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摘要】:當前形勢下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的產生,對我國的農業(yè)生產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使得人們的健康狀況受到了潛在威脅。針對這種情況,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修復技術予以應對?;诖?,本文就土壤重金屬污染及修復技術展開論述,以便為我國土壤狀況的改善提供參考信息,滿足農業(yè)生產活動開展要求。
【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農業(yè)生產活動
注重土壤重金屬污染及修復技術探討和分析,有利于保持土壤良好的實踐應用效果,從而為農業(yè)生產計劃實施提供保障。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有效分析并加以總結,運用針對性強的修復技術進行處理,使得生產實踐中所需的土壤潛在應用價值得以提升,避免對人們的健康安全造成不利的影響。
1、 土壤重金屬污染探析
實踐過程中若鋅、鐵、錫、鉛、鎘、錳銅等元素的密度超過了4.5h/cm3,則可視為重金屬元素。在這類元素的作用下,若其富集能力、生物毒性對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則會引發(fā)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影響著土壤的實踐應用效果。當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分布情況有所不同,則對土壤環(huán)境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所造成的影響也有所差異。同時,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重金屬,若其分布狀態(tài)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加劇其毒性,需要在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中給予這種情況必要的關注。
在開展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其污染來源。具體包括:(1)實踐中的大氣污染。在電力、冶煉等工業(yè)生產活動開展中,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燒會使Hg,Cd,As等重金屬元素進入大氣中,引發(fā)了大氣污染問題。在此期間,因沉降因素的影響,會會產生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2)實踐中的污水灌溉。當未經(jīng)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到河流中用于農業(yè)灌溉時,也會導致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的發(fā)生;(3)實踐中的采礦及冶煉。在采礦及冶煉生產活動開展中,會產生工業(yè)廢水、廢渣,從而對相應區(qū)域的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加大了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發(fā)生率;(4)實踐中的農藥、化肥的使用。在片面追求高產、增效的農業(yè)生產計劃實施中,若使用了超標重金屬的農藥、化肥,則會給使土壤產生重金屬元素污染問題。
若重金屬元素通過植物長期蓄積在食物鏈中,將會對土壤、農作物、人類健康等造成不利的影響。當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蓄積到一定程度,則會對植物產生毒害作用,導致植物代謝紊亂,生長發(fā)育抑制,生長狀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土壤重金屬污染也會影響土壤微生物生長,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最終影響土壤生態(tài)結構和功能的穩(wěn)定性;若土壤重金屬污染對農作物、農產品等造成影響時,可能會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使得人體中的代謝途徑、生理機能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人體中毒事件的發(fā)生。這些方面的不同內容,客觀地說明了土壤重金屬污染所產生的危害。因此,需要注重與之相關的修復技術使用,實現(xiàn)對這類污染問題的科學處理。
2、 重金屬污染后的土壤修復技術探析
2.1實踐中的物理修復技術
在應對重金屬污染問題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土壤修復狀況良好性,則需要加強物理修復技術使用。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2.1.1淋洗技術。該技術實踐應用中的原理為;通過對受到重金屬污染土壤實際情況的深入分析,選用適量的水或其它溶劑,對土壤進行沖洗處理,使得土壤中所含的重金屬能夠溶解到溶劑中,進而實現(xiàn)對重金屬元素的有效去除,促使經(jīng)過沖洗處理后的土壤能夠得到再次利用。實踐中由于淋洗技術的成本經(jīng)濟性良好,使得其在重金屬污染后的土壤修復處理中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且需要在有效的淋洗劑支持下,增強受到污染后的土壤修復處理效果。但是,這種方法使用中需要耗費較多的水。若實踐中運用不當,會加劇含重金屬廢水的污染,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慎重使用。
2.1.2固化-穩(wěn)定化技術。采用固化穩(wěn)定劑將土壤中重金屬包被起來或是吸附絡合的技術稱固化穩(wěn)定化技術,這種技術可以降低重金屬對生物的毒性并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且成本低,所以對大面積的重金屬污染土壤進行修復時,常會涉及該技術。實踐中運用固化-穩(wěn)定化技術對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處理時,應重視性能可靠的固化穩(wěn)定劑使用,使得經(jīng)過處理后的重金屬能夠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2.1.3熱解吸技術。該技術使用中需要對受到重金屬污染影響的土壤進行加熱處理,且隨著溫度的升高,能夠實現(xiàn)重金屬與土壤的有效分離,并對分離后的氣態(tài)重金屬進行收集處理。但是,該技術應用中存在著成本高的問題,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合理使用。
2.2實踐中的化學修復技術
基于化學修復技術的重金屬污染后的土壤修復處理,可從這些方面入手:(1)加強電動修復技術使用,使得電極作用下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能夠發(fā)生遷移。并聚集在電極周圍,從而實現(xiàn)對重金屬的科學處理;(2)合理使用有機質改良修復技術。由于重金屬離子能夠與有機質中的腐殖酸,腐殖酸發(fā)生絡合反應,使得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生物毒性作用減少,并形成穩(wěn)定的沉淀產物進行處理。
2.3實踐中的生物修復技術
在對受到重金屬污染影響的土壤進行修復處理時,若使用生物修復技術予以應對,可增強土壤修復效果。具體表現(xiàn)為:(1)通過對植物提取修復技術的合理使用,能夠將富集在植物中的重金屬去除掉,避免受到重金屬污染影響。實踐中需要選擇有效的植物方可進行重金屬針對性的提取處理;(2)在微生物修復技術的支持下,通過改變土壤中重金屬的形態(tài),使其毒性降低,進而實現(xiàn)對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收集處理,使得受到重金屬污染影響的土壤修復處理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有效的修復技術支持下,能夠實現(xiàn)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科學處理,使得土壤實踐應用中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未來開展有關土壤方面的研究工作時,需要對與之相關的重金屬污染及修復技術研究更多的重視,使得我國不同區(qū)域的土壤應用狀況得以改善,從而為我國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董文洪,楊海.土壤重金屬污染及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化學試劑,2016(12):1170-1174.
[2]王敬婼,王溫澎.土壤重金屬污染現(xiàn)狀及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6(17):193-196.
[3]黃占斌,焦海華.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技術[J].自然雜志,2012(06):35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