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煥新
1.
歸,情,這兩字,無意中,被我湊到了一塊兒,沒有任何的征兆,就那么被它震懾了,甚至有點魔怔的意味。
一覺相中的味兒,不需要任何的緣由。
如果將來,若是能有一本自己的書,我想書名非《歸 · 情》莫屬了。見到這倆字,若是也喜歡的朋友,千萬別和我搶哦。我和這倆字不定有個前世的約定。
一個人漫步在夜色里,偶有寒風(fēng)撓脖,撓得好玩好笑的句子悄悄的從脖子里冒出來。
只當(dāng)那些句子,是來逗趣兒的,很少用心記下來,沒辦法,誰讓閑散是我的慣性呢!
全然不予以理會的后果,是回到家里想寫它時,它就像閃電一樣 ,閃過了就逮不到影兒了。干脆撂了,泡杯茶,恍會兒神,和一個一口氣說了一堆重要話語的孩子一樣,歇口氣兒,又接著說開了。
自己的什么都不喜歡,唯獨就喜歡這么一點點的隨心、任性。
歸、情,這兩字,總是會想到家與親人。慢慢地,摸索出了一系列破解這倆字的秘密。
想母親了,就泡一杯母親親手釀的桂花茶。
品著桂花茶,腦海里就能勾勒出,母親采桂花、曬桂花、釀桂花,包括她用白瓷勺往桂花里撒鹽花的樣子,一幅幅平常的生活小圖,在我腦里,分明顯得那么的優(yōu)雅、真切、動人。
想父親了,就沏一盞父親親手炒制的谷雨茶 。喝著谷雨茶,茶是最平常的農(nóng)家茶,在我這兒,總有一種無與倫比的醇厚感。父親采茶,然后在灶臺上炒茶、揉茶的身影。我小時,不知見了多少次,那時,總不覺得,有什么可貴之處,如今,一年四季著不了三天家,若能陪在他身邊,陪他采采茶,向他學(xué)學(xué)炒茶,該是多么珍貴、奢侈的事。
想奶奶了,就跑很遠的路,去某個村口買一塊和家中豆腐有幾分相似的豆腐,順帶一些那種自種的尖椒和香蔥。
回到家里,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將油燒得有點點冒煙,將豆腐放在掌心,用刀順勢輕輕往鍋里劈。方方正正的豆腐片,煎得兩面金黃,不硬也不軟更不會碎,已撒過鹽花,飄著濃濃的豆腐夾著油香,盛起,裝碗,擱一邊。將那種自家地里種的尖椒,切成小小片,滑入熱油中,大火翻炒兩分鐘,再倒入煎好的豆腐塊,再撒幾粒鹽花與蔥花,滴兩三滴醬油,出鍋,裝盤 ,即可食用。
多少年了,我百學(xué)不膩的只這一道家常豆腐。
實際上,奶奶的廚藝,我也只學(xué)會了這一道。
她可是會很多很多種菜,一個簡單的白蘿卜,她也能做得讓你吃個碗底朝天。
很多時侯,并不是饞那一道菜。反復(fù)地學(xué)著她的樣子,做同一道菜。只為了,體會一下她那時做這道菜的心境。
2.
喜歡上這個小城,有一點,是因為,它的夜。
夜,屬于寂靜、孤獨,更屬于文字。在夜里生長出的文字,感覺和月光一樣清明、透徹?;蛟S,是因為孤獨才是人最清醒的時刻。
是夜,覺得從自己筆端流露出來的文字,皺巴巴的,少了幾分水靈與風(fēng)情。
索性溜出門,深深地知道,只要走出門,總有風(fēng)兒在等我,哪怕聽它輕拂柳枝,微微的搖著飄著,它欲言又止地樣子,仿佛在輕啟那么些個季節(jié)里,那一截截的難忘的過往。只要走出門,總有一朧夜色在等我,哪怕只凝望它那像眸子一樣的黑,它像葡萄架上掛著的大串黑葡萄,圓潤、飽滿,用它的汁香、靈動,貼服著許多顆游蕩、漂浮的心。所以,甭管,什么季節(jié),在夜色里漫無目的地走一遭,有月賞月,有風(fēng)聽風(fēng),有花看花,遇上什么就是什么吧,帶上自己愛美的眼睛,愛真的心靈,即使文字沒那么水靈,少了風(fēng)情萬種的韻味,那,又有何妨哩。
3.
踏上歸程,每次在路上,總感覺,自己是思緒的富人。
暖暖的陽光,透過車窗,灑在身上,灑入眼眸,灑進心底。
慵懶的女子,斜倚著,流動的白云,遠遠的黛山,移動的房屋……一一在眼底,剎那即風(fēng)景。
4.
今晚的星星,很亮很密,月亮卻遲遲不肯露臉。
夜晚的小山村,更加的寧靜。沒什么特別事的話,8點半左右?guī)缀跫壹揖完P(guān)門閉戶,熄燈入眠了。
使人想到“冬眠”一詞,不禁莞爾一笑。
連風(fēng)兒都做美夢去了。這夜,太靜太靜。
靜得人想制造出聲響來,來打破它。
我披衣到窗前,拉開簾子,望見那么亮的星星,又望見遠山的黑黝黝的剪影,剪影下的公路上行駛的車燈像螢火蟲般閃過一道山彎又一道山彎……我打了一個寒顫,這天是真的寒冷。它不允許我的詩意在這寒夜里滋生哦。
我立馬關(guān)了窗,拉了簾子,來不及和星星道晚安,哆嗦著縮進被窩。臉上綻一個滿意的笑。
在這山村夜色里,留下一眼的溫柔,亦是難忘。
這么寧靜的夜,總覺得有故事要講,總覺得有故事在醞釀。而我,只想細細地品味著它。
5.
有思無念,夜靜聞囈。父母安康,君恩子女愛,親朋好友常來常往,乃我之福,乃我之幸。
日子如一本好的散文集,一頁一頁翻過來,盡是實,盡是理,盡是智,盡是意……百味契合心頭。
初春幻美,山田之鄉(xiāng),晨起聞雞鳴,暮歸見炊煙,林中溪澗徐徐緩緩,幾蓑煙雨繞村莊。
平平如她,平平如吾,無憂且無懼,不驚亦不艷,不悲亦不躁,簡潔,自在,知足,安寧。
房前屋后,覓梅無蹤,尋她幾十里,仍無影??v感憾,亦存望。心愿生心田,只待他日,圍屋繞舍,修林種梅,成林成園,雪至梅開,邀約三五好友踏雪賞梅,梅香染發(fā)簪。歸舍內(nèi),烹小酒,煮清茶,圍爐話當(dāng)年。何等的安,何等的暖,何等的柔腸百轉(zhuǎn),何等的天上人間。
淺淺的喜,淺淺的笑,不深愛亦不深戀。
一生是華年。
6.
天晴好,空氣明凈,正月的農(nóng)人還很悠閑。
早晨,給奶奶洗臉、喂早飯、換好熱水袋,本想和父親一起抱她出來曬曬太陽,可她的身體,連躺著都極其吃力,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在地。心疼心痛又無奈。
飯后,照常喜歡沿著田間小路遛一圈,然后挽著一籃衣服、一籃青菜去小河里洗凈,感覺很實,很素,很美。
田間識得小野花,藍的藍,黃的黃,白的白……驀然明白,生活處處皆風(fēng)景,藍了阿拉伯婆婆納有藍了阿拉伯婆婆納的好,黃了稻槎菜有黃了稻槎菜的妙。
素衣淡茶,素手清心,執(zhí)手相看,只求活出平常心,有素色的光芒,好與壞,凡與雅,我都要一一品嘗。
這慢生活,是一種情,一種調(diào),一種彌漫著清香的芬芳。
7.
接連幾天,都能接到母親的電話。她的電話,從來沒有規(guī)律,一天當(dāng)中的任何一個時段,總會出其不意地響起。以前的她,沒打得這么頻,最近得知我比以前忙碌了些,她的心也操得厲害。每次電話,叮囑了吃飯、穿衣、睡眠,還得叮囑我走路,擔(dān)心我夜晚下班沒路燈,擔(dān)心我鞋子沒勤換,鞋里受潮易得風(fēng)濕,擔(dān)心老穿裙子沒護好腿關(guān)節(jié)……她匆匆地打來,又匆匆地掛掉。又怕誤了我的時間。我輕聲應(yīng)著,手邊寫滿了她一樣一樣的叮囑,滿滿一大頁。心,美美地幸福著,亦幽幽地慚愧著。
8.
月將圓,思欲濃。
若問世間何處芳草醉?要數(shù)故鄉(xiāng)的小路。
許多的文字,許多的景致,許多的事物,所給的感受,都不及走在小路上的踏實和愉悅。發(fā)自肺腑的自在和純樸。
夜多深,都抵不過她的靜。
那靜,那綠,那風(fēng)……常伏于眼眸及夢,洗去無數(shù)的疲與乏,幸好有她。
憶不盡,走在她之上的心情。
油菜花開時,和小伙伴們鉆進油菜林藏貓貓,惹得大人甩著竹枝,追著滿路跑,一圈又一圈,樂哈哈地,越跑越好笑……
插秧時,三五個鬼精靈赤著腳卷著褲腿,滿天野地找紅泡果,汗水、果汁、泥水,濺到臉上,絲毫不影響快樂,仍屁顛屁顛地閃在小路上……
稻子黃了時,戴著舊草帽,背著小竹簍,八九個少年,東一個,西一個,比賽似的撿割稻落下的稻穗,偶爾湊一起去扒野生的外咖內(nèi)白的小零嘴,興致好了還圍在田埂上燒黃豆,烤麻雀……日落黃昏,喜滋滋地從小路回家,感覺沉淀淀的富足……
9.
三色堇開得婉約,柳眉兒肆意地綠,春光媚得心兒震顫……
隔壁的阿婆阿公,晨起總見他們在院里圍著小圓桌細細享用早餐,暮歸總見阿公俯身為阿婆披衣或蓋薄毯,假日又見他們搟皮包餃或阿公為阿婆梳洗頭發(fā)……很少見阿婆站起來,她總是或坐或躺在躺椅上,身邊總有一個阿公在呵護陪伴。
日長月久,那一幕幕觸動了我的筆端,我一次又一次,想描寫他們,可每次都詞不達意……
又一年花開,日日卻只見阿公一個人,每天坐在阿婆坐過的躺椅上,木然地仰望著天空……
10.
凌晨的靜謐,入心入肺,文字醒來,寥寥數(shù)語,安然生香。
在喜歡的時刻做喜歡的事,才覺得時間是攥在自己的掌心,眉間盡帶知足笑意。
近幾日,民間戲曲唱進小區(qū),臨家小窗,便有了鑼鼓喧天的熱鬧,人間煙火也肆意繚繞,人來人往,你擠我嚷,氣味混雜,“長沙臭豆腐”的招牌與喇叭聲,不絕入眼,不絕入耳,一派繁華假象……我本愛戲,若能悠哉悠哉地從頭到尾看一場,倒覺幸福。
偏偏又喜靜喜純粹,擠在人潮里,踮著腳跟看戲,味道總失了幾分,不能叫我歡喜,索性轉(zhuǎn)身離去。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悲歡離合,情仇愛恨,你演我看,我演你看,她演他看……終究歸入塵埃。
近一月,開啟女戰(zhàn)士的假戰(zhàn)爭,戰(zhàn)未勝,人已疲,窗外鑼鼓喧天,震耳欲聾,我卻酣然入夢,一覺至凌晨。醒來萬籟俱靜,月光灑滿窗,頓覺清爽富足。
偶爾,寫月牙兒漏掉月,見牙兒兩字別有意境,小歡喜溢于眉間。
此刻心情,與之相似。凌晨的文字,感覺是從夢里采來的山花,一朵又一朵,在心間綻放,指尖攜著淡淡的香。