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夢
大漢公主劉解憂,出生于楚地,是西漢皇族的嫡系后代。劉解憂祖父是劉戊,劉戊的爺爺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劉邦當(dāng)皇帝之后,分封同姓王,劉交被分封到楚國舊地,是為楚王,傳到劉戊已經(jīng)是第三代了。這個劉戊缺乏政治頭腦,漢景帝繼位不久,就在同姓王的煽動下參與了“七國之亂”,起兵反叛朝廷,很快兵敗身亡。從此,解憂公主和她家人成為罪臣眷屬,長期受猜忌和排斥。劉解憂出生后,家人為之取名解憂,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扭轉(zhuǎn)這無窮無盡的苦難。
漢武帝當(dāng)政后,為了專心對付匈奴,漢朝對西域諸國采取和親政策。在劉解憂之前,他的堂姐劉細(xì)君先被選中嫁到西域烏孫王國。劉細(xì)君也是罪臣的后代,父親江都王劉建,同樣是七國之亂的參與者。細(xì)君公主前往烏孫國和親,僅僅過了四年便在郁郁中辭世,時年25歲。史書沒有記載死因,但是在后人看來,劉細(xì)君定是死于無盡的鄉(xiāng)愁。
班固撰寫的《漢書》,留下了細(xì)君公主唯一一首詩——《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yuǎn)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
劉解憂在楚地長到16歲,朝廷來了懿旨,要從皇族里選拔一位年齡合適、品貌出眾的女孩作和親使者,前往遙遠(yuǎn)的烏孫國。于是,劉解憂終于有機會從蠻荒的楚地回到長安。劉解憂回到了繁華都城,從罪臣家眷一變而成為漢朝公主,這種身份的改變,當(dāng)然是出于政治需要。和親是國家行為,如果沒有顯貴的身份,會顯得沒有誠意。但是這一次劉細(xì)君被選中,劉解憂落選了。
命運之輪的旋轉(zhuǎn)并沒有就此停住。落選的劉解憂留在了長安,一待就是四年多。繁華的長安城,讓這個不知人間憂愁的小女孩忘記了家族黑暗的過去,也不去擔(dān)憂不知走向何方的未來。
細(xì)君公主死了,大漢王朝的和親還要繼續(xù)進行,于是,17歲的解憂公主踏上了漫漫黃沙路……
都城長安朱雀大街,和親隊伍浩浩蕩蕩,樂隊的轟鳴和如潮般的人聲,淹沒了解憂公主無聲的啜泣。
就這樣,解憂公主做了烏孫國王軍須靡的右夫人。
很難想象她的適應(yīng)過程,語言不通,習(xí)俗不同,更重要的,是跟夫君毫無感情。做了右夫人之后,劉解憂對軍須靡異乎尋常的冷淡,不給他任何產(chǎn)生感情的機會!她以為嫁了就可以了,就可以牽制匈奴不再冒犯漢朝??墒撬涣私庹蔚碾U惡,同時來到烏孫國和親的匈奴公主左夫人,很快獲取軍須靡的心,又生了兒子泥靡。一下子,烏孫國原本平衡的國策倒向了匈奴……
接下來,軍須靡死了,由于泥靡太小,軍須靡的弟弟翁歸靡繼位。解憂和匈奴公主按烏孫國習(xí)俗,再嫁翁歸靡。
此時的解憂,經(jīng)歷了痛苦、絕望,她一定知道劉細(xì)君——她的堂姐的慘痛人生。史書上不會記載她的性格,但是我們認(rèn)為解憂公主一定比細(xì)君公主堅韌,她有一個強大的內(nèi)心世界!痛過之后,解憂公主決定重新面對生活。她把無盡的痛苦深深埋藏,開始放眼天下的風(fēng)云變幻,
她開始主動學(xué)習(xí)烏孫國的為了大漢朝,解憂再一次接受屈辱……
泥靡綽號狂王,很多行為不可理喻。娶得解憂后,把折磨她當(dāng)做樂趣,即使解憂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他也不肯放手,他把自己和母親的痛苦加倍報復(fù)在解憂身上……
如果說劉細(xì)君是一位吟風(fēng)弄月的弱女子,那么劉解憂就是叱咤風(fēng)云的女中豪杰。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她要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
機會恰好就來了。公元前53年,漢朝使節(jié)魏和意和副使節(jié)任昌到達烏孫。劉解憂趁機告訴二人,狂王泥靡是烏孫王國的災(zāi)難,要求誅殺。
計謀已定,就在酒宴之上,正在把酒言歡,魏和意命武士拔刀砍向泥靡,泥靡把頭一偏,刀鋒偏下砍中肩部。泥靡負(fù)痛逃出,上馬狂奔而去。泥靡的兒子細(xì)沈瘦得知事變消息,立刻集結(jié)兵力將劉解憂、魏和意跟任昌團團包圍在赤谷城(今新疆伊寧市)。圍困了數(shù)月之后,西域都護鄭吉的救兵趕到,細(xì)沈瘦解圍撤退。
可是解圍歸解圍,西漢朝廷并不打算跟泥靡決裂。劉解憂看到的是一個虐待狂,一個給自己帶來無盡痛苦的男人;漢朝廷需要的是一個愿意臣服的國王,至于他的個人品質(zhì),跟政治博弈并無關(guān)系。
事變之后,西漢朝廷派中郎將張遵從長安趕到西域,給受傷的泥靡送來藥品,賞賜他金銀綢緞,同時下令逮捕魏和意、任昌,用鐵鏈鎖住脖子,送上囚車,押解回首都長安,處斬。
事情發(fā)展到這一地步,真是一地雞毛。語言,熱情靠近心寬體胖,號稱“肥王”的翁歸靡。沒過多久,翁歸靡便瘋狂迷戀上這個聰穎機智的漢朝公主,對她言聽計從。劉解憂,以最快的速度參與到烏孫國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決策中來,她以先進的漢朝制度管理烏孫國,效果很快就顯現(xiàn)出來,烏孫國上下一片贊美之聲……這期間,解憂為翁歸靡生了三個孩子。
聽到烏孫國這些變化,匈奴單于坐不住了,他要挾翁歸靡交出漢朝公主解憂,否則兵戈相見……
“夫人,這如何是好?”肥王翁歸靡踱著步子,搓著手問解憂?!八臀胰バ倥?,保烏孫國平安嗎?”解憂試探性地問。“不可能!”肥王大聲道?;蛟S是肥王對解憂的感情,也或許是仗義,翁歸靡寧可與匈奴兵戎相見,也沒有交出解憂。
解憂被翁歸靡感動,不能置烏孫國于危險中,于是她火速上書漢朝,請求援助。此時的漢昭帝劉弗陵接連生病,隨之駕崩,哪里顧得上萬里之外的解憂公主?
終于等來了轉(zhuǎn)機。烏孫國一方面與匈奴周旋,一方面不斷上書漢朝,漢昭帝駕崩,漢宣帝繼位。兩年后,漢朝派?;輲Пг?,翁歸靡親自出戰(zhàn),匈奴大敗……
安寧的日子總是太快,沒有多久,翁歸靡也去世了。按照烏孫舊俗,解憂公主得嫁給仇人匈奴公主的兒子,她的繼子泥靡!解憂不想這樣,她想回到故土,回到日思夜想的長安城。但是解憂不屬于自己,從離開長安的那一天開始,不,從出生那一刻,帝王劉家的女子注定身不由己。
當(dāng)年,肥王翁歸靡跟匈奴夫人生下兒子烏就屠(烏就屠跟泥靡是堂兄弟),當(dāng)泥靡受傷時,烏就屠跟各大酋長魂不附體逃到北方山中,宣稱母親娘家的匈奴軍隊馬上就回來救援。消息傳播出去之后,很多人前來投奔或宣布?xì)w附。不久,烏就屠發(fā)動奇襲,斬殺泥靡,登上烏孫王寶座。
烏就屠的舉動,明顯是打了西漢朝廷的臉。消息很快傳到長安,朝廷立即派將軍辛武賢,率軍一萬五千人進駐敦煌,開鑿?fù)ㄍ_布泊東邊的運河,囤積糧秣,準(zhǔn)備西征。
當(dāng)初,劉解憂遠(yuǎn)嫁烏孫國的時候,陪嫁隊伍中有一個名叫馮嫽的侍女。馮嫽受過教育,能夠撰寫文書,了解中原和西域各國的事物,來到烏孫國之后,曾經(jīng)數(shù)次“持節(jié)”,代表解憂公主出使西域各國。由于杰出的外交才能,各國對馮嫽心悅誠服,稱她“馮夫人”。當(dāng)年,馮嫽嫁給烏孫王國右大將為妻,而右大將跟烏就屠是好朋友。于是,西域都護鄭吉請馮嫽出面規(guī)勸烏就屠,說:“你枉殺泥靡,鑄下大錯,如今朝廷大軍已經(jīng)出動,你必敗無疑,不如及早歸降?!睘蹙屯缆勓源笃鹂只?,說:“我愿意讓出王位,但求封我一個低一級的名位,使我有個立足之地?!?/p>
各種情報蜂擁到長安,該如何應(yīng)對?幸運的是,混亂的西域政局遇到的是明理慎重的漢宣帝劉詢。面對亂局,劉詢立即征召馮嫽到長安,親自詢問烏孫國的實際情況,隨后任命竺次、甘延壽分別擔(dān)任正副使,護送馮嫽返回烏孫國。
回到西域,馮嫽坐錦車,持節(jié),召喚烏就屠一同來到赤谷城,正式封元貴靡(劉解憂所生)當(dāng)烏孫國大國王,烏就屠當(dāng)烏孫國小國王,大國王元貴靡轄六萬戶,小國王烏就屠轄四萬戶。烏孫王國就此一分為二。
兵不血刃,一團亂麻的局面就這樣解決了,辛武賢的一萬五千大軍還沒有出塞,就班師回朝了。
以上的事情發(fā)生在公元前53年。公元前51年,元貴靡病死,他的兒子星靡繼承烏孫國大國王王位。此時,解憂公主年已七十。一生嫁了三個丈夫,均已去世,如今兒子也死了,遲暮之年,對故土的思念愈加強烈。于是上書漢宣帝,希望自己能夠在有生之年回到故土。漢宣帝對解憂公主人生際遇非常感佩,很快派使者把她接回長安,以皇室公主的規(guī)格禮遇解憂。又過了兩年,解憂在長安病逝。漢宣帝下詔,以公主禮儀安葬。相比細(xì)君,解憂的結(jié)局可謂喜劇,可是這喜劇,是用多少血淚凝結(jié)而成!當(dāng)年明眸皓齒,二八年華,紅顏醉人,在異域為漢朝奉獻了青春,身體力行五十年,回到長安,已是白發(fā)皤然的老嫗,怎不令人悲從中來?
史書明確記載,解憂公主逝于長安,且以公主禮儀安葬。可是葬在何處卻沒有交代。寬廣的長安地面,有皇陵無數(shù),卻沒有給解憂公主留下一處小小的墳塋。
白云千載空悠悠,或許,這樣的空白,更能引發(fā)后人無盡的遐思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