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延
摘 要: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電子產業(yè)及通信業(y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隨之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也愈來愈嚴重。隨著電磁輻射污染的加劇,人們越來越關注電磁污染的防護。如何把電磁輻射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從而保護環(huán)境,需對電磁輻射進行研究為了提高電磁污染防護的效率,就應針對電磁輻射污染的現(xiàn)狀、種類與危害,采取嚴格執(zhí)行相關法規(guī)、電磁輻射控制技術應用、加強個體防護等防護措施。本文論述了電磁輻射的定義、分類、來源以及危害,全面探討了減少電磁輻射對環(huán)境污染的防護措施。
關鍵詞:電磁輻射 污染 危害 措施
伴隨著電子產業(yè)及通信業(yè)的迅猛發(fā)展,電磁輻射所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存在于空間的電磁場和其它污染物一樣,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各種不良影響。如何把電磁輻射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從而保護環(huán)境,需對電磁輻射進行研究。當電荷、電流隨時間變化時,在其周圍就激勵起電磁波。其中主要包括頻率在3MHz-300MHz的高頻電磁波和300M H z-300 GH z的微波。
1、什么是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由空間共同移演奏家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該能量是電場和磁場變化產生波動通過空間傳播的一種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的電磁波。所以,電磁輻射的污染又稱電磁波污染,電子污染。
1.1 電磁輻射的物理特性
電磁輻射所衍生的能量取決于頻率的高低——頻率愈高,能量愈大。頻率極高的X光和伽瑪射線所產生較大的能量,能夠破壞合成人體組織的分子令原子和分子電離化,然后就會產生不可恢復的器質性病變,故被列為“電離輻射”。而頻率較低不能破解把分子緊扣在一起的化學鍵則被稱為“非電離輻射”,也就是一般講的無線電類的輻射。它的量子攜帶能力很小,不足以把分子正負荷分開,在去掉外部作用場或者在場強低的情況下還可以恢復到有機分子。
1.2 電磁輻射的來源
任何可產生電流或是由電流所驅動的電氣和電子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都會產生電磁場,它們以電磁波的形式傳播到空間,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某些電子設備產生干擾甚至使其損壞,同時也會作用于生物體及人體,使之受到危害。電磁輻射是一種重要的能量流污染,被譽為“隱形的殺手”。
電磁輻射的來源不是唯一的。按來源路徑可將其分為天然和人為兩種。天然的電磁輻射主要來自地球的輻射、太陽熱輻射、宇宙輻射、雷電等。人為電磁輻射污染主要是放電所致,是產生電磁輻射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1)高頻感應加熱設備,如高頻淬火、高頻焊接、高頻熔煉等,它們在工作時產生較強大的電磁感應場和輻射場。(2)高頻介質加熱設備,如塑料熱合機、高頻干燥處理機、介質加熱聯(lián)動機等。這些設備在工作時引發(fā)的電磁輻射比較嚴重。(3)醫(yī)院等處短波、超短波理療設備的廣泛使用產生了一定的電磁輻射污染。(4)微波加熱與發(fā)射設備,天線系統(tǒng)的旋轉會產生電磁輻射。(5)無線電廣播與通信在定向工作狀態(tài)下所造成的電磁輻射污染,其半徑可達數(shù)千米之遠。(6)電視、微波爐、
2、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分析
2.1危害機理分析
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適量的電磁輻射能促進生物生長,給生態(tài)以平衡,給人體以健康,造福于文明世界;超量的電磁輻射則會破壞生態(tài)的平衡,有損人體健康。在電磁作用的機理中,人體是導電體,在受電磁輻射的情況下會產生電磁感應,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積。電磁感應可使非極性分子的電荷再分布產生極性,同時又使極性分子再分布,即偶極子的生成。偶極子在電磁場作用下的取向將導致生物膜電位異常,從而干擾生物膜上受體的表達酶的活性,導致細胞狀態(tài)及功能的異常。電磁輻射還會使生物膜功能紊亂,甚至破壞會抑制細胞活性。
2.2 電磁輻射對人體機能危害分析
2.2.1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
用脈沖微波照射數(shù)分鐘,可使沉睡和麻醉的貓驚醒過來,并進入興奮狀態(tài)。
用微波照射動物,動物表現(xiàn)出自發(fā)動作增加、辨別能力變差、行動遲緩、條件反射減弱。如頭痛、頭暈、全身無力、易疲勞、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等。腦電圖檢查,會發(fā)現(xiàn)慢波增多。微波輻射可以改變血腦屏蔽功能,使某些小分子物質透過血腦屏障。血腦屏障是控制血和腦之間的物質通道。
2.2.2 對心腦血管的影響
長期接觸低強度電磁輻射后,人體有心音壓低和正界位移等癥狀。微波工作者有心動過緩和心動過速等現(xiàn)象。心電圖檢查可發(fā)現(xiàn)心房心室傳導時間過長,少數(shù)人有房室傳導阻滯,出現(xiàn)T波壓低,ST波下降等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現(xiàn)象。心血管主要呈迷走神經占優(yōu)勢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壓偏低,心動過緩。
2.2.3對生殖系統(tǒng)的影響
微波輻射能抑制精子的產生,所以可以導致暫時性不育癥,如照射過久,則會引起永久性不育,電磁輻射也可以使男性陽萎。對女性,會使經期紊亂,孕婦多流產,甚至死胎、畸胎。
2.2.4對眼晶體和視網(wǎng)膜的影響
功率密度與形成白內障的時間的閾值不是直線的,在每一個頻率照射兔眼似乎都需要一個微波功率密度的閾值,低于這個閾值,即使連續(xù)射也不造成眼睛損傷。在500 MHz以上,白內障形成的最小功率密度約100 mW/cm2,重復照射為80 mW/cm2低于500 MHz的頻率引起眼睛損傷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全身照射不產生白內障。
3、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護對策
3.1屏蔽與接地防護
3.1.1單元屏蔽與接地
(1)振蕩回路的屏蔽。高頻焊接、高頻熔煉等加熱設備,一部分產品的電容器置在機箱外,成為一個強輻射源;幾乎所有感應加熱設備的振蕩箱門在夏天由于散熱的需要而打開,從而形成電磁泄漏。為此,必須對上述單元進行屏蔽。屏蔽一般采用銅、鋁等板材或網(wǎng)材進行全封閉,要求屏蔽材料各部件的電氣聯(lián)接性能要好,采取單獨的多點接地。同樣,對于大功率的發(fā)射機而言,振蕩元器件、工作電路應采用金屬屏蔽罩屏蔽起來。
(2)高頻輸出變壓器的屏蔽。對于裸露在機箱外的調頻輸出變壓器,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屏蔽裝置,例如圓柱型屏蔽罩、鳥籠式屏蔽罩、方箱式屏蔽罩等。這些屏蔽罩一般均用銅網(wǎng)做成屏蔽罩體,用銅條做成屏蔽罩體的支架,兩者妥善聯(lián)接并多點接地。
(3)輸出饋線的屏蔽。高頻淬火、高頻焊管等設備,其饋線距離工人操作部位很近,往往形成強輻射。屏蔽措施主要有二種:其一,用鋁薄板(或銅、鐵等材質)做成圓筒形屏蔽筒,將高電位傳輸線屏蔽在正中央,而冷極用屏蔽筒代替并妥善接地;其二,采用同軸線,同軸線的外導體接輸出零電位(冷極),內導體接輸出高電位(熱極),利用外導體起屏蔽作用。
3.1.2整體屏蔽與接地
根據(jù)工藝條件或具體操作要求,整體屏蔽方案有兩種:(1)設備整體屏蔽。對某些射頻設備,比如半導體外延爐、微波爐、高頻焊接等設備,可以采用金屬板或網(wǎng)制成屏蔽小室,將上述設備屏蔽起來;也可以采取將某一臺設備隨機型屏蔽起來。(2)屏蔽操作室。該辦法是對作業(yè)人員進行整體屏蔽,即用金屬網(wǎng)(個別有用金屬板的)做成六面體的屏蔽室,將所有控制部分均引入屏蔽室內,作業(yè)人員在屏蔽室操作。
3.2吸收防護
應用吸收材料作為防護措施,一般都用在微波防護方面。在微波場源的周圍,或需要防護的環(huán)境四周,設置吸波材料或裝置,可以大幅度地將微波輻射場強衰減下來,達到防護的目的。目前,國產吸收材料較多,主要是由各種塑料、橡膠、膠木、陶瓷等基材中加入鐵粉、石墨、木材等研制而成。
3.3合理設計建筑結構與綠化
開展具有衰減電磁波功能的建筑結構的研究,是一個新興的研究課題,隨著城市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通過對建筑結構科學設計、城市布局合理規(guī)劃以及加大城市綠化面積等,均能起到減少電磁輻射危害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殷建華,張健.北京市局部地區(qū)電磁輻射監(jiān)測結果分析[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4):1346-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