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碩
摘 要:地面施工技術是民用建筑施工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它與整體的施工質量有重大的關系。通過從民用地面施工技術出發(fā),對其施工特點進行系統(tǒng)化分析,簡要探討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的技術與方法。
關鍵詞: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術;方法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前景日益光明,各類新型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設計及施工環(huán)節(jié)。值得注意的是,地面施工是民用工程建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其施工難度相對較高,結構相對復雜,是當前我國建筑行業(yè)的首要工作任務。
1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特點
隨著21世紀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運轉,傳統(tǒng)建筑行業(yè)在技術水平與施工手段方面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現(xiàn)代民用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地基的地面基礎建設已逐漸成為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科學合理的地基基礎建設是保障后續(xù)建筑工作有序開展的首要前提。同時,隨著我國人口基數(shù)、人口密度的日益增加,高層居住建筑逐步成為新時代民用建筑領域的首要建設重點。在對高層、多層建筑進行地面基礎建筑過程中,其技術水平的高低于高層建筑的整體穩(wěn)定性息息相關,在運用創(chuàng)新型地基建筑技術的同時,嚴格遵循建筑領域相關的管理制度,進而逐步強化地基整體的抗壓性、穩(wěn)定性,在最大限度避免高層建筑下沉現(xiàn)象發(fā)生的同時,提升建筑的使用壽命,保障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國在房屋地基創(chuàng)新技術起步時間較晚,技術科研投資力度較弱,致使我國在現(xiàn)代房屋建筑的地面基礎建設技術與其他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且地基建設過程中具有較大的施工難度,其具體特點如下。
1.1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的復雜性。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具有豐富的地質特點與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因此,在進行民用建筑地面施工過程中,需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特點、地形地貌、土質特點等采取不同的設計施工手法,施工技術的選擇工作相對復雜。
1.2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的多樣性。根據(jù)我國相關政府部門的統(tǒng)計,在部分發(fā)生坍塌、傾斜等意外事故的房屋建筑中,事故大多是由于地面施工施工中相關技術手段使用不當或地基建筑材料不達標等原因造成的,此為建筑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埋下了安全隱患。
1.3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的潛在性。隨著現(xiàn)代民用建筑技術的逐步完善,各類建筑的整體結構日漸科學合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層、多層建筑的仍較為復雜,且各個建筑環(huán)節(jié)工程量較大,致使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極易被后續(xù)的施工環(huán)節(jié)所覆蓋,在進行建筑竣工后的檢查驗收環(huán)節(jié),由于檢驗內容較多、形勢較為復雜等原因,致使檢驗人員極易出現(xiàn)人為失誤。
1.4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的關鍵性。在常規(guī)的民用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地基發(fā)揮著保持建筑整體穩(wěn)定性,避免建筑整體陷落的重要作用。建筑地基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乎到整體建筑的安全與否。一旦建筑地基處發(fā)生損壞、斷裂等現(xiàn)象,極易引發(fā)房屋建筑整體下沉的現(xiàn)象發(fā)生,甚至會導致建筑整體發(fā)生垮塌事故,威脅到用戶的生命安全。
2 民用建筑基土的鋪設與墊層施工
2.1 基土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地面鋪設應在均勻密實的基土上。(2)填土應分層夯壓密實。(3)當對墻、柱基礎處填土時,應重疊夯填密實。在填土與墻、柱相連處,亦可采取設縫進行技術處理。(4)當基土下為非濕陷性土層,其填土為砂土時可隨澆水隨夯壓密實。在凍性土上鋪設地面時,應按設計要求做好防凍脹處理。不得在凍土上進行直接填土施工。
2.2 砂墊層和砂石墊層
(1)鋪設砂、砂石墊層前先清除松散土,積水、質,并打底夯兩遍,使表土密實。(2)在墻面彈線,在地面設標樁找好標高、掛線設厚度的標準。(3)砂宜選用質地堅硬的中砂和粗砂。砂或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或有機雜質;石子的粒徑最大不得大于墊層厚度的2/3。砂石級配應符合要求。(4)砂墊層厚度不得小于60mm;砂石墊層厚度不宜小于100mm。鋪設時按彈線或掛線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鋪設。(5)分段施工時,接頭處應做成斜搓,上下層接搓處要錯開500-1000mm。
3 找平層
3.1 在鋪設找平層前,應將下層表面清理干凈。當找平層下有松散填充料時,應鋪平振實,使基層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0mm以內。
3.2 根據(jù)+500mm標高水平線,在地面四周做灰餅,大房間應相距1.5-2.0m增加沖筋,如有地漏和有坡度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做泛水坡度。
3.3 找平層應采用水泥砂漿、水泥泥凝土和瀝青砂漿、瀝青混凝土等材料鋪設?;炷林兴玫乃槭蚵咽牧讲粦笥谡移綄雍穸鹊?/3。水泥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當用水泥砂漿做找平層時,水泥砂漿的體積比不宜小于1:3。如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凝土鋪設找平層,下層為水泥混凝土墊層時,應用水濕潤。鋪設時先刷一道比例適中的水泥漿,并隨時鋪設水泥砂漿或混凝土。
3.4 在樓面預制鋼筋混凝土板上鋪設找平層前,板縫填嵌施工應符合如下質量規(guī)定:預制鋼筋混凝土相鄰板的板縫底寬不應小于20mm;填縫采用細石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20;嵌縫時,應將板縫中的砂、石等雜質清理干凈并澆水濕潤;澆筑板縫的混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100mm,振搗應密實,填嵌高度應低于板面10-20mm;當板縫寬度大于40mm時,板縫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鋼筋;嵌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合格后,方可繼續(xù)施工。
3.5 可以利用水泥砂漿護坡支護,其具體的應用技術如下
(1)先將地基基礎挖方區(qū)域的障礙物清理干凈,對其中的電纜、排水管等內容進行搬移,并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情況,繪制出詳細的現(xiàn)場平面圖,這樣可以確定土方的開挖路線,邊坡坡度等內容,同時,還應該對控制網基線、水準線和軸線進行反復的審核與確定,為了避免施工現(xiàn)場出現(xiàn)積水的情況,那么設置臨時排水溝的時候,應該大于0.002。
(2)對于那些較硬的土質,應該利用挖掘機進行反復的挖掘,并用粉碎機對巖石進行處理。對于基坑的邊角位置進行處理時,還需要結合相應的人工來進行開挖,對于挖掘深度,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為了避免基地的土被擾動,需要預留出10cm左右的基坑,并利用人工來進行找平。詳見表1。
4 結束語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的質量對整個民用建筑的施工質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保障民用建筑整體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當前我國建筑行業(yè)的首要工作重點因此,對民用建筑地面的各個層面做好技術準備,嚴格要求,確保質量過硬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曉媚.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方法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7).
[2]秦再貴.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方法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4(47).
[3]劉學彬.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方法探析[J].科技展望,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