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比較有趣,不是每個(gè)國家都對小龍蝦感冒,譬如瑞士,基本上只有華人會吃小龍蝦,而法國、芬蘭、瑞典、比利時(shí)、德國等國都是小龍蝦的“狂熱粉絲”。
每年的7月底8月初是瑞典的小龍蝦節(jié),不過和美國不同的是,瑞典的節(jié)日更像是家庭聚會,所以說是派對更合適。一大家人坐在一起,頭戴龍蝦帽,穿著龍蝦圍兜,吃著用洋蔥、蒔蘿等煮的小龍蝦,喝著烈酒,其樂融融。瑞典人吃小龍蝦也比較清淡,蒔蘿可以除腥提鮮,自然是少不了的,煮好了不會馬上吃,而是放涼后倒入北歐黑啤酒,放在冰箱冷藏幾個(gè)小時(shí)后再搭配檸檬吃。
小龍蝦派對的習(xí)俗由瑞典傳到芬蘭,早先是上流社會的專屬,現(xiàn)在已經(jīng)遍及芬蘭國內(nèi)。芬蘭對小龍蝦的喜愛更甚瑞典,這種小龍蝦的聚會從7月下旬開始,會持續(xù)到10月末。除了主萊煮小龍蝦,還會有美味的濃湯、餡餅和各種酒水。
法國人吃龍蝦已經(jīng)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喜愛美食的法國人烹飪小龍蝦也很講究,最常見的做法就足將小龍蝦去殼后,淋上白葡萄酒,再加上奶油湯汁,和洋蔥、胡蘿卜一起煮,熱的時(shí)候就是龍蝦湯,也可以冷卻后層層疊加擺成金字塔狀,蘸著蛋黃醬吃。
德國人也是小龍蝦的死忠粉,每年夏天,在科隆、法蘭克福等城市都會舉辦“小龍蝦節(jié)”。不過沿襲了德國一貫以來粗糙的烹飪做法,他們都是先將小龍蝦放在水里煮熟,然后剝殼后,再將蝦肉浸在橄欖油里,或是做成小龍蝦沙拉,冷凍蝦仁、龍蝦湯都是德國人喜愛的吃法。
小龍蝦是澳洲很多餐廳里頗受歡迎的一道菜,在當(dāng)?shù)氐某泻宛B(yǎng)殖地都可以買到鮮活的,吃法也很簡單,大多為水煮,或是做成燴飯。澳洲人還會將蝦殼去掉,蝦肉做成各種美食,有一種油炸小龍蝦,淋上檸檬蘸著奶油醬吃,口感很贊。喜歡面條的人,不妨來一份小龍蝦意大利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