛頓,不要說貝類的殼,小魚的骨頭,甚至是魚缸玻璃也能被它砸開。僅僅一兩拳,寄居蟹的殼已被震得粉碎。繼而雀尾螳螂蝦用鐮刀狀的捕食爪鉗住了寄居蟹,將這個“倒霉蛋”從殘破的殼中拖拽了出來。飽餐一頓過后,它心滿意足地返回了剛落成的新居——一個位于海底砂泥淺灘上的洞穴。
沒成想一位“不速之客”——另一只雀尾螳螂蝦,侵占了自己的巢穴。為了保衛(wèi)家園,它決定與這個蠻橫的家伙斗上一斗。只見它抬起頭,挺起胸,展開了自己嚇人的附肢,這使它看起來更高大威猛,也凸顯出它那能發(fā)出熒光的彩色斑紋。兩只雀尾螳螂蝦都利用身上的熒光斑紋向?qū)Ψ桨l(fā)出了警告信號——黃色的熒光,用以告知對方自己即將發(fā)動攻擊。之所以反射黃色熒光,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因為海水有光過濾作用,一般的視覺信號在水中會發(fā)生變化,黃色熒光能與水中的藍光形成強烈對比,在水中更加明顯。
緊接著,兩個小家伙打作一團,但它們都沒有使用自己無敵的拳頭,而是收斂了力道,選擇用甲殼比較厚的尾扇相互攻擊:一方為攻勢,蜷起尾扇,利用身體的彈力給對方以重擊:另一方為守勢,蜷起軀體,準備以尾節(jié)應(yīng)對對手的進攻。雙方一進一退,一攻一守,幾個回合后分出了勝負。作為種內(nèi)個體的斗爭,它們沒有斗個你死我活,只是點到為止。那只覓食回來的雀尾螳螂蝦敗下陣來,灰溜溜地走了。不過沒有關(guān)系,憑它超凡的戰(zhàn)斗力,江湖上關(guān)于它的傳說定會流傳下去——“身披彩色盔甲,手執(zhí)奪命鐮刀,尾部刀盾合一,復(fù)眼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