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自玉,向 焰,張克波,李夏平,馮子明,趙 利,徐 恒,龍?zhí)烊?,王秀?/p>
(廣元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檢驗科,四川廣元 628000)
巨幼細胞性貧血(MA)是由于骨髓造血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或是復制速度減慢引起的一種大細胞性常見貧血疾病,大約90%的患者是因為機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或(和)葉酸所導致[1-2]。臨床表現一般有貧血、胃腸道及精神與神經系統癥狀等[3]。其中的神經與精神癥狀,包括外周神經系統病變、帕金森綜合征,甚至精神分裂樣精神癥狀,出現的概率約為75%,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4]。而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患者自身本來就存在認知、情感、意志及行為等方面障礙,與MA的精神與神經系統癥狀相似,一旦精神分裂癥并發(fā)MA,容易出現漏診,使患者貧血情況加重,造成嚴重后果[5]。因此,及時檢測精神分裂癥患者體內維生素B12、葉酸、血常規(guī)水平,對MA早期患者進行早發(fā)現、早治療極為重要。本研究比較了2016年7-12月本院未進行精神分裂癥患者葉酸、維生素B12監(jiān)測及相關干預前的48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與2017年1-6月本院實施了上述指標監(jiān)測及相關干預后的481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MA發(fā)病率及血常規(guī)水平,旨在探討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過程中檢測血常規(guī)、葉酸、維生素B12水平,以及給予適當干預對預防精神分裂癥患者并發(fā)MA的重要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6年7-12月本院未進行精神分裂癥患者葉酸、維生素B12監(jiān)測及相關干預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480例納入對照組,對照組中男231例,女249例,年齡27~65歲,平均(47.31±2.65)歲。選擇2017年1-6月本院實施了上述指標監(jiān)測及相關干預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481例納入觀察組,觀察組中男212例,女269例,年齡29~67歲,平均(48.25±2.33)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具有典型的精神分裂癥臨床表現,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確診無誤。(2)既往無MA、缺鐵性貧血等血液病。(3)近1年內未進行輸血。(4)未使用會引發(fā)骨髓細胞巨幼樣變的相關化療藥物與其他藥物。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研究,已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過程中定期進行血常規(guī)監(jiān)測(1個月/次),每次比對上次結果中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水平(Hb)、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1.2.2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過程中,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血常規(guī)、葉酸、維生素B12水平(1個月/次),對初步判斷有MA傾向的患者給予進一步檢查,明確貧血原因后進行對癥治療,并由院內專科醫(yī)師進行有針對性飲食、日常行為的干預。MA診斷標準[6]:(1)有葉酸或(和)維生素B12缺乏的相關病因及臨床表現。(2)外周血呈現大細胞性貧血現象(MCV>100 fL),中性粒細胞細胞核分葉較多,五葉者>4%或是有六葉出現。(3)骨髓紅細胞呈現典型的巨幼型變化,卵圓形大紅細胞數量增多,且形態(tài)多為異形或大小不均勻。(4)血清葉酸水平降低<6.80 nmol/L、維生素B12水平降低<75 nmol/L。
1.2.3血液指標檢驗方法 血常規(guī)及血清學指標檢查前1 d不進食油膩、高蛋白食物,不飲酒,以免影響檢驗的結果。次日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使用分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DETA-Na2)抗凝劑及促凝劑的專用真空采血管在肘前靜脈各采集2 mL靜脈血,輕輕振蕩混合6~8次。然后使用西門子ADVIA2120i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在測定前,使用血常規(guī)校準儀校準血細胞分析儀)。葉酸、維生素B12檢測采用西門子ADVIA Centaur XP化學發(fā)光儀進行。所用試劑均為廠家原裝配套試劑,操作過程均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相關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
1.3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隨訪跟蹤調查,比較2組患者12個月內MA的發(fā)病率。并對2組患者中患MA患者確診時的血常規(guī)相關指標進行比較。2組隨訪率均為100%。
2.12組患者12個月內MA發(fā)病率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精神分裂癥患者在12個月內MA發(fā)病率分別為4.99%(24例)、15.63%(75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25,P=0.025)。
2.22組中的MA患者確診時血常規(guī)水平比較 觀察組中MA患者RB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Hb、MCV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中MA患者確診時的血常規(guī)水平比較
2.3觀察組患者血清葉酸、維生素B12水平 觀察組中患有MA患者24例,其中13例維生素B12缺乏,7例葉酸缺乏,4例維生素B12及葉酸均缺乏。初步判斷有MA傾向時,其血清葉酸水平為(0.77±0.14)ng/mL,維生素B12水平為(20.41±3.74)pg/mL。
MA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相關疾病,主要表現為患者RBC明顯低于正常參考范圍,MCV高于正常參考范圍,骨髓中出現巨幼紅細胞[7]。除了出現一般貧血癥狀外,神經精神系統癥狀往往大部分是MA的首發(fā)臨床表現。然而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表現特殊,使早期MA常被漏診,導致病情加速發(fā)展,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葉酸、維生素B12及血常規(guī)聯合檢驗在精神分裂癥患者預防MA中的作用,為預防MA提供有效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12個月內患MA者有24例,占總例數4.99%,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63%(75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葉酸、維生素B12及血常規(guī)聯合檢驗及適當干預能有效降低MA的發(fā)病率。這是因為血常規(guī)檢查是對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tài)分布的檢查,主要運用于輔助醫(yī)師診斷相關血液病。患者被檢查出有血常規(guī)指標異常時,往往已患有早期相關血液疾病,無法對疾病作出及時快速的預防工作,且血常規(guī)檢驗無法對MA的發(fā)病機制作出判斷,無法進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而葉酸、維生素B12及血常規(guī)聯合檢驗,則能有效改善這方面缺點。葉酸、維生素B12是細胞復制DNA過程中一種重要的輔酶,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缺乏,致使DNA復制速度減緩,細胞核分裂時間加長,導致細胞核大于其他正常細胞,核染色質變成疏松網狀,不復濃集現象。但是細胞質內RNA與蛋白質沒有明顯合成障礙,伴隨和分裂的延遲與細胞合成量的增長,出現了核漿大于不同步、胞體較大、細胞核染色質結構疏松的巨幼紅細胞[8-11]。此外,DNA的復制減慢引發(fā)細胞核分裂障礙的同時能使粒系與巨核系細胞出現相似變化,導致粒細胞及血小板生成降低[12-13]。根據MA的發(fā)病機制,對患者體內血清葉酸、維生素B12進行監(jiān)控,及早發(fā)現造血物質的缺乏,及時有針對性地對正在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補充骨髓造血原料,通過營養(yǎng)支持改善貧血,增強患者體質,預防并降低精神分裂癥患者MA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為治療主要疾病提供支撐。
另外,在本研究中,觀察組中患有MA患者的RBC水平高于對照組MA患者,Hb及MCV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葉酸、維生素B12及血常規(guī)聯合檢驗,有助于提早預防精神分裂癥患者MA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