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昆
[摘要]:隨著社會進步,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葡萄的需求量也在增大。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量,葡萄種植戶同時也擴大了種植面積。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是影響葡萄產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闡述葡萄病蟲害的種類及成因,在此基礎上指出防治要點。
[關鍵詞]:葡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技術要點
[引言]: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葡萄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水果。葡萄本身就有很多功能,不僅僅能美容養(yǎng)顏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還可以通過加工生產制造出各種農產品,像葡萄酒這些產品,就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但是葡萄在種植的過程中,會受到病蟲害的影響,這些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葡萄的產量,而且還會對葡萄本身的質量造成嚴重破壞。本文主要針對當前葡萄種植期間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對所采用的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1葡萄常見的病蟲害
1.1葡萄霜霉病
較高溫度下容易誘發(fā)葡萄得霜霉病,葡萄樹開始受害時最明顯的癥狀就是:葉面出現(xiàn)油漬形狀般的小斑點,小斑點慢慢擴大以后出現(xiàn)淺黃色多角斑點,進一步變成褐色,導致葉子枯萎。如生長環(huán)境濕度比較高,葉面產生病變部分斑點還會出現(xiàn)1層白色霜霉層,再逐漸變?yōu)樽兒稚煽荨?/p>
1.2葡萄毛氈病
葡萄毛氈病主要是因為壁虱成蟲在葡萄芽和葉片過冬,第二年春天隨著葡萄幼芽的發(fā)出,從芽內移到葡萄嫩葉背部的絨毛內潛伏,在吸食嫩葉汁液時刺激葉片產生絨毛,對葡萄產生為害。葡萄毛氈病的特點是為害葉片、幼果和花梗,初期是在葡萄葉片背部產生小白色斑點,逐步演變成葉片背部鼓起泡型,葉片背部絨毛增多,由白色變成褐色,最后變成暗褐色,嚴重時會導致葉片萎縮。如果葡萄枝蔓被破壞,則會形成腫瘤狀,枝蔓表面會形成龜裂紋路。
1.3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被稱為萎縮病,是我國葡萄種植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病蟲害常見病之一,幾乎所有葡萄種植區(qū)中都會發(fā)生。這種病主要會傷害葡萄植株中最為嬌嫩的部位,比如果實、果梗、葉片、葉柄、卷須等,葉片會出現(xiàn)大紅褐色、黑褐斑點,葉脈病斑呈現(xiàn)灰色或灰褐色。
1.4葡萄二星葉嬋
葡萄二星葉嬋屬于同翅目葉蟬科。體長2~2.5mm,連同前翅3~4mm。全身呈淡黃白色,眼睛是復眼黑色,頭頂處有2個黑色圓斑。中國葡萄產區(qū)均有發(fā)生。寄主于葡萄、蘋果、梨、桃花卉。成蟲和幼蟲喜歡依附在葉背面吸取汁液,致使葉面出現(xiàn)白色小斑點。嚴重時葉色蒼白,以致焦枯脫落。
1.5葡萄透翅蛾病
葡萄透翅蛾病主要是幼蟲寄生在葡萄的枝干和樹蔓中過冬,在第二年春天合適條件下生長,長到一定程度時開始侵蝕葡萄植株的老蔓和主干,侵蝕方式是往返侵蝕,導致侵蝕部位呈大腫瘤狀,造成葡萄營養(yǎng)不夠。枝干在營養(yǎng)不充分的情況下容易被風折斷,主枝在被侵蝕后造成葡萄果實的散落,影響葡萄產量和葡萄主干的生長,也會影響第二年葡萄的生長和產量,嚴重影響葡萄種植地區(qū)的生態(tài)平衡。
2綠色防控技術
2.1加強栽培管理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危害能力,減少病蟲基數,這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許多病蟲都在果、枝條、卷須和樹葉上越冬,這些器官常殘留在株上或掛在卷死上或落在地面上,如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等和葡萄斑葉蟬、葡萄透翅蛾、葡萄天蛾、葡萄虎蛾以及葡萄虎天牛等。冬季修剪時,要盡量剪除這些病蟲枝蔓,修剪后,把這些殘體清除出果園,集中燒毀;冬季翻地,可將一些地里越冬病蟲除掉,如葡萄白腐病、金龜子類和葉甲類等病蟲害。結合施肥,可以減輕病蟲來源,而葡萄植株的養(yǎng)分,主要靠冬季施的有機肥即基肥。如果植株不施肥,必將削弱樹勢,減輕抗病力,炭疽病、褐斑病發(fā)生的機會就多,危害就重。由于需要鉀肥量大,如能適當施用,既能改善果粒質量,對植株有利,又能提高抗病能力,搞好果園排水設施,減少果園積水和果園空氣濕度能使病菌不易蔓延至周圍,也能營造出不利于各種病蟲發(fā)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情況,適當留結果母枝,使新梢能均勻地分布于架面。陽光能充分照射植株,這就減少了各種病害的誘發(fā)。同時還要及時進行打副梢、綁蔓等,這項作業(yè)最好在噴藥前進行,能使藥液充分地分布在植株各個部分;成年樹早春刮樹皮,可以將一些害蟲除去,如蚧類,刮后噴石硫合劑,可以徹底把蟲子殺死,也可兼治褐斑病菌過冬的分生孢子。
2.2改善棚室生態(tài)環(huán)境,抑制病蟲害發(fā)生
每種病蟲害的發(fā)生對環(huán)境都有一個特定的要求,生產中可通過隨時通風換氣,改善棚內的溫濕度,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害生存與發(fā)生和繁殖的環(huán)境條件,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棚內覆黑地膜,可以降低棚內相對濕度,大大減輕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等的發(fā)生;而且覆黑地膜創(chuàng)造了不利于雜草生長的環(huán)境,對雜草的控制效果極佳。但使用黑地膜會出現(xiàn)燒枝或燒芽現(xiàn)象,因此,在生產中建議在發(fā)芽后使用,且要保持棚內濕度,同時注意觀察棚內溫度,當溫度大于30℃時,及時通風降溫。
2.3選用合適的綠色防控技術
2.3.1農業(yè)防治。在進行病蟲害治理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除病蟲害,而且還需要保證葡萄本身的質量。針對這些,相關的研究人員研究出了綠色防控技術,對葡萄病蟲害的治理,進行了科學的防治。其中應用最多的就是農業(yè)防治,可以采取種植一些脫毒苗木,搞好果園清潔工作,改善架面通風透光條件,加強肥水管理,做好深翻和除草等措施,非??茖W環(huán)保,綠色健康,還可以有效保證葡萄本身的產量,促進農業(yè)的發(fā)展,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2.3.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也是一種非常成功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操作比較簡單,效果也非常明顯。主要是利用病原以及害蟲對溫度的特異性反應,來進行治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誘殺;熱處理;覆蓋阻隔;套袋。
2.3.3人工和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在葡萄上,主要是利用昆蟲的假死性,對害蟲進行撲殺,可以通過搖動枝葉,或者是人工檢查的防治來進行捕捉、收集,并進行相應的處理,但是操作很麻煩,效率也非常低。生物防治的方法非常迅速,可以保證葡萄質量,也不會產生副作用,長期防治,目前被廣泛采用。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讓葡萄產量得到提高,綜合防治技術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葡萄病蟲害的種類過多,使其不能采取單一性的防治措施。所以,合理化綜合防治技術的實施,可有效降低病蟲害現(xiàn)象的發(fā)生,提高葡萄的產量與質量,促進其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惠芹.淺析有機農業(yè)及有機葡萄病蟲害防治[J].農業(yè)與技術,2015,(09).
[2]張飛躍.無公害鮮食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新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19):150-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