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成
在我國的古代史上由科舉中狀元的就很不容易,因為他們要苦讀詩書,要通過多次考試。而由狀元擔任宰相的也不太多,北宋時期的呂蒙正就是這樣的一個,由狀元而任宰相,而且一生中三次出任宰相,這樣的人就更少了。
據(jù)《宋史·呂蒙正傳》記載,呂蒙正的祖父呂夢奇是戶部侍郎,父親呂龜圖是起居郎。雖說應該是出身官僚家庭,但呂蒙正卻一點兒也沒沾上父親的光。因為他父親妻妾多,關系不好,而呂龜圖聽信了小妾的讒言,與嫡妻劉氏不和,竟然一怒之下,把劉氏及幼小的兒子呂蒙正趕出了家門。母子倆因而流落在外,生活窮困窘迫,劉氏決計不再婚嫁,一心撫養(yǎng)幼兒。幼年的呂蒙正非常懂事,在極為艱難的處境下發(fā)憤苦讀,決心憑借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夢想。
呂蒙正的機遇還是不錯的,他正處在北宋的初期。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突然去世,他的弟弟趙匡義搶先繼位,這就是宋太宗。這兄終弟及的做法打破了那子繼父位的傳統(tǒng)慣例,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宋太宗的繼位成為了當時輿論的焦點。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宋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的辦法,其中一項就是開科取士,以培植自己的官員隊伍。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宋太宗的主持下,舉行了科舉考試,而且擴大了規(guī)模,一次考試竟錄取了500名進士。數(shù)量之多,史無前例。而在這考試中,呂蒙正嶄露頭角,榮獲了第一名,成為了響當當?shù)臓钤?。此后他官運亨通,后來升任為宰相。
在封建時代,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作為臣子,誰敢得罪皇帝呢?而呂蒙正卻從不屈從皇帝,在用人上也是如此。有一次宋太宗要派人出使朔方,就讓宰相物色人選。呂蒙正很快就向宋太宗推薦自己認為合適的一個人,可是宋太宗對這人有成見,并沒有接受。幾天過去后,宋太宗又讓呂蒙正再推薦人,呂蒙正依然推薦的是那個人。宋太宗很不高興,心想,除了這人以外,難道朝中就沒有人才了嗎?因此還是沒有批準。當皇帝再次要求他推薦時,呂蒙正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對此,宋太宗責備呂蒙正說:“你怎么就這樣固執(zhí)呢?”呂蒙正心情也很激動,他說:“不是臣固執(zhí),而是您沒有體諒到臣的良苦用心。我反復考慮這個人完全可以勝任這一使命,其他的人都比不上,所以才再三推薦。我不想因為迎合陛下的心意,而使國家受到損失啊!”看著君臣那激動的樣子,身旁的大臣一句話都不敢說。宋太宗退朝以后,很有感慨地對身邊人說:“這呂蒙正的氣量真是我不如的??!”他終于接受了呂蒙正推薦的人,事后證明這個人確實能干,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呂蒙正的剛直無私,也體現(xiàn)在其他的事情上。從前,在盧多遜擔任宰相的時候,他的兒子剛剛出仕就被授予水部員外郎的官職,這樣就開了一個先例,對宰相的子弟會授予較高的職位。呂蒙正當上宰相以后,也該他的兒子授予同等級別的官職了。作為家長一般來說自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呂蒙正卻上奏說:“臣出身進士,剛入仕途時僅授為九品京官?,F(xiàn)在天下有才能的人,有的終身隱居于山林,沒有得到朝廷絲毫俸祿的也不在少數(shù)。臣的兒子剛剛成年,就獲高位,恐怕會遭到上天的譴責。因此請求以臣剛出仕時的九品官職授給他?!睆膮蚊烧_始,宰相的兒子就只授給九品京官,后來就成為了法定的制度。一個父親,不為兒子求高官,而是要求皇帝對自己兒子降職授官,這在當時官場是極為難得的。
由于呂蒙正敢于直言,又得到皇帝的信任,呂蒙正在朝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有的人就想通過他謀求職位或升遷官職,遇到這種事,他總是巧妙地予以回絕。有一次,有人向他獻上一面古鏡,說這古鏡非常奇特,能照見方圓二百里范圍內的東西。呂蒙正一點兒也不好奇,他笑了笑對來人說:“我的臉盤也就不過一個碟子那么大,哪用得上這種照得到二百里的好鏡子哩!”來人只好懊喪地走了。還有一次,有人要送一個古硯給他,當著呂蒙正的面,來人取出古硯,呵上一口氣,硯臺上馬上滲出了水,就可以研墨??粗@神奇的古硯,呂蒙正卻無動于衷,他淡淡一笑說:“即使能呵出一擔水,又能值幾何錢呢?”送古硯的人顯得非常尷尬。就這樣那些想通過他求官、升官的人,便不敢再上門了。
有一年,呂蒙正發(fā)現(xiàn)蔡州(今河南汝南縣)知州張紳貪污公款,便啟奏皇帝撤去了他的官職。這時,就有人向皇帝進讒言說,這是呂蒙正報復?。∫驗閺埣澕揖掣辉?,很有錢,應該是不會貪污的。而呂蒙正當年貧寒之時,曾向張紳借過錢,張紳沒有借,因而心存芥蒂?,F(xiàn)在呂蒙正當權,便要報復張紳,以此發(fā)泄心頭之恨。宋太宗一聽,覺得說得也還在理。若是這樣,便冤枉了張紳,于是改變原來的決定,恢復了張紳的官職。呂蒙正知道以后,沒有去向宋太宗申辯,沒有去作任何解釋。他覺得真的就假不了,時間久了,自然會水落石出的。后來,呂蒙正終因直言而獲罪。被罷免了宰相,他沒有當政了。這時朝廷在重新考察官吏時,發(fā)現(xiàn)了張紳的劣跡,確實貪污了公款。宋太宗便又下令,將張紳貶為絳州(今山西新絳縣)團練副使。事實證明,當年呂蒙正對張紳的處理是正確的,決非是挾私報復。兩年后,呂蒙正又出任宰相。
晚年呂蒙正退休之后,定居洛陽。大中祥符年間,宋真宗(宋太宗已過世,其子繼位)在東封泰山,西祀汾陽,拜祭宋太宗的陵墓之后,在經(jīng)過洛陽時,兩次到呂蒙正家中看望。當他談到要選用人才時,誠懇地問呂蒙正道:“您的幾個兒子中,哪一個堪當重用呢?”想從呂蒙正的兒子中挑選人才。呂蒙正很認真地回答說:“不瞞您說,臣的幾個兒子都不堪重用,但有個侄子叫呂夷簡,還是宰相之才,他現(xiàn)在在潁州(今安徽阜陽)任推官,倒是可以重用的?!彼握孀诮邮芰诉@一推薦,后來呂夷簡確實不錯,也成為了宋代的一位名相。
呂蒙正于1041年去世,享年68歲,曾封為萊國公,死后贈中書令,謚曰“文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