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一
想要通過照片了解一百年前的中國人長什么樣其實并不容易。那時的中國人對于攝影多少都有些抗拒,通常情況下,城市居民看到相機時會表現出比較嚴重的敵意,即便只是想要拍攝一個商店門面都有一定困難。如果民眾發(fā)現了攝影師,會將他包圍起來,并擺出不太友好的手勢以示抗議。而攝影師需要保證他沒有拍攝任何照片,才能安然離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這張西方攝影師拍攝于上世紀初期,展現當時中國人風貌的照片就顯得極為難得了。而這張照片之所以拍攝成功,其實是因為照片上的人尚不了解這個黑色的小盒子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在當時大部分西方人看來,每個中國人的長相都差不多,他們也明白,在中國人看來,這群西方訪客的外貌看起來同樣也沒太大區(qū)別;不過對于少數能夠識別中國人面部特征的西方人來說,中國臉龐有它獨特的魅力與迷人之處。只是在那時的中國,有很多人像照片中一樣,因為常年在風吹日曬的環(huán)境下從事重體力勞動,而過早地將青春耗盡,剩下的只有滿臉的皺紋和烙印在其中的愁苦。
有西方學者詢問了一些曾為中國人工作的本國洗衣工人,從中得到一些關于中國人長相的信息。在那些工人看來,與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樣,中國也有具有“高級感”的面容。他們的面龐線條流暢,眉毛仿佛經過精心描繪,精致的太陽穴豐滿有型,鼻梁筆挺,鼻孔小巧秀氣,雙眼美麗動人。西方人認為,老年中國男性眉目慈和,看起來端莊安詳;孩子們則有著明亮的眼睛和活潑機警的小臉,十分討人喜歡。不過由于發(fā)型原因,很多原本精致的五官很難在第一時間被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