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在不斷加快,我們對于自然資源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合理的利用科學手段進行資源的管理,對于推進城市風景園林的建設至關重要。作為城市建設的一部分,風景園林是保護動物的多樣性,維護城市生態(tài)的平衡,保護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建設成果。本文對于城市風景園林的設計以及園林植物保護進行了一些看法的闡釋,希望對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風景園林設計;病蟲害;植物保護;樹種
伴隨著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建設也加快步伐,緊跟時代,每年的綠化面積數在不斷上升,上升的數目也是驚人的,這不僅展示了我們國家的富強,也展示了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生態(tài)平衡的建設,可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此同時,伴隨著綠化的進行,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以及對園林植物日常的養(yǎng)護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1園林設計與植物保護的現狀
1.1對植物的日常養(yǎng)護
澆水是植物獲取水源的第二方法,除了自然界的降雨,城市內的植物很難受到其他的灌溉,其接受營養(yǎng)的渠道目前只有自然的恩澤以及人為的養(yǎng)護。由于城市內的植物多數在露天環(huán)境下生長,因此對于水源的汲取量需要進行把握。對于植物正常的生長澆水的量是很重要的,過多頻繁澆水或每次澆水過量,對植物的損害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相對來說,讓植物稍微干旱幾天,它卻不會死掉,有的植物甚至大半年沒有水也能活著。澆水也要選擇最佳的時間:最好是在早上9點前進行澆水,要避免在晚上澆水,因為這樣土壤的水分不能散發(fā),水也可能殘留在葉面或植株上,容易造成根腐病或葉腐病等,容易誘發(fā)真菌感染。不過如果是炎熱的夏季,晚上溫度依舊很高,那么就可以在傍晚或晚上澆水,避免在中午澆水[1]。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季節(jié)和當天的天氣狀況來分析。進行澆水還需要澆透,如果我們在澆水過程中只是讓表面的土壤濕潤就不澆了,其實這樣對植物損害是非常大的,因為拿點水只夠表面的土壤濕潤,根系都吸收不到水分,容易造成黃葉和枯萎病。所以每次澆水要澆透,避免澆半截水,如果一些工作人員有這些澆水毛病,就要及時糾正過來。在對城市內的綠化進行澆灌時,需要注意不要影響車輛通行,在施工時要選擇占道工作。
施肥對植物的生長起到提供豐富營養(yǎng)的作用,不同的養(yǎng)料對應不同的植物,如何正確施肥確保植物的生長質量我們進行了分析。肥料的選用要相互結合,一般情況下采用有機肥,并采取化學肥料輔助實施。施肥也要講究數量多少,是否采取一次性施肥方式要看地塊情況。對于不同土壤的質地,黏土土質能夠很好的留住營養(yǎng),即使不能及時施肥也不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但是對于一些土壤質地較為輕的,屬于沙型地質,吸收能力快但是流失營養(yǎng)的能力也很快。對肥料的保持功能較差,對于此種土質可進行多次施肥,少量多次的辦法。施肥的方法也要講究,在道路兩側多為高大樹木,在施肥時,需要把肥料放置在樹木周圍,切記靠近樹木中心,施肥完成后需要覆蓋一層土壤,可以與澆水相互配合。
1.2園林植物搭配設計
進行科學的園林植物搭配設計,遵循相生相克的原理,可減少病蟲害的流行,生物之間存在一條復雜的生物鏈,植物正常的生長過程中會存在一些根部或者葉子的毒素分泌,對于周圍植物的影響較大,可能會造成周圍植物的損傷甚至死亡,因此在園林植物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每種植物的特性進行分析,進行科學的搭配,減少植物病蟲害現象的出現。對于植物栽種的密度也需要進行計算,植物密度設計的合理與否關系到植物生長汲取的養(yǎng)分以及吸收陽光的面積[2]。對于城市的草坪進行規(guī)劃的過程,通常情況下是采取大面積種植的辦法,這是對于提高植物綠化的質量進行提高的有效方法,并且有利于后期進行造型設計,美化城市環(huán)境。但是,如果盲目的進行栽種,不僅浪費了草木,減小了植物生長的空間,并且難以獲得充足的水分和陽光,就會加快病蟲害的出現,使得植物生長的周期延長,因此在進行栽種時,需要進行合理的計算和規(guī)劃,在后期護理過程中,注意及時修剪,促進植物生長的正常機能運行。
2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以及園林植物保護
2.1 城市園林風景設計與保護
在現代化城市中,人們已經習慣了在城市建設中出現園林風景的景致。這種小清新的風格是一個城市現代化風景中靚麗的一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為了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計劃的深化落實的結果。這種園林能夠豐富城市的生態(tài)物種多樣性并且能夠保持維護城市環(huán)境的健康和清潔,是一種都市人離不了的健康環(huán)境。這是一種保護,是一種人在自身城市發(fā)展和經濟發(fā)展當中對于城市的保護。這樣人和自然才能更進一步的和諧發(fā)展,所以將城市園林風景設計納入城市發(fā)展計劃當中是一項非常重要非常緊迫的計劃。
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中,城市化園林風景設計和園林植物保護現狀都還是兩個新鮮的名詞。至少很多非專業(yè)人士并不熟悉這種情況。在城市建設未來規(guī)劃中,應該更加注意和注重動植物的搭配情況以及生態(tài)結構的合理性。眾所周知,因為不同的植物有著完全不同的生長條件,并且也需要完全不同的生長要素。這樣就需要對于城市園林的風景設計有一個總體的規(guī)劃和方案,必須注意當地氣候,注意植物的成活率。這樣才能真真正正的將園林植物保護和城市園林風景設計落實到實實在在的地方。
2.2利用當地自然因素并加以整理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從北國到南境,地理氣候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造成我國的不同地域和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千差萬別。每一個區(qū)域都有著屬于其自身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環(huán)境。氣溫不同,溫差不同,降水量不同,降水月份不同,甚至是光照溫差,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區(qū)域。植物卻偏偏是一種對于這些因素非常敏感的物種。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為枳。所以當地政府在進行資源資源利用的時候就要引導當地的居民對自身所在地的自然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這樣就會有一些豐富的自然資源能夠被利用起來然后城市得到發(fā)展。當然在利用的同時也要對這些自然資源進行保護。這樣才能夠為當地的發(fā)展提供需要,對于后期的資源提供有效數據。
2.3將方案投入到實踐中去檢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條在園林設計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個園林設計方案具體落實到地面之前,有關的方案應該得到方方面面的認可,也就是得到當地居民群眾和專家等等的個人和團體認可,這樣才能夠在本城市的決策會議中通過。決議通過之后,才能夠逐步的投入到實踐中去[3]。政府在引導居民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一定要善于發(fā)現問題善于提出錯誤,并且善于尋找正確的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有關的負責人需要勇敢的承認錯誤,而不是為了面子堅持將錯誤的方案進行到底。我國是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唯有任何一個公民都本著主人的身份投身于當地城市建設中,才能更好的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2.4妥善處理園林植物種群機構間關系
園林植物之間也有一種相生相克的關系存在。對于園林植物之間的這種關系就需要進行妥善處理,需要更好的把握。如果將兩種相克的植物,甚至是將更多種相克的植物放在一個區(qū)域或者是進行一起種植,這就會產生非常難以設想的后果。這樣的結果非常不利于城市園林植物種群的成長。兩種或者多種的相生關系的植物種群放在一起的話也會產生影響,這則是一種良性的影響。這些植物之間能夠相互促進,相互增長,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所以在城市園林風景設計和園林植物保護種植的時候要格外的注意這種植物群落之間的相生關系和相克關系。在設計的時候,更要遵循植物種群之間的結構。在對植物進行保護的時候更要遵循植物種群之間自然的共生關系或者是競爭原則亦或是循環(huán)原則。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問題,想要做到這些關系和諧共處就要合理的搭配,因地制宜。這樣才能讓城市園林風景設計和園林植物保護的植物種群關系達到協調。構建一種穩(wěn)定而有序的安全生態(tài)體系,這樣才能促進城市的生態(tài)和諧,良好環(huán)境的發(fā)展。
總結
我們在城市園林綠化養(yǎng)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而且這個養(yǎng)護過程也是漫長的,不可回避的。但是為社會營造一個安全舒心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做好綠化的日養(yǎng)護,我們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用我們的工作技術回報相信我們的社會和人民。對于風景園林綠化的設計,需要科學的設計,進行研究計算后開始實施,并且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也需要結合實際,形成植物之間彼此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根據植物學的特性進行因地制宜,科學種植,將園林植物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我們作為城市園林設計和綠化養(yǎng)護的參與者,不僅要有強烈的榮譽感,也要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更好的建設自己的國家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參考文獻】:
[1]吳文翠,張成.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研究[J].現代園藝,2017,(2):111.
[2]鄭建忠,劉慧青.城市園林植物的養(yǎng)護[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7):2703.
[3]余孝衛(wèi).淺談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7,(8):145.
作者簡介:
王穎(1983.05- ),性別:女;民族:漢族;云南昆明人;學歷:本科;職稱:園林綠化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綠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